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44章 刘协就是傀儡的命(1/2)

也不知道刘协有没有听到百姓的议论,但朝中官员都是听得真真的。

进城的这一路,他们的脸色都是铁青的。

洛阳城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缮,已经完全看不出曾经发生的战争。

队伍后方的百姓和军队,各自散去,唯有刘俊带领着天子刘协和杨彪等朝中官员进入了洛阳皇宫。

刘协看着熟悉的皇宫,心中一阵感慨。

经历这么多的苦难,他刘协终于还是回到了洛阳。

皇宫之内,宫女宦官分列两旁,领头的宦官乃是刘协与杨彪等人都十分熟悉的大宦官赛硕。

“赛硕?

他还没死?”

杨彪等人大惊失色。

赛硕微笑地看着杨彪等人,然后向刘俊叩拜道:“奴婢参见大将军!”

当时张让和赵忠等人发动对何进的叛乱,试图挟持天子,独霸朝堂。

而赛硕则是在关键时刻离开了洛阳,跑到了并州,得以保全性命。

如今刘协回归洛阳,皇宫之中必须要有人主持大局。

而赛硕就被刘俊给提用了起来,让他来监管皇宫。

刘俊对赛硕有再造之恩,赛硕早就想要报答刘俊的恩情了,这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按照刘俊的命令,将整个皇宫都换上了自己人。

见到赛硕率先向刘俊行礼,杨彪等人知道以后的日子难办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协完全不知情。

例行公事地举行了回归洛阳的第一次朝会,刘协坐在了御座上,一脸欢喜地看着底下的杨彪和张温等人。

刘俊作为大将军直接跪坐在上首,他的手下,如贾诩、郭嘉、董昭、黄忠、典韦、张辽、赵云等人全部位列朝堂之中。

“当今陛下回归洛阳,当务之急乃是重振朝纲。

经董卓之祸,中枢官吏多有空缺,老臣以为,当提拔后进,维持朝廷运转。”

杨彪率先站出来说道。

“善!”

刘协回想起之前杨彪提过要培养天子的势力,故而问道:“杨爱卿可有贤才举荐?”

杨彪正想要开口,刘俊却站了出来,阻止了杨彪的发言,说道:“启奏陛下,杨太傅老成谋国,陛下移驾长安之时,全靠杨太傅居中护持,其功盖天下,理应封赏。

臣举荐太傅杨彪为司徒。”

司徒,乃是三公之一,位高权重。

以杨彪的功劳,的确可以当司徒。

但大家伙都知道,刘俊插这么一手,肯定事出有因。

可惜年幼的刘协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还赞赏地说道:“大将军所言甚是,传旨,册封杨彪为司徒!”

“谢陛下!”

杨彪领命。

刘俊抢过话头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说道:“刚才陛下询问司徒大人有何贤才,正好臣这边有几个贤才想要为陛下举荐!”

张温等官员心中一紧,他们终于明白刘俊为何要抢话了,原来是要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人手。

刘协脸色铁青,但他也不能反驳刘俊,于是努力挤出一点笑容,说道:“大将军为国举荐人才,真是天佑大汉,还请速速道来。”

刘俊洋洋洒洒地说道:“武威贾诩,字文和,谋略高深,忠君爱国,可任侍中一职。

小黄门赛硕,当年为陛下西门八校尉之首,可为陛下身边常侍,为陛下总管内廷。”

说到这里,刘俊就停止了。

虽然刘俊仅仅就是举荐了两个人,但这两个位置却是让刘协陷入了恐慌。

侍中的品阶不高,可管着少府,天子的一应需求都由其负责。

侍中还能够自由出入宫廷,直达天听。

大汉的侍中一般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来担任。

贾诩是刘俊的心腹,赛硕又是和刘俊交好,他们一个当侍中,一个当常侍,那直接就断了刘协想要控制皇宫的念头。

可想而知,从此以后,刘协在皇宫就算是吃个饭,都要经过刘俊的同意。

刘协虽然年幼,但他也知道一旦自己答应了,那日后还是傀儡。

拒绝刘俊,等同于和刘俊翻脸。

有了董卓的前车之鉴,刘协用求救的眼神看向了杨彪、张温等朝臣。

刘协希望杨彪和张温两人可以挺身而出,反驳刘俊的提议。

然而杨彪和张温却低头不语。

这非常符合杨彪和张温的性格,在没有大利益面前,他们当缩头乌龟是本能。

天知道一旦出来反对刘俊,会不会遭遇刘俊的疯狂报复。

具体来说,头铁的官员,大部分都被董卓给杀完了。

剩下的朝臣大多数是明哲保身的墙头草。

刘俊自然把刘协的小动作给看在眼里,他暗自冷笑道:“小小年纪就知道借用外力,也算是难得。

不过这帮子官员,可不是靠得住的。”

良久也没有官员站出来,刘协一阵心寒,暗道:“这就是朕的臣子?”

朝堂上一阵沉默,刘俊可不会惯着,向刘协说道:“陛下以为如何?”

刘协有点不甘心,他俯视所有的臣子,做着最后的努力,询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可有异议?”

刘俊也看向了所有的朝臣,眼神中的犀利是人尽皆知。

杨彪和张温无奈,最终带领所有的官员,俯首道:“臣等附议!”

刘协深吸了一口气,局面就是如此,他作为天子也扭转不了。

“就依大将军!”

刘协说出这几个字,整个人都有点虚脱了。

他明白自己又变回了那个被人控制的傀儡。

“陛下圣明!”

刘俊拱手笑道。

此时,贾诩和赛硕也站了出来,向刘协叩拜道:“谢陛下恩典。”

“诸位大人,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贾诩阴恻恻地向所有的朝臣一拱手。

赛硕也恨死了这帮子朝臣,奸笑道:“咱家参见诸位大人。”

朝中大臣是一脸阴沉。

面对此时此景,他们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朝议,刘协也没有心情多关心了。

反正他也是一个傀儡。

刘俊就开始继续讲着自己的一些建议。

首先刘俊要求废除董卓时期强行推行的小钱,恢复五铢钱。

董卓为了搜刮民脂民膏,特别制作了小钱,与五铢钱的购买力一样。

如今市面上还流通着不少的小钱。

这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必须废除。

如今的关中,钱粮已经不足,百姓们的生活都靠着刘俊执行的配给制度来存活。

废除小钱,对于一穷二白的百姓是没有多大的损失。

刘俊的提议得到了朝臣的认可,刘协也下旨认可。

从此,董卓制作的小钱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紧接着,刘俊也为惨死在董卓手中的官员正名,希望刘协可以恢复他们的名誉,厚待他们的子孙。

杨彪和张温暗叫一声“苦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