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67 果然一个男人的气质好不好,主要看钱多不多(2/3)

李郁太懂人心,在次日把众人带到一个库房。

库房里点了足足20盏灯,红绸子拉开,白花花的银锭堆到了屋顶。

又用海妖唱歌一般的嗓音,告诉这些眼珠子凸出的山民:

“我觉得以你们的身手,都应该过上三五间瓦屋,几十亩水田的日子。”

“替我砍人,我给你们发钱。砍的越多,发的越多。”

“怎么样?”

众人还能说啥呢,这个决定做的一点都不艰难。

说句心里话,若不是堡内有那么多的护卫,而且人手一杆火枪、一柄短剑。

今天,指定把你小子给洗了。

扛走这一屋子的“小可爱”,回横断山脉过美好日子。

这一点,李郁很懂。

所以他在嘚瑟之前,先调来了东山团练一部。

先秀武力,再秀财富。

省的给这些汉子造成误解,做出一些失心疯吃大户的事,就不美了。

后面,又带着这些人参观了战船。

吹嘘了一通“此炮一开,糜烂数十里,山崩地裂。”

这些滇民看自己的眼神终于产生了质的变化。

不再是看“土财主暴发户”的眼神,而是看“带头大哥”的眼神。

这就对了嘛。

然后扔到西山岛,编为山地火枪队,两队。

一半人装备制式燧发枪,另外一半人装备短管霰弹燧发枪。

弯刀,每人一柄。

匕首,每人一把。

一些人还索要了绳索,弓弩,皆得满足。

不穿军服,不发军靴,省的束缚了他们。

光脚爬树如履平地,可穿上鞋子就变得笨手笨脚。

在李郁的好心建议下,这些人还把辫子给割了,换来了2两赏银,1坛子好酒。

江南的山,在这些人眼中都如同儿戏一般。

不过,浙北、皖南皆有山地。

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们很快就能派上用途。

这一点,杨云娇最有体会,自己的夫君从不做赔本买卖。

每一份投资,都要十倍奉还。

每一个荒诞举动,日后都要百倍“正名”。

比如前两日,见湖水里的大白鹅羽毛整洁,他就嘿嘿笑着薅走了两根巴掌长的羽毛。

在场的胡灵儿不解,杨云娇却是刷的脸色通红。

“云娇姐,你怎么脸红了?”

“哦,今日气温攀升,有些燥热。”

“是吗?”

胡灵儿疑惑,你皮袄裹得那么紧,真热?

见她如此单纯,杨云娇附耳嘀咕了两句,于是又红了一张脸。

当晚,艺术生再得一分!

李郁在酣战,200里外的黄浦江也即将迎来一场血战!

下午时分,清军爆发出阵阵欢呼。

黄浦江面,大批战船赶到,白帆如云,遮天蔽日。苏松镇总兵把麾下所有主力战船全部带来了。

福康安满意的点点头,这态度就很好嘛。

上司一声令下,下级就全力以赴,不打折扣,宁可做过了,也不少做。

这种人的前程,若是再懂一些“土特产原理”,一定很远大!

过了一会,有小舢板靠岸,下来一个黑瘦汉子。

全身甲胄,扑通跪在泥滩上:

“苏松镇总兵刘世豪参见抚台,参见军门。”

“刘总兵请起,军情紧急,让你的人开炮轰平镇子。”

“嗻。”

刘世豪狼狈的起身,口授命令。

这一刻,福康安心想,周亚夫细柳营不跪皇帝的故事,八成是假的。

甲胄在身不能跪拜,分明是借口。

若是臣子真心忠诚,那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可以跪拜的。

过于强调客观因素的奴才,就不是好奴才!

刘世豪的亲兵,跑到了岸边一处坡上,开始打旗语。

江面上的战舰,也打旗语回应。

不一会,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黄浦江从未这么热闹过,水柱腾起。

足足半个时辰,刘世豪尴尬的发现,

炮弹要么打在江中,要么被土堤坝挡住,甚至有些越过镇子打到了两军中间。

一具清军尸体,被炮弹打的弹跳了起来。

这可真是死不瞑目!

南云升急了:“刘世豪,这是怎么回事?”

“军门,流贼当中有精通炮术之僚。他们选的这个镇子角度刁钻,恰好处于战船火炮的死角。”

“打不着?”

“绝对打不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世豪暗自叫苦,军门你是步兵出身,你根本不懂炮。

再打下去,就是把银子扔进黄浦江。

幸好福康安开口了:

“这不怪你,卸下火炮吧,拉上岸正面轰。哼,一群乌合之众,自以为聪明,却不知关门打狗。”

南云升眼睛也亮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一时间,他也对福康安敬畏有加。

原本觉得他是个年轻的八旗亲贵,只是投胎本事高,现在看来战场经验很丰富。

“南军门,本官在金川亲历过的炮战,一天就是上万发炮弹。”福康安突然来了一句。

布置在土堤的瞭望哨,报告了这个消息。

苏松镇的战船,在数里外找到了一处地点,开始靠岸。

卸下并搬运火炮,是个体力活儿,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

清军没有吊车、滑轮组,只能靠堆人力。

上千斤重的火炮,要从甲板拖到岸上,属实困难。

跳板没撑住,咔嚓断了。火炮掉下去了,水手也掉下去了十几人,狼狈不堪。

刘世豪气的直骂人,这可都是重资产啊。丢了,是很难交代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