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99章 犹豫了(1/2)

“老伍,你知道这件事吗?”

傅彬当即就看向伍思远:“像这么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肯定会上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的吧?”

“在郑州考察期间听闻过这个投资项目。”

伍思远实话汇报道;“但是没有像罗总考虑的这么细致,只把它当成了一个比较重大的项目,就像咱们魔都引进了特斯拉一样,即便重视,也不至于影响其他招商项目。”

怎么能一样呢?

要知道豫省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三千亿左右,和魔都相当(不包括海关等代收项,如果要加上这些,魔都当年的财政收入超过了13000亿)。

具体到郑州,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才六百个亿不到,只相当于魔都的五分之一。

数字看着不小,可是这些收入都有预算开支,根本不够用,每年还需要上面进行补贴。

更关键的是郑州当地为了引进富士康,给出了极为优惠的政策。

比如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例如在富士康落户郑州时,郑州提供了投产前五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五年减半的政策。

还有消息透露,富士康希望能够保留大约人民币50亿元的承诺补贴,这其中包括了税收减免和其他福利。

另外还有郑州富士康的员工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补贴政策。

据罗阳在门户网站上看到的新闻报道,豫省政府曾通过劳务机构给富士康的新工人每人每月200元的补贴,还有报道称,富士康在与ZZ市政府的谈判中,要求郑州履行此前承诺向这家公司提供的大约人民币20亿元的投资补贴。

除此之外,最大的优惠政策就是在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支持。

郑州为富士康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地方政府负责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并在项目建设前达到‘三通一平’(路通、电通、水通,土地平整)。

另外提供的土地价格也极为优惠,远低于同时期挂出的工业用地平均价格。

这些补贴全部要靠郑州当地的财政收入来支付,本来就不够的情况下再拿出这么多补贴,当地的财政状况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因此在这两年里往郑州去投资项目,如果不是特别大到能引起市政府乃至省政府的重视,一般项目只能享受正常招商政策,至于补贴什么的,大致是不用想了。

“按照你这个说法,看来现在的确不适合去郑州进行投资啊。”

傅彬点头认可的同时道:“可是现在公司正处于高速扩张期,突然停止开拓中原地区的市场,国泰在短时间里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地区了,这样一来,公司的发展节奏会被打乱.

罗老弟,你帮老哥出出主意吧?”

之前是罗阳打的招呼,让傅彬暂缓进入蜀地,现在又告诉他这几年里豫省也不怎么合适.

国泰总不能停下来等吧?

要知道国内还有一家搞这类模式的华夏幸福正在疯狂扩张呢。

“我记得上次和老哥你提到往上靠的事情,现在有眉目了吗?”

罗阳没有直接回复傅彬,而是突然转移了话题,问起了另外一件事;“我记得出国之前帮你搭上了韩东明,他在首都那边能量不小,牵线的事情还没有消息?”

傅彬先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随后若有所思的看着罗阳。

按照他对这位小老弟的了解,这番话绝对不会是故意转移话题,应该是之前自己想问的事情有关联。

“已经搭上线了。”

傅彬如实回复道:“在你出国后不久,我飞去了首都一趟,在韩总的陪同下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由外交和商务部门联合组建的一个副部级部门,负责国内对外援助和开发的一个机构)的一位领导见面聊了聊”

实际上这件事并没有罗阳想象的这么容易,毕竟是代表国家层面对外进行援建和投资,不是什么企业都能有这个资格的。

“公司虽然已经投资了合肥和江城两个项目,但是在上面看来,规模还是有点小了。”

傅彬一边解释一边叹气道:“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我才急着派人去豫省考察,希望在两三个月里再敲定一项投资,加上阳市那边还没收尾的项目,或许勉强能入得了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眼.”

“老哥,要我来说,你努力的方向可能错了。”

罗阳摇了摇头道;“别说三个半项目了,就算再翻一番,这点规模也入不了上面的眼。”

“啊?”

傅彬一下子就愣住了:“不看规模看什么?

难道是模式?”

“其实这个答案可以倒推的。”

罗阳边说着边抽出了被郭怡搂住的胳膊,伸手去拿玻璃茶几上的雪茄盒。

郭怡哪能让罗阳亲自动手,赶紧接过这个活。

“假设咱们国家在非洲某国援建一个小型工业区,你觉得哪些东西比较重要?”

腾出手来的罗阳顺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香槟润润喉咙,随后继续问道:“钱肯定是国家层面出掉了,剩下来就是建设这个小型工业区,老哥你觉得这样一个项目需要有多大的实力吗?”

