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0章 联军解散 刘俊霸洛阳(1/2)

孙坚带领着自己的兵马快速冲出了洛阳城,生怕别人再一次阻拦。

城外的联军士兵看到这一幕,完全都是懵逼的状态。

他们不解为何城内的军队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呢?

等远离洛阳城后,程普有点担忧地说道:“主公,我等现在往哪里去?”

孙坚感受到怀里的传国玉玺,脸上露出了豪情壮志,说道:“天下大乱,英雄造时事!

从今天开始,就是我孙文台的时代。

我等立刻返回长沙,争霸天下!”

孙坚的豪情感染了很多部下,让他们相信这个时代接下来就是他们纵横的时代。

殊不知孙坚的悲惨人生才刚刚开始。

诸侯们可不会因为孙坚的毒誓放过他。

各地的诸侯也对孙坚虎视眈眈!

孙坚一走,袁绍的老脸是挂不住了,气得破口大骂。

诸侯们也在同一时间出了洛阳城。

像陶谦、刘岱、孔伷就开始整顿兵马,准备返回自己的领地。

孙坚都走了,他们留下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随着三个刺史带兵离开之后,其他诸侯则是还处于观望的状态。

相对而言,最轻松的反倒是王匡。

河内就在司隶境内,他要回去是随时都行。

只是王匡更加担忧的还是占据洛阳的刘俊,会不会对他的河内郡下手。

要知道河内郡就夹在洛阳城与并州的中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王匡相信刘俊绝对不会放过自己,而摆在王匡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就是干脆点投效刘俊,获得一个善终。

另一个就是抱紧其他的大树,寻求庇护,让自己成为别人安插在司隶的钉子。

很显然,王匡并不想成为刘俊的手下。

他发现最大的一棵树,不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么?

袁绍雄才大略,又有袁家的加持,日后必成大器。

且与刘俊的关系不错。

王匡觉得自己要是投靠了袁绍,那么河内就能够保证安全。

王匡就来到了袁绍的面前,试探了一下袁绍的心思。

但王匡很快就失望了。

袁绍根本就没有打算将他收服的意思。

河内郡是一个好地方。

袁绍也非常想要。

但却不是现在。

因为此时的河内郡有一半的领地被白波黄巾占据,加上与并州相连,袁绍十分不看好王匡,没有为他展现出任何的善意。

在袁绍这边找不到好,王匡就准备找刘俊效忠,希望刘俊可以给他留下一条活路。

王匡的确是一个墙头草。

曹操和鲍信两人见诸侯联军如此混乱,也有了离去之心。

另外一边,刘俊就和手下们在商议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主公,看样子诸侯们很快就会散去!”

郭嘉一针见血地说道:“他们的粮草不多了!”

刘俊当然知道诸侯联军会因为粮草补给的问题而离开洛阳,但这个并不是他关心的,他脸色十分凝重地说道:“我们的粮草也不多了。”

这一次谋算洛阳,贾诩和郭嘉也是带了不少的粮草。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董卓干得那么狠,几乎把整个洛阳所有的粮草都给搜刮干净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洛阳百姓,都需要刘俊来供养。

那么多的百姓,放在哪里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并州还可否运来一些粮草?”

刘俊询问道。

贾诩作为并州别驾,对于并州的府库十分清楚,于是马上回答道:“以并州现有存粮,恐难以为继!”

刘俊沉默了下来,在乱世之中,粮食才是最为金贵的,于是他沉思之后,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恐怕各州郡都不会将粮食卖给吾。

如之奈何?”

贾诩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对刘俊说道:“主公,买不到,咱们就抢!”

“抢?”

刘俊脑子冒出了几个问号,不解地问道:“往哪里抢?”

在一瞬间,刘俊想到了冀州、豫州,这两个地方的粮食比较多。

但以刘俊现有的兵力,还不足以抢到充足的粮食。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司隶之地,还有河内、河东两郡。

白波黄巾肆虐。

地方豪强据城而守。

若是咱们把这两个郡给打下来,获得的粮草,足以支撑一段时间。”

“打下河内、河东?”

刘俊倒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他想了想,说道:“办法是可行。

只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攻下之后,未必有够多的收获。”

打仗并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白波黄巾也不是好惹的,一旦战事僵持,耗费的粮草将更大。

这对于刘俊的财政是雪上加霜。

贾诩笑眯眯地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了刘俊。

刘俊不解地打开一看,发现这份名单都是并州的地方豪强与官员。

“文和,这里面的名单是?”

刘俊问道。

贾诩严肃地回答道:“在主公前往会盟之时,这些人上蹿下跳,图谋造反。

某与奉孝商议之后,已经将他们全部拿下,家产充公,等候主公发落。”

刘俊闻言大惊,看了看贾诩和郭嘉,没想到这两个家伙趁自己不在的时候弄了这么大的事情,关键还不会搞出什么乱子。

“主公,事情是这样的!”

郭嘉慢慢地将事情的经过给说了出来。

贾诩和郭嘉两人的组合,并州那帮子世家和官员加起来都不够他们一半。

贾诩和郭嘉并没有在并州展开大规模的屠杀,更多的是收押。

同时用的张杨的名字抓人,与刘俊无关。

带头抓人的还是张杨。

所以打了名单上的世家和官员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真的没有想到张杨这个曾经的并州刺史会心甘情愿地屈尊于刘俊的麾下。

张杨本来就没有什么野心。

他只希望并州能够越来越好。

在刘俊的治理下,并州比在丁原和张杨的手中还要富庶,百姓们也安居乐业。

境内的南匈奴更是老实得如同自己家养的狗,汉人只需要用自己耕种出来的粮食和布匹就可以换到匈奴人养的牛羊。

并州一片欣欣向荣,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反对刘俊的事情,张杨二话不说就带着人马将他们给抓起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