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1章青青制衣二厂(1/2)

八三看书,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有老梁掺和在里面,罗阳打定主意不去。

这段时间里,能少来金城地产,就尽量少来。

现在已经五月中旬,而大学暑假一般都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算算时间,距离辞职已经不远了。

而且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他的时间也安排的满满的。

鲲鹏无人机项目要招人,不但要招专业技术人才,也要招专业管理人才。

一旦样机验证成功,到时候把鲲鹏无人机搬出校园,走向正规化。

魔都科技大设在闵行的创业园区就是一个好去处,把研发中心放在那里,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老家,未来肯定是生产或是组装中心。

另外还有制衣厂,老家那边托了招商办的关系在找厂房,要抽时间回去看看。

午夜魅影的销量在五月份再次呈现增长态势,青青制衣厂搬迁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

考虑到后期汉服或是其他类型的服装生产,从设计师到工人的招聘,专业机器的采购,都需要他来一一处理。

光是这两件事,就能让他焦头烂额了。

更不要说还有预拌水泥砂浆厂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连商业方案都没开始编写呢。

算算开年以来的忙碌,自己运作最成功的,就是让老罗承接了金城地产浦东项目的总包工程。

其余成就都是上学期打下来的底子。

“真是虚度光阴啊”

罗阳开车返回大学城的时候,忍不住叹气。

一番检讨之后,他不再跑去出租屋,而是老老实实的回学校食堂吃晚饭。

晚自习时间里,他跑到图书馆,开始查资料编写预拌水泥砂浆项目商业策划书。

从项目立项到建厂手续,从关键技术指标到设备采购工程大学别的不多,这方面的专业书籍还是蛮多的。

一旦沉下心来,外物不能侵染,时间就过的飞快。

五月底,剔除留给青青制衣15的利润,午夜魅影税前盈利716.

1万,加上四月的588.

7万税前盈利,罗阳两个月实际拿到手将近九百万。

六月初,罗阳凑满1000万,按照银行同期利率借贷给国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罗建国带着工人正式进驻浦东项目,开始搭设工人简易板房住宿区、现场临时道路等设施。

就算拿出一千万的现金,他的手里依旧还有将近500万的现金股票(茅子股票在五月底涨到一百六十多,蔡富军给了150万居间费)。

所以在回老家租用厂房的时候,他手头上的资金还是很宽裕的。

罗阳走了小叔的关系,对接上老家城西开发区招商办,人家五月底就联系他了,结果他一直拖到六月初才回来看厂房。

抽了周五的时间开车赶回老家,在约定的地点见到了开发区招商办的人。

“闵科你好,我是罗建民的侄子罗阳,这次的事情麻烦你们了。”

罗阳客气的和电话里自称闵立庆的副科长打着招呼,同时介绍身边带来的人:“这位是负责生产的马桂琴马总!”

这次他还带了马桂琴过来,准备让她负责新厂的生产。

“不麻烦,引资本来就是我们招商办的职责,”

闵立庆伸手和罗阳握了一下,同时介绍了一下他带来的下属韩晓卉。

韩晓卉是城西开发区招商办二科的科员,二十七八岁的少妇,至于说长相.

招商办就没长的丑的女科员。

双方寒暄结束,聊天进入正题。

闵立庆指了指马路边围墙里的一大片厂区道:“罗总,你也是本地的,应该知道这家厂子的历史吧?”

“闵科,我记得这里原来是家韩资的服装厂吧?”

罗阳脑子里有点印象,但是比较模糊,名字想了半天都没记起来:“听说好像是跑了?”

“是的,就是那家乐祺服装。”

闵立庆不客气的道:“那些狗日的,免税期一到,立刻就搬去了人工更便宜的东南亚。”

罗阳不做评论的笑了笑。

其实不光是韩资,港资、台资在这个时期,好多也都这个德行。

“小韩,给罗总和马总介绍一下厂区的情况。”

闵立庆也就是发了一下牢骚,看到罗阳没接话,立刻聊起别的。

“城西开发区设置于2001年,当时为了招商引资,市里投建了一批标准化工业产房,这片厂区就是其中之一。”

韩晓卉声音柔柔的,简单一句话交代了开发区的历史。

随后顺带切入主题:“厂区占地面积达到20169.

8平米(约30.

3亩),建筑面积13876.

8平米,建有标准生产车间两处,总面积7833.

5平米,仓库一座,面积1227平米,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1844.

7平米,宿舍楼一栋.”

从生产到办公,从住宿到食堂,厂区里面设施完备,连变电站,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也都齐全。

“面积这么大,租金不便宜啊。”

看着路边长长的围墙,罗阳感叹道:“几十万一个月,算下来每年要几百万了.”

“租金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闵科笑着道:“咱们先进厂子里转一圈,看看符不符合罗总的需求,具体的可以边走边聊。”

“行,先看看厂区吧。”

一行四人走进厂区,从办公楼先看起。

“马总,伱觉得怎么样?”

按照罗阳的介绍,马桂琴是负责生产管理的,韩晓卉陪着她走在前面,几栋建筑逛下来,开始询问意见。

“其他还好,就是有点旧了,如果要搬进来生产的话,还要全面检查房屋质量并出新,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其实她很想说面积太大,用不了这么多,可做主的是罗阳,马桂琴不会乱开口。

“没办法,闲置了两三年,一直没有合适的企业入驻,是有点旧了。”

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韩晓卉也不否认;“届时可以在租金上做一些优惠让步。”

“大概能让多少呢?”

“罗总,您的制衣厂一年产值大概有多少啊?”

前面两个在聊,和罗阳走在后面的闵立庆也在旁敲侧击。

“五月份总销售额九百多万,六月份应该能过千万。”

“那一年下来不是要有将近一个亿的产值?”

闵立庆愣了一下,原本以为是关系户,没想到是个真有实力的。

服装企业的利润可不低,尤其是成品服装。

他的兴致一下子起来了:“如果罗总的企业真能达到这个营销额,绝对属于规模以上企业了,按照招商引资的条件,可以享受三年税收减半政策,而且政策期间,租金也可以享受五折优惠。”

“两免三减半不行吗?”

“那得是高新产业。”

闵立庆笑了笑道:“或者能出口创汇的。”

罗阳想了一下,印象里情趣内衣的暴利没几年了,说不定三年减半税收优惠都没享受完,红利就没了。

这样算起来,他占大便宜了。

因为闵立庆绝对不知道情趣内衣的利润在这几年里会那么离谱。

“我这都是内销。”

就在闵立庆以为罗阳还要争取些什么的时候,他却直接下决定了:“就按闵科说的政策来。”

从见面到现在,总共不过两个小时,一家年产值过亿的服装企业就敲定了?

闵立庆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马总,千灯那边的生产暂时不要停下来,但是也不要再扩大了。”

罗阳把马桂琴喊了过来:“我会尽快和开发区把协议签下来,届时产能一点一点从老厂转移过来,中间控制好生产,不要影响销售发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