“海外施工经验?”

就在傅彬陷入思考的时候,伍思远抢着回答道:“听说非洲那边有一些地区比较乱,所以承建单位要有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的能力?”

“伍总说的这些都沾边。”

罗阳点了点头道:“但是没有说到最关键的因素。”

说到这里,他还特意提点了一下:“要说这方面的实力,中字头的建设单位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胜任,但是国际开发署的领导为什么还愿意接触老哥你?”

伍思远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中。

雪茄吧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老弟,你还是直接告诉我答案吧。”

好几分钟之后,傅彬实在想不出答案,只能苦笑着看向罗阳:“老哥我对这一块属于一模两眼黑,实在想不到,现在心里就像是有一百只老鼠在挠心抓肺一样.”

“非洲那块地方,除了矿产资源之外,是不适合投资重工业项目的。”

既然傅彬都这样说了,罗阳也就没再卖关子,直接公布答案道:“因此那些工业区里进驻的企业只能是轻工业,而且属于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另外从非洲地理位置来看,尤其是北非地区,和欧洲只隔了一个地中海,商品运往欧洲远比国内过去要便捷和节约成本。”

罗阳的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傅彬和伍思远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

有些事就是这样,没有头绪的时候怎么想都想不出来,但是有人提点之后,一下子就开窍了。

“我大概知道了。”

傅彬这时候不再皱着眉头,一脸兴奋的对着罗阳道:“上面看重的应该是我们这种模式下招商企业的能力,而且这些企业最好是能生产出口欧洲商品的外贸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盈利,而盈利的企业才能长久的生存下来并扩大规模,同时让国家援建的工业区不会成为烂尾项目,影响到国家对外援助的名声.”

能成为一家百亿企业的老板,能力就没有差的。

罗阳开了一个头,傅彬就将后续分析给说的明明白白。

“这类企业在江浙沿海一带很多吧?”

伍思远也跟着打开了思路:“尤其是浙省人,在这方面的胆子更大一些,只要真的能赚到钱,会非常愿意去非洲投资建厂的。”

“这个是当然。”

傅彬这时候说话声音里已经带着笑意了:“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三通一平项目,都由国际开发署出钱援建了,那些愿意去非洲投资的企业只需要采购设备,培养工人就行了,实际投资成本可能比国内还低上很多。”

“老哥这话在理。”

罗阳也凑趣的开着玩笑道:“即便国家不给补贴,非洲的土地应该也不值钱!”

“哈哈哈”

他的这句话说完,雪茄吧里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魔都这边住宅用地动辄上千万、几千万一亩,工业用地也要上百万一亩,投资一家企业的成本大头里就包括土地和基建成本。

现在非洲那边把这一块全给省掉了,投资成本怎么可能不低?

细细一想,大有可为。

笑声过后,郭怡处理好了一支雪茄,随即递给了罗阳。

傅彬的自然由他的助理在代劳,人家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而且老哥在进行招商谈判的时候可以进行重点筛选。”

罗阳这会儿侧身架着腿,单手搭在沙发靠背上,浑身松弛的享受着美女点雪茄的服务。

他面带微笑的道:“咱们国家出口欧美的一些商品因为品质优良,加上价格便宜,往往会被他们限制出口额度,这一招虽然流氓了一些,但却是实实在在把国内一些出口企业弄得欲生欲死.

老哥,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这类企业的部分产能转移到非洲,通过那边出口到欧洲,我相信他们肯定求之不得。”

“罗老弟”

听完罗阳这番话,傅彬等人都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种情况延续了大概半分钟,随后傅彬俯身到玻璃茶几前,帮自己倒了满满一杯芝华士,端起来冲罗阳示意道:“感谢的话不多说了,老哥我先干了这一杯!”

说完之后,干净利落的干掉了杯中酒,还特意翻过杯子示意一滴没有剩下来。

“老弟,金陵那边的代建项目就不说了,你怎么说,国泰怎么配合。”

傅彬放下酒杯之后认真表态道:“而且以后老弟的产业园开到哪里,我们国泰的代建就跟到哪里,没有二话!”

罗阳顿时有点郁闷。

现在看来,代建这种事情属于建筑企业干的活,绝大部分地产开发公司是不屑为之的。

但是放到十年以后,开发公司对于这种代建项目的态度变成了求之不得,尤其是这种结款比较顺利的项目,开发企业甚至愿意垫资去干。

究竟是傅彬帮了罗阳的忙,还是罗阳给傅彬找了一条未来的退路,现在居然有点说不清了。

但是他这会儿还不好解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