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00集第三代预告(2/2)

,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你让他把蜀绣纹样的设计稿发过来,我和苏伯、温老师一起看看。”

他说,“如果合适,咱们可以在成长系统里加个‘地域联动’的触发项——和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的藏家,能解锁专属地域纹样。”

小张刚走,温如霜就笑着说:“你看,藏家比咱们想得还远。

这就是苏伯说的‘一起成长’吧?

咱们设计系统,藏家反过来给咱们新灵感。”

风痕点头,看向窗外。

楼下的非遗文化展还没结束,“糖龙数字展区”

前依然排着长队,有人举着手机,用ar技术和自己的糖龙合影,脸上的笑容格外真切。

他突然觉得,“成长系统”

不止是数字藏品的升级,更是他们团队、藏家、老匠人之间的一场“共养”

——苏伯用匠心养手艺,他们用技术养产品,藏家用真心养糖龙,最后,所有人都跟着糖龙一起,慢慢长大。

一周后的匠人课堂上,苏伯第一次在直播里演示了“地域纹样”

的绘制。

他手里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画着蜀绣特有的“缠枝纹”

,一边画一边说:“以前我总觉得,糖龙的纹样不能改,后来发现,只要根还在,加什么都好。

就像这蜀绣,和糖龙不一样,但都是老祖宗的手艺,凑在一起,就是新的传承。”

屏幕里,苏伯的笔尖落下,宣纸上的缠枝纹慢慢变成金色,融入旁边的糖龙纹样里。

屏幕外,那位蜀绣传承人藏家的手机突然亮了——他的糖龙身上,多了一道细腻的蜀绣缠枝纹,旁边弹出一行字:“以蜀绣之巧,养糖龙之魂——传承,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直播结束后,小宇私信陈姐:“陈姐,我下个月要去参加非遗夏令营,到时候带着糖龙去,会不会解锁新的纹样啊?”

陈姐回了个笑脸:“肯定会!

苏伯不是说吗,真正的传承,是让它和你一起成长。

你去经历,它就会跟着变。”

深夜的工作室里,风痕、温如霜和苏伯还在讨论第三代糖龙的细节。

苏伯的面前摆着一张新的手稿,上面是一条正在“成长”

的糖龙——龙身一半是青蓝色的雏形,一半已经晕开了暖金色,背上还缀着小小的地域纹样。

“我想在第三代里,加个‘匠心值’。”

苏伯突然说,“不是看互动次数,是看用心程度。

比如有人分享的故事很敷衍,糖龙的纹样就淡;有人真的去学非遗知识,纹样就亮。”

风痕点头:“我们已经在做了。

技术团队在开发情感分析算法,能通过藏家分享的文字、图片,判断故事的真实度和用心程度,再对应调整纹样的亮度。”

温如霜笑着补充:“我还想为每个藏家的糖龙做‘成长手札’,记录它每次变化的时间和原因,就像苏伯您的匠人手札一样。

等藏家回头看,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带糖龙做了公益,什么时候解锁了地域纹样,就像记日记一样。”

苏伯拿起手稿,轻轻摸了摸上面的糖龙:“好啊,好啊。

这样一来,每条糖龙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每个匠人手里的活计一样。”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手稿上,青蓝色的糖龙雏形仿佛活了过来,在暖黄的灯光下,慢慢舒展着龙身。

风痕看着手稿,突然想起周年庆那天,苏伯在短片里说的话——“真正的传承,是让它和你一起成长。”

他知道,第三代糖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未来会有更多藏家带着自己的糖龙参与公益、分享故事、学习非遗,而他们的糖龙,会跟着这些经历慢慢“长大”

,长出暖金色的边缘,缀上地域的纹样,刻下匠心的印记。

就像苏伯说的,手艺不是锁在玻璃柜里的标本,是能跟着人一起呼吸、一起生长的生命。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给这条数字糖龙,一个能和所有人一起成长的未来。

直播厅的聚光灯还亮着,主屏上的糖龙雏形依旧悬浮在那里,等着每一个藏家,用真心和行动,陪它慢慢长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