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54章 结局三回归晚宴(完)(1/2)

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号。

太平山,尹氏庄园。

这座修建在山顶道上的超级豪宅,耗资七千万港币,占地共十万呎,花园,别院,亭台,阁楼,泳池,影院等一应俱全。

港岛建筑业大老板“胡应湘”

先生亲自操刀,聘请多位苏式园林大师为顾问,是融合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传统林园审美,打造出的超奢大宅。

当把建筑审美从效仿欧洲,转变为发掘传统,古美今用时,建筑学上一个新名词“新中式”

,竟率先在港岛发扬光大。

文化自信,真的很简单。

政客,大老板,富豪明星们做榜样,自信起来,一批带一批,风气自然有好,人人都为传统骄傲。

好的,就是好的,洋人的东西好,中华文化,更有瑰宝!

仅在设计和装修费用上,便花出去两千多万.

从92年开工到95年,将近四年时间,堪堪落成,还有许多边边角角,需要“养气”

,“养景”

,前者是风水大师的说法,后者是园林大师的说法。

吊诡的是,一个苏州人,一个港岛人,装修时竟然聊的志气相投,竟把风水与园景相结合,看来中华文化,真正源远流长,相通相合厮。

在年初前年搬上半山后,尹照棠便和督爷成了邻居,而在驻军解散后,太平山的岗哨取消,巡查工作由太平山差馆负责。

豪宅、官邸门前时常站满各位业主的保镖,尤其以被称为“半山园林”

的尹氏庄园,人数最多,最少的班都有二十人。

在豪宅落成后,摘得不少建筑学奖项,座山望海,风水俱佳,被富裕亚洲楼王的美誉。

若非楼市涨幅没历史上高,97前轻轻松松涨到过亿。

此时,周蕙敏,邱淑贞,梁心颖三位太太,都已搬进别墅,老母梅姨则住在元朗别墅当中。

衣帽间内,尹照棠换好西装,戴上一块低调的劳力士,看向回来的邱淑贞问道:“荣仔去学校了?”

“嗯,去之前还吵着要去京城。”

尹照棠接过女友递来的领带,在镜子前比着,摇摇头:“赴京开会,不能戴LV,换那条蓝色的订制款吧。”

“好。”

邱淑贞一身长裙,腰间戴着珍珠项链,身材依旧哇塞,但早已养出富太太的雍容,装扮不走性感路线,更讲究气质。

她替男人系好领带,性感红唇,张嘴道:“过几天回来?”

“一周多,要谈点事情。”

尹照棠道。

邱淑贞轻笑:“那可记得想我.”

她在镜子前,缓缓蹲下,裙子贴身,露出完美曲线。

“挑!”

尹照棠暗骂一声,岔腿站好,摆正领带。

中午,九龙国际机场,一架专机,载着多名港岛委员,直奔北方。

在首都落地后,一行人住进宾馆,整整两层楼里,清一色住着筹备组委员。

原100人名单,已在去年扩大至150人,形成最终决策层。

廖志鸿喝了口茶,坐在茶几上,出声道:“尹生,外边都传,今天要成立推举委员会啊?”

“空穴来风,必有因果。”

尹照棠跷起二郎腿,表情神秘。

廖志鸿若有所思,沉声道:“150人全进?”

“应该是。”

尹照棠甩开打火机,烧着雪茄,轻轻点头。

根据他的消息,推举委员会是筹备委员会的下设机构,全体筹备委员无需再选,自然成为推举委员会成员,并且只有推举委员会成员,有资格参选新时代的香江话事人!

在得到尹生的肯定后,廖志鸿表情有些激动,出声道:“我有机会吗?”

如今,廖志鸿已晋升为新界乡议局长,是乡绅们的领头羊,生出一点点野心,不足为奇。

150人名单里,有将近80票隶属于改革派,简而言之,尹生一句话,便可令胜利的天秤倾斜。

但迄今为止,尹生没有透过半点口风。

手中权力越重,越需谨慎。

能在推举委员会成立前,找到尹照棠探口风,足够证明廖志鸿是核心圈子里的成员。

因此,在片刻思索后,尹生都没有阴霾,捏着雪茄,出声道:“新界的政治力量,偏独立,当土皇帝可以,但要做话事人,在港岛,九龙缺少影响力。”

“要知道,第一个话事人,名头大,责任重,干不好,很容易倒霉的。

鸿哥,多等几年,对你有好处。”

廖志鸿脸上闪过一抹失望,但旋即郑重道:“我明白了,总之尹生撑谁,我嘚撑谁!”

照惯例来看,该受到支持的人,已经会被授意,没收到消息,便代表没在考察范围。

虽说廖志鸿抱有点想法,但也知晓希望不大,仅求个答案罢了。

要知道,去年致公会的黄生,私下找尹生约谈,有心把尹生培养成下一代的话事人,而且是致公,香江“双话事人”

,那次事件被外媒曝出,引起轩然大波,后来众人都得知结果,尹生竟主动放弃,宣称一心只想搞好经济。

有人夸赞尹照棠懂得进退,是个合格的商人,有人为尹照棠错失机会,大感可惜,但都无人再质疑尹生的影响力。

当晚,所有委员们陆陆续续抵达,酒店变得非常热闹,许多人互相拜访,收风探闻,渐渐地,几个名字呼之欲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隔天上午,筹备组大会召开的第一个议题,果然是推选委员会成立,并且经过一天讨论,正式推选三位候选人。

分别为保守派大老板包钰刚先生的女婿,隆丰寰球集团主席吴光震先生,首位担任香江首席大法官的华人梁铁阳爵士,以及东方海外主席董生。

会后,有领导前来造访,和所有委员当中,但仅与尹生,董生两人握手,拍照被媒体登出,释放出重大消息。

有人称“众里寻他千百度”

,有人说“一人为王,一人为相”

,总之,众说纷纭,非常夸张。

不过在“电子港”

三期已经上马,整个产业链产值已超台积电,并配合着内地市场,不断壮大时。

有些夸张的言论,却能在局势中找到注脚。

回港后,第二日。

尹照棠突然收到消息,惊讶道:“梁大法官想见我?”

“是呀,人已在车库了。”

左手表情无奈:“肯定是为话事人而来,大佬,见还是不见啊?”

“见见吧。”

尹照棠沉吟片刻,出声道:“很多时候,多得梁大法官帮忙。”

三位候选人中,吴生是保守派推出来的,董生是改革派推出来的,梁大法官则是鬼佬在背后暗暗使力。

借壳上市,一直是鬼佬的想法,并持之以恒,不肯放弃。

当然,越到后面,机会越渺茫。

连梁大法官本人都没底气,希望靠着左右摇摆,成为三方的共同选择。

在觉得没有希望时,大法官都不得求到尹先生头上。

在进入办公后,梁生并未坐下,而是微微俯身,出声道:“尹生,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尹照棠面带微笑:“大法官事务繁忙,不会是来找我闲聊的吧?”

“尹生快人快语,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我希望尹生能帮我拉票。”

梁法官深吸口气,做好心理准备,再道:“董生能做的,我都能做,而且我作为首席大法官多年,影响力更大,能做的更好。”

“我相信梁法官的本事,但怀疑梁法官的决心。”

尹照棠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笑着道:“这样,若你敢在上位后,第一个通过此方案,我就撑你?”

梁法官接过文件,一看封面,竟是一份《安全法》,打开里头的细则,更是触目惊心,额头冒汗。

“敢吗?”

尹照棠面带微笑。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