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60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1/2)

就在罗阳动笔添加名字的一刻,温婉内心微微一颤。

作为董事办主任,居然连老板的心思都没能摸透,对于她来说,已经可以算是重大失误了。

会是谁呢?

脑子里一边过着整个集团里的人名,一边悄悄往前探身,想要同步看到那个名字。

“喏,就按这个名单来。”

罗阳的速度很快,写完之后就将名单递还给了温婉。

这下能光明正大的看了。

温婉的视线直接瞄向名单的最后,居然看到了两个人名。

一个熟悉,一个陌生,但是两个人都出乎了她的意料。

前者几乎甩到了记忆角落里,看到名字才让她突然想起,集团在羊城也投资了一家公司,那家叫拼夕夕的电商平台的执行总裁就叫梁雨欣。

可是这个名字又令她疑惑起来。

罗阳这趟去米国总共两件事,和电商平台根本没有关系,为什么会特意添加梁雨欣进去?

这也不能怪温婉,毕竟她不知道梁雨欣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对米国比较熟悉,而且在那里有一些关系圈子,所以罗阳想到了带她过去。

当然,带梁雨欣去米国,并不需要她在共享单车项目上帮忙,而是为了拼夕夕本身。

之前说起过,等到九月份之后,罗阳会从原油期货市场拿出一大笔现金来,其中有一部分资金打算给到拼夕夕,让这家一直处于蓄力发展中的电商平台开始发力,加快抢占市场。

公司扩张,必然需要大量人才。

一部分可以从国内其他大型电商平台挖,另一部分就需要自己从市场上筛选。

梁雨欣的同学里或许就有公司需要的人才。

至于安颖这个名字,对于温婉来说太熟悉了。

可是她同样疑惑,因为安颖现在是罗生堂的执行总裁,奶茶行业和罗阳这趟米国之行有什么关联?

温婉不知道,安颖已经向罗阳汇报过,并准备在国内组建连锁咖啡店。

这趟安排她也去米国,是打算让她在米国好好考察一下这个国家的咖啡行业,并针对星巴克在米国的现状做一个简单调研。

现在还是2012年,星巴克并不像后来那样显露颓势。

这几年里,因为经营策略正确,星巴克正处于明显的上升期,在2012财年的营收增长14,达到133亿美元。

其中,全球的同店销售增长7,其中6由客流量贡献,1由价格上涨贡献。

更夸张的是它的扩张速度,在2012年里,星巴克在全球净增加了1063家新店。

星巴克总部给出的2013年运营目标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3年的运营目标包括进一步在全球进行扩张,计划在2013财年新开1300家店,比2012财年增加22。

此外,还预计全年营收增长1013,全年运营利润率将比2012财年改善100个基准点。

这几年里,尤其在华夏咖啡饮料市场,简直就是如日中天。

无可辩驳的霸主地位。

直到罗阳被撞回来前几年,这个品牌的社交属性减弱,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消费模式改变,这才慢慢走向衰弱。

正因为如此,罗阳担心安颖创办连锁咖啡店的商业计划可能会遇到挫折。

瑞幸的成功,固然有它特殊的商业模式加成,同时,瑞幸出现的时间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安颖把这个时间往前提前了四年,哪怕复制瑞幸的模式,一样风险巨大。

考察国内市场和米国市场,有助于安颖清晰认知。

等到温婉拿着出国名单走出办公室之后,罗阳拿起手机拨打了梁雨欣的号码。

“哟,是罗大总裁啊,真不容易,还能记得我。”

电话刚接通,话筒里就传来梁雨欣的调侃声:“要不是今天这个电话,我以为自己大老板被流放岭南了呢.”

算算时间,罗阳差不多有一个多月没去羊城了。

难怪梁雨欣有怨气。

“呵呵.”

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在别人给你设好的战场上开战,否则结果只有一个,一败涂地!

罗阳轻笑一声后道:“我这一个多月以来天天忙着筹钱,想要让拼夕夕有足够的资金加快发展速度,好不容易有了希望,立即就联系你,想要和你探讨一下拼夕夕后续的发展计划,你倒好,打算躺平了是吧?”

梁雨欣:“.”

吃瘪的她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回复了。

“说话啊!”

