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59章 太想进步的张鲁(1/2)

庞统之所以认为刘俊在防着诸葛亮和庞统,是因为之前刘俊提过攻打荆州的话,由诸葛亮和庞统作为主帅。

等到现在真正攻打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和庞统仅仅是作为参谋,而不是主帅。

庞统感觉自己在刘俊这边的发挥很小,甚至还不如贾诩和郭嘉。

诸葛亮听到庞统对刘俊产生了怀疑,自然是被吓坏了。

很多人都觉得刘俊卑鄙无耻,最喜欢以德服人。

但诸葛亮知道刘俊是对自己人温柔,对敌人狠辣的存在。

如果让刘俊得知庞统对其起了别的心思,庞统的下场可想而知。

庞统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想想办法,咱们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一身才学,无法施展,实在是难受。”

诸葛亮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说道:“士元,你不觉得主公让我等内部谋划曹操,正是给咱们的机会么?”

“你的意思是........”

庞统虽然聪明,却也没有猜到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轻轻地在庞统的耳边说了一通。

庞统顿时露出了坏笑,说道:“还是你聪明啊!”

于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跑到了刘俊的营帐,大约过了大概半个时辰之后,诸葛亮和庞统满脸微笑地走了出来。

益州,成都城,张松的府邸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本该透着几分闲适。

可此刻,张松的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张松一袭长袍,眉头拧成了个 “川”

字,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书信,那是司马懿派快马加急送来的。

信上的字迹,仿佛化作了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间。

“来人呐!”

张松终于打破沉默,声音干涩而急促,吩咐道:“速速去请法正,就说我有万分紧急之事相商。”

小厮瞧着自家老爷罕见的慌乱模样,不敢有丝毫耽搁,撒腿便跑。

张松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极重,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可心思全然不在此,只盼着能从那无边的天际寻得一丝灵感,化解眼前这棘手难题。

不多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法正修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如水,眼神中却透着洞察世事的锐利。

瞧见张松满脸愁容,法正心中一凛,快步上前问道:“子乔,何事这般火急召我前来?

莫不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儿?”

张松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手中书信递了过去,苦笑道:“孝直,你瞅瞅吧,这是司马懿的书信。

他打的算盘倒好,想让我们想法子挑起刘璋与汉中的纷争,进而促使刘璋邀请刘备入川。

可这事儿,谈何容易啊!

我绞尽脑汁,实在想不出个可行的法子。”

原来司马懿是给了张松一个要求,就是挑起益州和汉中之间的斗争,然后耍点心机使得益州不断退败。

最后再让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

法正接过书信,神色凝重地逐字研读起来。

随着目光的移动,他原本平静的眉头也渐渐皱起,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

读完信,法正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刘璋生性怯懦,轻易不会主动寻衅;张鲁也不是莽撞之徒,怎会无端兴兵,把自己置于险地?”

刘璋和张鲁之间的仇恨很大。

刘璋把张鲁的母亲给杀了,张鲁及张卫恨不得要弄死刘璋。

汉中乃是要害之地,益州想要杀进关中,必须要有此地。

可现在刘璋几乎已经认清了事实,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对于汉中的图谋也不大。

张松无奈地点点头,满心沮丧地说道:“正是这个理儿。

吾苦思冥想,也想不到什么计策。

特请孝直先来,指教一二。

可如今看来,这事儿的难度远超想象,简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呐。”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间,书房内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唯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稍稍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

“兴许,咱们能从张鲁那边找找突破口。”

法正突然打破沉默,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张鲁向来对益州虎视眈眈,若能设法让他觉得有机可乘,说不定他会按捺不住,主动发兵进攻。”

张松眼睛瞬间一亮,可紧接着,那光芒又黯淡下去,苦着脸说道:“话是这么说,可到底该如何让张鲁觉得有机可乘呢?

刘璋虽说昏庸,可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鲁不会轻易冒险行事的。”

两人再度陷入沉思,搜肠刮肚地谋划着。

他们反复剖析益州与汉中的局势,试图从双方的矛盾点、利益诉求里找出那关键的突破口,可每一个刚冒出头的想法,都被现实的重重难题无情驳回。

时间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书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能拧出水来。

刘璋胆子小,张鲁不想惹事,这种局面真的难以想到计策。

除非刘璋和张鲁其中一人,脑子抽了之后,主动挑起战争了。

但这种事情可能么?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汉中,张鲁正端坐在议事厅内,神色专注地听取张卫的汇报。

“兄长,益州刘璋那厮如今如同往常一样,昏庸无为!

益州世家和东州士人的争斗愈发猛烈,双方已经发生了一些械斗。”

张鲁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之色,追问道:“哦?

竟有这等事?

那益州的兵力部署可有变动?”

“回主公,目前暂无明显变化。

不过据可靠消息,益州部分将领对刘璋心生不满,似乎在暗中有所谋划,蠢蠢欲动。”

张卫继续禀报道。

张鲁猛地站起身来,在厅内来回踱步,心中暗自盘算:“如今唐王已经南下荆州,天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荆楚。

若是吾带兵杀入益州,拿下成都,最后将益州拱手让与唐王。

那我天师道必然得到唐王的支持,日后成为国教,吾成为国师,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儿,张鲁心中一阵激动,热血涌上心头。

他太想进步了!

天下的局势,张鲁已经看清楚了。

刘玉成为唐王之后,距离九五之位只能下一步。

这一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

张鲁一直以来都表示对刘俊的臣服,可暗地里小动作不断。

刘俊没有对张鲁有任何的反制行为,一直都是礼敬有加。

看起来亲密,实际上却存在距离感。

之前张鲁倒是觉得没什么。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

刘俊早年间专门设立一个衙门,管理天下宗教。

没有得到这个衙门的认可与发出的文牒,就是属于邪魔歪道,不能在刘俊麾下传播教义。

哪怕是之前祸乱天下的太平道,经过刘俊的约束及其认可,在刘俊治下也进行了传教。

只是规模不大而已。

张鲁之前的眼光不高,认为一个汉中就足以保证自家教派的发展。

可一旦刘俊成为皇帝,翻脸不认人,在滚滚大势之下,张鲁有什么资格和刘俊抗衡。

打不过刘俊,那就加入刘俊,更是要让刘俊开心,让刘俊满意。

趁着益州刘璋昏庸无能,刘俊一时半会没办法顾及益州,张鲁率先拿下,然后献给刘俊。

如此泼天的功劳,难道就不能得到国师之位?

只要成为了国师,那天师道成为国教,不就是板上钉钉?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