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2章 董卓开始使坏(1/2)

大战之后,整个天下都陷入了难得的平静。

而这个平静的时间却十分的短暂。

在兖州,就发生了一场火并。

东郡太守乔瑁通过这场大战,发现了兖州刺史刘岱就是一个怂货,根本不足以胜任兖州刺史之位。

内心膨胀的乔瑁趁着刘岱刚刚回到濮阳,立足未稳,主动挑起事端,向濮阳进兵。

刘岱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他看起来是平庸了点,却不是无能。

一个个小小的东郡太守居然敢挑战他兖州刺史的虎威?

大怒不已的刘岱马上集结兵马,要给乔瑁一个教训。

这场火并的结果就是不自量力的乔瑁被刘岱斩杀。

乔瑁麾下四散而逃。

鉴于东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刘岱深思之后,决定邀请曹操作为东郡太守。

本来没有地方去的曹操也顺势进入了东郡,成为一方太守。

这日后为他成功占据兖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讨董卓失败之后,曹操也看清楚这个世道,觉得自己的实力太过单薄,人才、兵力都十分的不足。

于是曹操在接受刘岱的邀请之后,不停地招兵买马和招募人才,发布招贤令,打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

一时间,不少人才涌到曹操那里。

曹操更是在东郡的许家堡遇到了自己一生最忠心的手下,许褚!

曹操对刘俊身边得典韦很是眼馋,无不在幻想着自己身边若是有典韦该多好啊。

那他无论跑到哪里去都有人护卫着。

事实上,典韦本来是要跟着典韦的,只不过被刘俊捷足先登。

如今曹操遇到了许褚,他立马就将许褚收入麾下。

许褚也立刻成为了曹操身边的保镖兼忠心大将。

刘俊在收到曹操的举动,也后悔不已。

他作为一个穿越者,居然忘记了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也和曹操一样打出了招贤令。

率先离开的孙坚也遭遇了不少的麻烦。

本来孙坚想要回到长沙。

可荆州刺史刘表听闻孙坚私藏玉玺,大怒之下,派出重兵阻截。

孙坚兵马不济,加上多为袁术旧部,最终只能惨败于刘表。

但孙坚还是坚持没有私藏玉玺,并且突围而出。

失败的孙坚在万分无奈之下,投靠了袁术。

袁术野心勃勃,图谋豫州,十分开心地接受了孙坚的投靠。

恰逢豫州刺史孔伷突然暴毙而亡,豫州群龙无首,混乱不堪。

袁术抓住时机,以强硬姿态自封豫州牧。

豫州上下畏惧袁术淫威,且豫州世家大族也支持袁家出身的袁术统领豫州。

他们也为袁术提供了大量人才和兵力。

手握豫州富庶之地,麾下强兵悍将,袁术一时间风头无两,快速崛起,天下侧目。

而江东猛虎孙坚只能悲催地在袁术麾下效力,为其驱使。

这和孙坚之前想的根本不一样。

但孙坚还是死死地将传国玉玺握在手中,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重新崛起。

天下其他诸侯也头乱如麻。

北海的孔融猛然发现青州出现了大量的黄巾,人数越来越多。

孔融派兵镇压,却没有任何的作用。

徐州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黄巾,但陶谦有几把刷子。

徐州富庶,陶谦一方面对黄巾进行招安,确保徐州稳固。

与此同时,陶谦在民间推广佛教,他本人更是带头礼佛。

佛教讲究因果,今生的苦难是前世的罪孽,来生的福报是今生的努力。

此举的确奏效,信奉佛教的徐州百姓比起信奉道教的要温顺。

道教一直以来的教义是无为!

同时也是无所不为!

死道友不死贫道!

道心不稳,斩杀之!

种种理论与教义都是激进的。

黄巾之乱就是最好的体现。

陶谦来这一手,可见其高明。

这也让徐州保持了长久的安定。

不过佛教的仁慈却也让徐州上下失去了进取心,安于现状,最后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

冀州的韩馥则是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袁家的势力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冀州。

兵多将广的韩馥每日都害怕被人算计。

另外说一句,与公孙瓒一同离去的刘备三兄弟,在途经平原县的时候,平原百姓认出了曾经的平原县令刘备。

在刘备离开平原县后,当地百姓是苦不堪言,十分怀念刘备。

这一次遇到刘备,百姓们苦苦哀求,希望刘备可以回到平原县。

面对百姓们的苦苦哀求,刘备知道民心可用,于是告别公孙瓒,留在了平原。

人各有志,公孙瓒也不强留,给刘备留下一些兵马,就返回幽州。

而刘备等人的家眷,公孙瓒也会派人护送回来。

兜兜转转,刘备还是回到了平原县。

但现在的平原县比刘备离开之前要破败许多。

诸侯们蠢蠢欲动,有些开始直接火并起来。

董卓那是开心不已。

充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给荆州传达旨意,将南阳郡划分给了荆州。

南阳的富庶,乃是天下难得的肥沃之地。

哪怕刘表坐拥荆州鱼米之乡,也垂诞已久。

如今有了朝廷的旨意,刘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染指南阳郡。

袁术得知消息,当场暴怒,派出孙坚率领兵马坐镇南阳。

刘表与袁术就这么爆发了冲突,双方厮杀不断。

两个毫无瓜葛的诸侯就这么爆发了矛盾,可见手握天子的董卓想要干嘛是没有人能够阻止的。

为了让诸侯之间相互残杀,董卓除了划分土地之外,还会给各诸侯封赏官职,好让他们相互厮杀。

当然了,诸侯们本来就有相互兼并的心思,只是没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董卓的挑拨离间,正好给了诸侯们想要的理由。

明明他们之前还号召天下有志之士讨伐董卓,现在却拿着董卓的命令来行事。

这就是董卓没有想到的。

面对关东诸侯,董卓是信心满满,但唯独在对待刘俊的问题上,董卓就十分的犹豫。

刘俊占据了洛阳,还把洛阳一半的百姓给抢了回去。

一直让刘俊待在洛阳,那必定会影响董卓日后的东出之策。

思来想去,董卓找来牛辅商议对策。

牛辅微微一笑,对董卓说道:“岳父,还记得当年小婿奉你之命讨伐白波黄巾么?”

董卓当场顿悟了,说道:“对啊!

老夫怎么把白波黄巾给忘记了。”

当初白波黄巾向洛阳城逼近,董卓就派出牛辅前往镇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