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85章 诸葛亮的疑惑(1/2)

经过三司会审,徐璆等人的罪行很快就定了下来。

徐璆、赵温、卫臻三人为罪魁祸首,犯下了意图谋反、贪污受贿、纵容家人行凶、残害百姓、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等足够抄家灭族的罪行。

其余人等的罪行小了一点,不过也足够砍头了。

不过还是刘协心善,不忍这帮人断了香火,故而网开一面,将满门抄斩改成了流放,家产全部冲入国库。

到了第二天,徐璆等人就被押到了菜市场。

这里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徐璆、赵温一脸悲切,他们没想到会是这个下场。

唯一让他们欣慰的就是刘协给他们的家人留下了一条活路,不至于断了香火。

卫臻就是反应激烈,一直都在高喊着自己冤枉,他是被徐璆、赵温给迷惑的,根本不至于被吵架灭族。

为了保住卫臻最后一丝的体面,他的嘴巴被堵住,也是第一个被砍头的。

不多时,曾经耀武扬威的大官员们就成为了刽子手的刀下亡魂。

围观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百姓们都是单纯的。

朝政清明,杀的官员一定是赃官、贪官。

洛阳有了马超带领的兵马进入,整个洛阳的情况十分的稳定。

百姓们没什么感觉,反正高层之上的争斗,只要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那就等于没有影响。

官员们都十分乖巧地选择了听话,不敢有半点的造次。

唯一发生变故的就是河内。

司马家的势力在河内已经被连根拔起,刘军屠杀了不少司马家的子弟。

司马懿刺杀刘俊这么大的事情,司马家必须要付出代价。

只是遗憾的是,司马家的家主司马防早早就带着家眷离开了司隶,不见踪迹。

贾诩到了洛阳之后才从下面的官员那里得到了相关的汇报。

“蓄谋已久!”

贾诩愤恨地骂了一声。

这件事情对贾诩来说狠狠地打了脸。

要知道贾诩向来毒辣,可偏偏却被司马懿这小子用了假死之计,差一点就弄死了刘俊。

事后还拿司马懿没办法。

贾诩现在也明白为何刘俊要趁早将司马懿给杀了。

如此高智商的司马懿,不给刘俊效力,就是刘俊的心腹大患。

然而暗杀司马懿的事情是贾诩的儿子贾穆负责的。

现在贾诩就对贾穆很不满意了。

贾家一直都是以办事能力强着称,贾穆这么拉胯,贾诩感觉自己的老脸都要被丢尽了。

“等那小子回来,老夫要好好地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做家法。”

贾诩心中暗自做了决定。

夜色降临,皓月当空,群星荟萃。

洛阳城郊的一间茅草屋的空地上,诸葛亮正在抬头看着璀璨的天空。

这段时间,熟悉天文的诸葛亮发现了天象的异常,只要晚上夜色降临,诸葛亮都会站在空地上看着天象。

诸葛亮对天象的研究很深,他在几天前发现天象中代表皇帝的帝星和代表变数的紫星突然动荡了起来。

而后紫星变得暗淡,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

诸葛亮那是大惊不已。

之前诸葛亮一直都看不透究竟是谁代表着紫星。

因为紫气东来,紫色最尊贵,天道之中紫微星为帝星。

然而帝星之外还有紫星,岂不是让人震惊。

从曹操、孙策、刘表、刘备等人的状况来看,紫星压根就不是代表着他们。

最有可能的就是刘俊。

可诸葛亮就更加糊涂了。

自古以来,天象之变,以客犯帝为主。

刘俊更是匡扶天下的大英雄,怎么会是属于变数的紫星呢?

前几天还在不断黯淡的紫星,现在又逐渐变得明亮,甚至有超过帝星的架势。

诸葛亮看得直皱眉,他摸着自己的小胡子,嘟囔道:“天象又变了。

难道这个天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诸葛亮对于天下大势的掌握很是厉害,得益于他对天象的观察,还有情报的收集,经过推理和计算,诸葛亮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

现在天象变了,诸葛亮就非常的奇怪,这是他没办法掌握的信息,心中很是苦闷。

诸葛亮一脸苦闷地看着天空,黄月英拿出一件外套,轻轻地来到了诸葛亮的身边,为其披上。

“夫君,天冷了。

多披一件衣裳。”

黄月英温柔地说道。

诸葛亮心中一阵幸福划过,握住了黄月英的小手,说道:“有劳你了。”

黄月英看着诸葛亮英俊的脸庞,小脸一红,说道:“夫妻一场,你说这个干嘛呢。”

诸葛亮看着黄月英害羞的模样,他顿时食指大动。

好久没有进行美妙的肢体冲突了。

在诸葛亮和黄月英的情绪不断上涨,眼看着就要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门外却响起了一阵叫喊声。

“孔兄还没有休息啊。

不知可有空暇?”

诸葛亮一听就知道是谁的声音,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刘辩。

黄月英见有外人来了,马上就走进的房间里面,准备点东西。

自从第一次见面之后,诸葛亮和刘辩认识了,刘辩就经常跑到诸葛亮这里,时不时高谈阔论。

诸葛亮也发现刘辩的才学很不错,见识很广,待人温和,脾气也是一等一的好。

一来二去的,刘辩就经常来串门了。

诸葛亮打开门,看到的确是刘辩,于是埋怨道:“伯和,你大晚上不睡觉,来我这里干嘛?”

刘辩一脸的忧愁,对诸葛亮说道:“心中烦闷,特来孔兄这里。

孔兄不方便?”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诸葛亮也不能将刘辩给置之门外吧!

诸葛亮将刘辩给邀请到了里面,两人在阳台的木板上就地而坐。

黄月英安排童子端来的案桌和一些点心、一壶酒,好让诸葛亮和刘辩两人食用。

作为大家闺秀,黄月英的准备很是周到。

“伯和,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忧愁?”

诸葛亮问道。

刘辩在十里八乡之中,那名声绝对是好的。

不仅人长得帅,学识又高,脾气很好,又愿意帮助其他人,属于当地的佼佼者。

诸葛亮非常好奇,这样优秀的人,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才会如此忧愁?

刘辩叹息道:“家中叔父出了一些事情,吾却束手无策,母亲每日以泪洗面。

吾心中难受得很。”

刘俊遇刺的消息,自然也通过锦衣卫的渠道传到了刘辩的耳中。

锦衣卫已经加强了对刘辩的保护,一旦刘俊真的死了,刘辩一家人就会远走他乡。

这样的操作,不是贾穆等人决定,而是刘俊早早就下达了命令。

只要刘俊出了意外,那么锦衣卫就要拼尽全力保护刘辩一家子离开。

本来锦衣卫是不想告诉刘辩关于刘俊的情况。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