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3章 解剖案件案情明了(2/3)

期间穿插着部分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级别的案子。

98年判了第一次,20年才最终被判死。

也就是说,在这被有人针对判刑的22年时间,对方过得很潇洒,且潇洒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判了死刑后都还能如此。

何况程玉这种什么都没处罚的 “别沉迷,现在不是思索这种事的状况!”

徐嚯沉声开口,打破这种气氛。

“时间紧迫,熬夜追来的时间,可不是给你们呆愣用的!”

他们这些人里,每个人都至少一天没合眼,就是为了腾出时间追查案件,可不是愣着玩用的!

“继续查案!”

听到这些话,众人的精神好了点,气氛不再那么低迷。

“如果,凶手真是第二部分,也就是私立学校的受害者引出的,那,,,,,,他的身份是什么!?”

徐嚯引导着众人思维向迷雾般的案情走去。

他们调查了沈苗,凶手和沈苗的信息完全不沾边,曾一度导致案件陷入短时间的迷茫。

但如果,将沈苗替换成另一个人 “父亲?

母亲?

追求者?”

李建业一顿,下意识将之前在沈苗身上排除的信息吐出。

“不知道。”

徐嚯摇摇头。

他说的很果断,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故弄玄虚只会拖延推理的发展!

“信息不足,警方前期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第一部分,也就是公立学校上,针对私立学校做出的行为不多。”

“同时,找出的信息也几乎没有。”

“这些东西不足以构成推论问题在哪个时间点,又或是凶手是什么人。”

徐嚯道。

私立学校他们所针对学校,老师做出的调查,全都指向了一件事。

那便是,教导主任没说谎!

不是死掉的那个,而是审问的教导主任,对方没有半分说谎的意思。

他是真不知道,学生和老师都证明了,换句话说.

如果不是眼下的这些推论,将矛头指向了私立学校的话。

李建业他们都准备放弃针对第二部分的调查了。

浪费那么多警力却是白费功夫.

“这问题不大,只要逻辑链足够硬,能将后续的推理建立在它之上就没问题。”

“暂时不管第二部分的线索隐藏在哪。”

“我们针对第一部分隐藏的凶手,进行讨论。”

徐嚯大手一挥,将写在右边。

也就是第二部分的信息抹去,看的钱华眼都红了,极力睁大眼,确保将所有推论都记下。

“现在,先思索有关第一凶手的特性。”

将案情分割成两部分,一个凶手推论到两个凶手。

那,眼下针对第一凶手的推论便是.

“两个问题,首先是第一个。”

“一,他为什么要和第二凶手合作,由第二凶手杀人?

如果和公立学校有关,那对方完全可以在一年半之前将其杀害!”

徐嚯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啃食了薄荷叶,又宛若一个人睡觉睡到自然醒,大脑一片透彻,无比轻松。

一个问题,剑指两个凶手推论的漏洞处!

自己来推翻自己的推论?

李建业思索道:“时间一年半前,沈苗是在半年前死亡。”

“这期间的空白时间,如果真存在一个凶手,完全有足够的空间下手杀人。”

“从一年半也没消磨杀人仇恨来看,当时对方肯定是不畏惧法律的。”

“但”

他话没说话,钱华就接了下去,“他还是等了一年半。”

“直到现在,03年十月24号当天凌晨,对方才对程玉下手!”

“且,即便是下手也是找了第二个凶手下手,非亲自索命!”

“这是为什么?”

对方害怕吗?

徐嚯觉得是不怕的,岁月都无法摧残的愤怒不用对此怀疑。

那就是其余原因。

“什么原因?”

“能导致一个人,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过了一年半也没复仇,还是找了第二位凶手,让对方代替自己杀人。”

徐嚯又补充道。

一件事情不亲手参与,往往其所承载的情绪是不会得到释放的。

就像,伱在电脑上玩再多的飙车游戏,漂移过弯样样精通,登临国服第一。

但,其刺激程度依旧远不止你在现实的路上飙车飙到两百迈,甚至是两百五十迈!

两者完全不是一种体验。

又或是你看电视剧的时候,代入感再怎么强烈,依旧感受不到彻底的爽感,会不上不下的,感觉无比难受。

举个例子吧。

曾经,在几千年前,有个老头被人追杀,追杀者杀死他的家人,嫁祸给他,全家老小只有他一人逃了出去。

仇恨令他一夜白发,加入敌国。

后来,对方在敌国听到杀害自己家人的凶手死亡,是什么情绪?

欣喜?

快乐?

高兴?

是悲痛万分!

对方非但没有为对方的死亡而高兴,反而是无比悲痛。

原因便是自此以后,无法亲手为其家人报仇,无法亲手杀死对方割下脑袋!

后来这人为此,在攻破敌国后,还将这人的尸身从坟中挖出,对着一具尸体疯狂击打。

而鞭尸一词的由来,便与他相关。

他叫伍子胥(xu) 这件事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倒是没在《春秋》等书出现,所以存在一定假的概率,但真概率却很大,可以当初依据。

“他能给出第二凶手详细的情报,也代表他时刻关注着程宇等人的行踪。”

“他的愤怒,怨恨,足以让他对着一具尸体不断的下手。”

“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更别说,还是在眼前晃悠的情况!”

徐嚯再次剖析。

对方给了第二凶手信息,导致对方在这时间段附近开始杀人。

而信息是需要收集的,这年头,大多的收集信息只能依靠肉眼进行。

也就是身为加害者的程玉在对方眼皮子底下晃了许久。

对方忍得住?

反正徐嚯是忍不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