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吕布劫掠庐江(1/2)
孙策和周瑜退入了庐江郡,发现曹军并没有追击,周瑜也松了一口气。
庐江郡是孙策苦心经营之地,城池防御坚固,曹军想要杀入庐江,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大约过了一刻钟之后,周瑜确认已经安全了之后,命令全军原地休息。
一刻钟的快速狂奔,已经让江东士兵体力大量流失,一直体质差的都倒在了路边。
江东士兵们一个个都坐在了地上,大口地喘息着新鲜空气。
周瑜气鼓鼓地来到了孙策的面前,恶狠狠地看着孙策。
孙策也直勾勾地盯着周瑜。
黄盖、陈武、太史慈等人都不敢出声。
他们担心周瑜和孙策两人吵起来。
最后,周瑜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叹息道:“伯符,你要是再这样,吾就不管你的死活了。”
言罢,周瑜亲自给孙策包扎。
孙策和周瑜之间的感情,早就超越了兄弟情义。
孙策现在身上有三处伤口,还在流血,看到这里,周瑜别提多心疼了。
孙策微微一笑,说道:“以后不会的了。”
周瑜点点头。
只要孙策还在,江东就算是败了又能够如何?
当年孙策手下不过三千兵马,还不是可以打一下一个偌大的江东。
一路走来,孙策是不着调,但孙策却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崛起和壮大。
这就是孙策的实力。
包扎完毕之后,孙策站了起来,对所有将士喊话道:“今日之败,罪在我孙策。
但我孙策知道,咱们江东子弟一个个都是好样的。
终有一日,我等将重新杀回来。”
江东将士都被孙策的志气所感染,一个个都重新焕发了战斗欲望。
有一个永不言败的主公,才是江东最大的福气。
孙策将周瑜、黄盖、太史慈等人召集在了一起,几人围城一圈,席地而坐。
“公瑾,现在我军该如何?”
孙策询问道。
周瑜直接了当地说道:“吾实在是没想到曹操会派出吕布前来支援。
恐怕中原战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等却浑然不知。
故而为今之计,当以稳妥为上!
我军损失颇大,可驻守庐江,以待时机。”
孙策很认同周瑜的说法。
经过这次的失败,孙策已经看清楚自己和曹军之间的差距。
陆战的之中,江东军的战力比不上曹军。
所以孙策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军这次惨痛的教训,吃亏在骑兵上。
若要逐鹿中原,须有骑兵。”
太史慈提议道:“我军可派人从辽东购买战马,组建江东自己的骑兵。”
孙策对于太史慈的建议很认可。
曹军的骑兵太强了,江东没有自己的骑兵队伍,根本就没办法谈称霸中原。
实际上,太史慈这个建议,实在是有点望梅止渴。
从辽东那里购买战马,只能通过海运。
江东是有航海的能力,可沿途那么远,出了什么意外都不知道。
加之辽东公孙家也不会傻乎乎就卖给江东战马。
周瑜很想说清楚的,但他也不想泼孙策的冷水。
“曹操和刘俊之间必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派出探子打探中原的战况。
吾需要知道一切战况。”
孙策吩咐道。
这件事情,自然是落在了周瑜的身上。
然而在这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了。
曹军进军合肥了。
“合肥?
不好!”
周瑜大惊。
孙策的脸色也变了一下。
江东军被曹军击败,孙策和周瑜都忘记了战略要害之地合肥。
现在曹军出兵合肥,那就是等同于要将江东军的威胁扼制在淮南之外。
可想而知,日后江东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
“主公,合肥万分重要,还请急速支援!
时不我待啊!”
黄盖着急万分地说道。
可孙策和周瑜都沉默不语。
以他们现在的兵力,就算是赶到合肥,又能够如何?
曹军已经先行一步了,此时的合肥兵力空虚,可能孙策赶到合肥,合肥已经陷落了。
想到这里,孙策叹息了一口气,说道:“屯兵庐江。”
周瑜也惋惜不已,默默地让黄盖等人按照孙策的命令行事。
黄盖、太史慈等人都无奈地选择了遵命。
江东军选择了后撤,不再寻求主动出击。
这让淮南的曹军首脑轻松不已。
荀彧快速对淮南的情况进行恢复。
经过仔细盘查,淮南的损失太大了。
之前积累的钱粮几乎都没了。
百姓流离失所,各城池多有破败,而且关键就是驻守兵力很是不足。
为了预防江东军卷土重来,荀彧制定了好几个给力的政令。
首先是招募精壮百姓从军,补充兵力。
其次就是将淮南剩余钱粮进行统筹,同时给豫州方面调度粮草过来淮南,确保淮南军民百姓不至于饿死。
到最后,荀彧更是发动百姓来修缮城池,加固防守。
对于战后恢复、稳定民心方面,荀彧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也是曹操派荀彧和吕布过来的原因。
有吕布这样的高端战力震慑全军,荀彧这样的内政人才恢复民生,一文一武,很快就可以将淮南的情况给恢复过来。
在荀彧给力的政令之下,淮南百姓也安稳了不少。
荀彧将各种战报汇集成册,派人加急送往曹操。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荀彧有点头脑发疼地看着淮南的各种汇报。
淮南的损失那么大,荀彧虽然有能力,但要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最少都要几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这几年,淮南会拖后腿。
这对曹操来说是致命的。
荀彧暂时还想不到如何提升淮南实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