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4章 曹操的曲线救国之路(1/2)

事已至此,刘俊也不能阻止贾诩带着何太后与刘辩前来并州。

刘俊思索了片刻,对郭嘉说道:“你去安排吧!”

郭嘉马上领命,这点小事对他而言轻而易举。

刘俊揉了揉太阳穴,叹息一声,而后埋头进入了工作之中。

并州的状况比较乐观,各地郡守并没有出现反对刘俊或者阳奉阴违的情况,对于刘俊发出的各种指令都落实了下去。

董昭从冀州那边购买的粮草陆陆续续进入了并州。

并州的情况就是穷。

官府穷、百姓穷,世家也比其他地方要寒酸一点。

而且人口不足,官府的人手也不够。

刘俊想要有更多的发展,都被限制。

好在贾诩快回来了,刘俊届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丢给他。

郭嘉也不错,但他的内政能力没有贾诩高,且年纪与经验尚浅。

刘俊也不想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郭嘉的身上,这段时日刘俊都亲自处理。

唯一比较欣慰的是,并州民风彪悍,男子高大,孔武有力,又是产马地。

只要发展起来,组建起十万大军是可以的。

“文和,你快点回来!

老子都快忙死了!”

刘俊埋头进入了事务之中,内心巴不得贾诩快点回来。

天下各地势力都感觉到即将发生巨大的动乱,一些野心家还是积聚力量,以便未来获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也有一些忠心报国之辈,对大汉的现状哀叹不已。

在洛阳城中却出现了一个让人万分惊奇的事情。

曹操居然十分殷勤地和董卓交好。

董卓不知何太后与刘辩已经逃出洛阳,他就打着将何太后、刘辩的尸体和刘宏合葬在一起的借口,打开了刘宏的陵墓。

实际上,董卓是为了刘宏陵墓里面的陪葬品。

刘宏生前贪图享乐,死后也有大量的奇珍异宝作为陪葬品。

董卓麾下军队的数量庞大,每天耗费的钱粮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为了稳住自己的财源,董卓把目光盯上了历代皇帝的陵墓。

首当其冲的就是刘宏的陵墓。

其中的收获,让董卓都震惊不已。

于是董卓暗中吩咐吕布,带领人马偷偷地挖掘历代帝王的陵墓,甚至连周边达官贵人的祖坟都没有放过。

如此丧心病狂,人人唾骂之!

谁家都有祖坟,死者为大,董卓倒行逆施,官民百姓诅咒董卓日后天诛地灭!

就在这种情形下,曹操居然主动接近董卓,为董卓尽心做事。

一时间,曹操的名声尽毁。

众人也不再提及曹操平黄巾、征鲜卑的事迹,而是在背后唾骂曹操乃是宦官之后,董卓的爪牙走狗。

以前曹操在上朝的时候,虽说是宦官之后,但凭借近些年的功劳,官员们也愿意和曹操打招呼。

如今哪怕平时和曹操有点头之交,现在都避之唯恐不及。

不少官员更是不屑与曹操这样的人为伍。

曹操仿佛没事人一样,每天殷勤地往董卓的府邸跑,鞍前马后。

每次上朝都稳妥地站在董卓这一边,让人侧目!

殷勤的态度,让身为董卓义子的吕布都感觉到了危机,以为曹操想要成为董卓的义子,和自己争宠。

在外人眼中,曹操就是一个谀谀奉承的小人。

可实际上,曹操正在以身入局的曲线救国之路。

曹操知道要想将快速解决董卓的乱权,唯有擒贼先擒王,把董卓给干掉。

纵观整个朝堂,曹操都没有发现一个适合的人选。

思来想去,曹操决定以身入局,讨好董卓,得到其信任之后,再给董卓一个痛快!

届时西凉军群龙无首,朝中衮衮诸公共同发力,一举歼灭西凉残部,管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为了大汉江山,为了黎民百姓,曹操何惧名声扫地,遗臭万年!

只要能够杀死董卓,那就是曹操最大的收获。

事实证明曹操的计策非常有效,无论是朝中大佬、黎民百姓,甚至是董卓与西凉将领,都认为曹操想要投靠董卓,换取荣华富贵!

以身入局,胜天半子!

董卓对曹操的表现非常满意,要不是曹操长得实在寒颤了点,董卓都想问问曹操愿不愿意拜他做义父了!

经过几次的试探,董卓认为曹操已经完全倾向他这一边了。

这一天,董卓与曹操在花园散步。

曹操时不时说出几句荤段子,董卓乐得笑哈哈。

董卓心情不错,突然对曹操说道:“孟德啊,老夫不知道能不能相信你!”

“太师此言,实在让卑职心惊!

若是卑职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请太师指正,卑职立刻改!”

曹操露出一副惶恐的样子。

董卓见曹操这副模样,微微点头,心里确定曹操可用。

“汝不必如此!

汝之忠心,本太师心中有数。

这满朝文武之中,也就你让本太师信任。

其他人,嗨,不提也罢!”

董卓意味深长地说道。

曹操眼珠子一亮,故作阴沉地说道:“太师日理万机,夙兴夜寐,居然还有人敢反对太师,其心可诛!

太师可有怀疑之人?

卑职立马过去拿下他的狗头!”

这一番演技,董卓是深信不疑。

董卓悠悠地说道:“人心隔肚皮!

本太师也是耳闻。

若你有空暇,为本太师打探一二!”

“谨遵太师之命!”

曹操拱手一礼,说道:“卑职一定不负重托,将害群之马给揪出来!”

董卓万分欣慰,一副孺子可教的架势。

就在这一天,重新回归司徒之位的王允以寿宴为由,备下薄酒,广邀宾客。

朝中文武百官都明白王司徒的真实生日是哪一天,今日此举必有深意!

故而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受邀而来。

只是一些大佬却没有到场,比如袁隗、袁逢、杨彪等影响力巨大的大佬。

对于没来的大佬,王允心里如同明镜一样。

不就是看不起他王允么?

畏惧董卓的淫威么?

王允最看不起这样自私自利的小人!

大汉风雨飘摇,朝中衮衮诸公竟无一人出来匡扶正义,力挽狂澜。

身为三公之一,王司徒觉得是自己应该站出来的时候了!

今天假借寿辰之名,让朝中文武得以相聚,共商大计。

来者个个是气宇轩昂,都是大汉栋梁。

王允心中甚是欣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