占据主动之后,罗阳乘胜追击:“现在集团内部在做架构调整,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调整完成之后,有几个产业要进行资源整合,需要用到电商平台,所以这一轮扩张计划里,拼夕夕是重中之重.”

按照罗阳的说法,拼夕夕不能再藏在夹缝里生存了,在夯实了基础之后,要迈开步伐,跑步向前。

“我我以为你不关心拼夕夕了嘛。”

梁雨欣的声音一下子软了下来,并且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撒娇状态:“我最近也很难的好不好,又要在淘宝和京东等霸主的眼皮子底下抢占更多注册会员,又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建设拼夕夕的团购渠道,在做好这些的同时,还要去打好物流公司的关系,保障拼夕夕的送货渠道通畅,我一个女孩子容易吗?”

越说越委屈,到最后一两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变调了。

要是这会儿罗阳在她面前,说不定眼睛都红起来了。

只是隔着电话,罗阳也不知道梁雨欣是不是在演他。

“行了,我也知道你不容易。”

还能怎么办,先安慰了再说呗。

罗阳叹了口气道:“过两天咱们见面了好好聊一聊,拼夕夕的发展计划要做出调整了,不止下半年,明年的全年计划都要推翻了重来。”

“你这周要来羊城?”

梁雨欣的声音里透着惊喜;“礼拜几到?”

“我不去羊城。”

罗阳直接告知答案:“你周三之前来魔都,周四陪我飞一趟米国,稍后董事办会联系你.”

听到出国,梁雨欣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惊讶起来:“去米国做什么?”

去米国要办的事情不少,罗阳简单说了一下,重点不是共享单车和无人机的事,而是希望梁雨欣去米国挖一些人才回来,为拼夕夕下一阶段扩张储备高级管理人员。

挖人什么的,梁雨欣都无所谓。

但是听到能和罗阳在米国至少呆一周的时间,梁雨欣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

“嗯,我周三回魔都。”

梁大小姐的声音一下子温柔起来;“出国之前,我会先联系一下在米国的几个同学,提前约好见面的时间.”

就像捋顺毛的猫咪一样,梁雨欣变得好说话起来。

看样子她还不知道罗阳在海南求婚的事情 寒暄几句之后,两人结束了通话。

搁下手机,罗阳打开电脑,查看新上线的OA系统运营情况。

整个8月份里,从集团到下面分公司的变动很大。

除了架构在调整,原有的审批方式也从线下挪到了线上,虽然现在还实行着线上、线下双轨制,但是一个月之后,将会全面实施线上审批制度。

罗阳也要学习,因为他今后大部分审批都会在手机APP里操作。

除了公司日常事务之外,周二还约了区里领导谈事情。

这趟过去,罗阳特地带上了褚见明。

当他向吕林介绍褚见明的职务的时候,领导脸上果然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鲲鹏科技是一家非常具有成长潜力的高新产业代表型企业。”

吕林握着褚见明的手道:“说起来也是惭愧,作为分管这一块的领导,我居然不知道自己的辖区范围里藏着一条蛟龙。”

“领导谬赞了。”

褚见明赶紧谦虚道:“现在的鲲鹏科技还称不上蛟龙,只能说是比较有潜力的一家企业。”

“都已经走出国门,到柏林航展去展示你们的产品了,这在MH区的民营企业里,还是头一家。”

吕林笑着道;“要不是上次听到你们罗总提起来,我都不知道这件事。”

在办公室外间的会客室里坐下来的前几分钟里,都是寒暄,看上去没什么营养,其实却是话题开始的前奏。

“罗总,褚总,这段时间里,我让人整理了一份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的调查报告,发现这片空白市场相当的广阔,而且目前国内只有两家企业在做,一家是你们鲲鹏科技,另一家是大疆”

寒暄过后,聊天开始进入正题,吕林开门见山的问道:“能向我简单介绍一下你们鲲鹏科技目前的规模吗?”

“领导,这是鲲鹏科技截至今年二季度的企业状况。”

褚见明早有准备,在吕林提完问题后,立刻递上一份资料,同时脱稿向领导介绍企业情况。

“.

截止2012年二季度末,鲲鹏科技总计拥有1129名员工,其中位于闵行科创园的总部,拥有三个研发部门,分别是飞控系统、图像传输系统、云台系统研发部,加上管理人员以及职能部门,在职员工数量为445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