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集:跨界设计(2/2)
张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做糖龙做了五十年。
他教他们用山楂汁给糖龙上色,熬糖时还要加桂花,让糖龙带着秋天的香气。
张爷爷说,霜降时节吃桂花糖龙,是希望日子能像桂花一样香,像糖一样甜。
风痕把张爷爷做的糖龙拍了照,林砚则用速写本画下了糖龙的造型——龙身上缀着小小的桂花,龙尾缠着一串山楂,可爱又喜庆。
在福建泉州,他们遇到了一位做“夏至凉糖龙”
的阿姨。
阿姨教他们用薄荷汁和麦芽糖混合,做出的糖龙又凉又甜,还教他们用竹编做龙的骨架,这样糖龙能立起来,不容易变形。
风痕试着用竹编做了一个小龙架,林砚则在上面缠了些透明的丝线,准备用在“夏至凉糖龙”
的服饰上,模拟糖龙的透亮感。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把收集到的糖龙纹样和民俗故事整理成册。
风痕在日记里写道:“原来最好的设计,从来都不在图纸上。
在清明的柳梢上,在冬至的雪地里,在张爷爷熬糖的炉子里,在阿姨编竹架的手指间,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里。
那些藏在日子里的甜,才是最动人的设计。”
回到工作室后,他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继续完善“锦绣龙章”
系列。
“霜降糖龙”
的围巾用了羊毛和真丝的混纺面料,上面绣着缀满桂花的糖龙,还在围巾的边缘织了些小小的山楂图案,用的是红色的纱线,既好看又温暖;“夏至凉糖龙”
的衬衫用了天丝面料,龙纹用的是淡蓝色的丝线,还在领口和袖口绣了些薄荷叶子,夏天穿起来又凉又舒服。
而那片最初的糖纸,被风痕装裱起来,挂在了工作室的墙上。
纸面上的龙纹虽然简单,颜色也有些褪色,却像一颗种子,在他、林砚和温如霜三个人的用心浇灌下,长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锦绣天地。
每当有人问起“锦绣龙章”
系列的灵感来源,风痕都会指着那片糖纸说:“灵感来自一颗糖,一颗藏在童年里、藏在节气里、藏在生活里的糖。”
后来,“锦绣龙章”
系列的服饰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走出了国门,在巴黎时装周上进行了展出。
外国的设计师们对节气糖龙的创意赞不绝口,说这是“把中国的日子,绣进了衣服里”
。
风痕知道,他们绣的不只是衣服,更是那些带着甜味的传统,那些刻在时光里的日子。
而这些甜,会像糖龙的纹样一样,一直流传下去,甜进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