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16 李郁的一颗暗棋,险些堵住江宁棋局的气眼(2/3)

“圣帝,我等也愿往。”

“好,朕给你们各人3000新兵,大胆历练。”

下属们争着表现,这是好事。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洪大昌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相反,还会鼓励。

白莲教不缺人,缺的是精兵还有先进武器。

每天都有饥民来投奔,营帐都住不下了。正好派出去打打粮,攻攻城,消耗掉一批。

大浪淘沙,活下来的就是合格士兵。

这些人纷纷领命离去后,御帐冷清了许多。

御前大管家司马尚钻了出来,将一杯血酒放在了案上。

“这是?”

“圣帝,臣昨日意外捕获了两头小鹿,这血还温热的。”

“何用?”

洪圣帝露怯了,以他原来的身份,还真没喝过这等大补的玩意。

司马尚凑过去,小声的说了几句。

他焕然大悟,含笑点头。

端起来,一饮而尽。

司马尚拍拍手,上来两个女子,手里端着炙鹿肉。

“圣帝,请安心享用。”

说罢,他悄然退下,帐内其余人也识趣的离开了。

走出大帐,司马尚佝偻的腰就直了起来。

手背在后面,冷冷吩咐道:

“30步内,不得有任何人。”

“遵命。”

御帐亲军,纷纷单膝下跪领命。

司马大人深得圣心,经常代表圣帝行事,故而得罪不起。

曾经有几个自恃资格老的侍卫,故意顶撞他。

结果被御前告了黑状,一人被杖责50,另一人被打发到征粮队去了。

于是,司马尚的威信就立了起来,再无人敢提及他的降官身份。

就连明堂堂主,入教10几年的王胖子都开始和他称兄道弟拉好关系。

而司马尚和张厉勇俩人,也走的很近,逐渐形成了一个“前清廷官吏小集团”。

并且在白莲体系中,话语权日益变大。

洪圣帝虽不愿看到,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老兄弟们除了会烧香念经、会装神弄鬼、会举着大刀片冲锋玩命,其他的啥也不会。

粮草的存量、消耗量永远是个迷。

安营扎寨,搞的像乞丐聚会,四处漏风。

行军时,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

炮营更是扯淡,每天跪在炮口前,烧三炷香,美名曰祭炮神。

行军时,炮筒贴着黄符纸。

开炮之前从不瞄准,跪地念念有词。

一旦侥幸命中,则狂呼心诚则灵。

种种离谱行为,

就连押运火炮回来的宋堂堂主,和皖北分舵舵主石益开这种纯外行都看不下去了,生怕他们搞坏了这20门重金购买来的火炮。

洪圣帝虽然不懂火炮,但是那整齐划一,毫无毛刺,锃亮的能照人的炮筒,就说明了做工的精良。

心中又一次诅咒,李郁赶紧全军覆没,只身逃跑,然后无路可走,只能来投靠自己。

自己依旧会大人大量,封他高官厚禄。

嗯,还有潘赛云这个外向的妮子,一并赏给他。

“路上顺利吗?”

“清兵设置了几次关卡,好在有惊无险。”

“好,好。”

白莲组织严密,常在各交通要道皆有布置秘密联络点。

一般以大车店、旅店、饭庄为掩护,再发展若干小吏充当保护层。

教徒过境时,提供掩护。相当于一种古早版的地下交通站。

而且很多秘密联络点的掌柜,甚至持续了几代人,家族传承。

一入白莲,世代白莲。

背叛者无一幸免。

当然了,光用教规恐吓肯定是不行的。

入白莲的好处自然也是明显的,不担心被欺负,可以放心挣钱。

凡是三教九流来故意找茬,一般都会意外死亡。

物理布道!

“拜见圣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洪圣帝对于石益开还是满意的,因为他很有诚意。身为皖北豪强人士,隔着大老远的却愿意奉自己为共主。

“皖北的形势,如今好吗?”

“1000弟兄,蓄势待发。”

“石兄弟,一旦起事后准备向何处发展?”

“臣想向南打,打到长江,就能和圣国互通来往了。”

“好,你是个有大局观的人。”

“谢圣帝。”

实际上,往南打除了长江方便联系之外,还有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皖北平原一望无垠,怕是扛不住清军骑兵的反复冲杀,而南边就不一样了,可以钻进大别山。

造反是个高风险的事,不能光考虑胜利,不考虑失败。

一般来说,失败的概率极大,超过九成九。

皖北民风彪悍,历朝历代,都属于知名创业区。

石氏是当地大族,练武风气浓厚。家族中男丁,皆擅长骑马刀枪,在当地名声显赫,同时也是当地“顺刀会”的首领人物。

知县虽有提防监视,却也不愿过多得罪。

洪圣帝赏赐下了2000两金子,其余再也没有了。

石益开虽略有失望,也坦然接受了,暂且留在军中,仔细观察战况。

而宋堂堂主,宋青城却在圣帝面前,痛骂李郁无耻、心黑、丝毫不把本教放在眼里。

洪圣帝虽不喜,却也只能敷衍道:

“眼下还不能和那厮撕破脸,你就不必再去了。”

“朕会另派他人去江南,挖他的墙角,许以金帛女子争取他手下工匠。他给工匠发多少工钱,朕给十倍。”

江南,

镇江府丹阳城外,来了一支军队。

乃是胡之晃率领江南提标的兵,一路西进,终于抵达了朝廷的地盘。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