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55章 有借有还,上等人(1/2)

诸葛亮静静地看着下面的世家大族。

针对刘俊借钱这一件事情,诸葛亮感觉刘俊是在挖坑的。

刘俊不用朝廷的名义,而是用自己唐王的名义,这就有问题了。

一旦刘俊想要否认这笔借贷,只需用朝廷的名义下一道旨意。

那么这帮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借贷就成为一张废纸了。

强权自古如此。

哪怕是后世,钱放在银行里面都会消失一样。

诸葛亮缓缓地开口道:“诸位,此乃唐王对尔等的恩典。”

恩典?!

在场众人瞬间顿悟了。

是啊!

刘俊明明可以用刀子逼着所有人拿出钱粮,现在却用唐王的名义来借贷。

这绝对是恩典啊!

谁要是在刘俊需要的时候帮助刘俊了,岂不是刘俊的恩人了?

先不说可以在刘俊的心中一刷存在感,甚至还可能得到刘俊的好感。

“刺史大人,如今国事艰难,我等愿意为唐王解忧。”

“唐王恩赐啊!

给我等一次报效朝廷的机会!”

“我等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为朝廷,为唐王出钱出粮出力,哪怕是这一条老命。”

不知其数的世家代表率先表达了忠心。

诸葛亮知道这帮人是什么德行,他一脸微笑地说道:“诸位不必如此。

唐王真的是借贷。

不必让诸位倾家荡产的。

诸位可先回去准备一二。

刺史府明日就开始登记造册。”

毕竟是借贷,自然是要登记造册的。

诸葛亮也想暗地里给这帮人一些压力,让他们内部先进行对比。

跟刘俊待久了,诸葛亮也学会一些无耻的手段。

在诸葛亮看来,日后刘俊一定不会承认这笔借贷的。

接下来的酒宴,众人就吃得心不在焉。

唐王借贷,他们是必须要借出去的。

可究竟要借出去多少才能够表示自己的忠心,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量。

故而宴会实在是进行不下去了。

诸葛亮也十分体谅,找了个借口,宣布宴会结束。

在场众人急忙返回家中,找自己家中的幕僚或者长辈商议对策。

今晚晚上注定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夜晚。

就比方说蒯家。

蒯越和蒯良就比其他人更加珍惜这一次的机会。

“异度,你怎么看唐王借贷的事情?”

蒯良询问道。

蒯越沉吟了起来。

对于刘俊的举动,蒯家是最为紧张的。

蔡氏一族已经获得了刘俊的原谅,甚至开始慢慢地崛起了。

在荆州,蔡家和蒯家一直都是明面上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荆州每一个世家都想独霸荆州这一块肥肉。

蒯家也一直以这个目标进行着,甚至想要成为影响天下局势的大世家。

比方说四世三公的袁家,五世三公的袁家。

自从刘俊统治荆州之后,蒯家却成为了一个被严重打压的例子。

不仅仅是因为蒯家兄弟站错了队,更有刘俊杀鸡儆猴的意味在。

刘俊故意冷落蒯家兄弟,他们现在是心急如焚。

如今刘俊需要借贷了,蒯良仿佛看到了表忠心的机会。

蒯越思索良久之后,对蒯良说道:“唐王对我蒯家并无好感。

我蒯家这次即便是倾家荡产,唐王也不会多看几眼。

所以这一次,咱们就拿出部分钱粮借给唐王。”

蒯良沉默了,最后说道:“你的意思是唐王需要我们按照他的意思来,而不是自作主张?”

“没错!”

蒯越十分坚定地说道:“咱们蒯家就是太过耀眼了,其他世家都喘不过气来。

树大招风!

唐王是不允许咱们蒯家有任何壮大的机会。”

“所以咱们蒯家必须要好好地向唐王表示效忠,遵纪守法就足矣。”

蒯良叹息道:“没想到还是没办法。”

“兄长,蒯家之前发展得太顺了。”

蒯越劝说道:“顺利到咱们都忘记了,这天下乃是强权者的天下。”

“咱们需要认命!

不认命的话,随时都可能灭亡。”

蒯越的话直接将蒯良仅存的一点点希望给破灭了。

到了第二天,荆州的世家大族、地方豪绅,一个个从自家的仓库之中拿出了不少的钱粮,借贷给唐王。

而诸葛亮派出了大量的官吏进行了登记,并且按照刘俊的吩咐,给每一个送来钱粮的世家大族、地方豪绅一份借贷凭证。

他们可以在一年后以此凭证来收取本息。

谁也没有在此事上多加留意。

几天下来,诸葛亮收获了大量的钱粮,足够支撑到秋收。

当然,前提是不爆发剧烈的战争。

诸葛亮带着自己的成绩再次来到江陵城,向刘俊汇报。

刘俊看着账册中的相关数字,对诸葛亮询问道:“孔明,如此多的钱粮,明年一次性结清。”

“结清?”

诸葛亮很是诧异,说道:“主公是说要还给他们?”

诸葛亮一直都认为刘俊不会还的。

之所以用借贷,不过是怕世家大族在关键时刻掀起动乱。

没想到刘俊居然是认真的,是需要还的。

“废话!”

刘俊十分慎重地说道:“有借有还,上等人。

无借无还,中等人。

有借无还,下等人。

本王一言九鼎,难道连这点信用都没有了?”

这一回,轮到诸葛亮无话可说了。

堂堂天下第一诸侯,连这点诚信都没有的话,那该如何治理万民啊。

最为关键还是刘俊也从此事之中看出了一个弊端。

这些年忙于征战天下,对于民生建设、经济建设,刘俊是怠慢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