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集:数字藏品(2/3)
每天,她都会坐在陈糖匠的糖画摊旁,听他讲述每一件作品的创作灵感。
“这条‘祥云龙’,是我十年前画的。
那天正好是端午节,街上到处挂着艾草和香囊,我看着天上的云彩,就想画一条在祥云里穿梭的龙,寓意着吉祥如意。”
陈糖匠一边画着糖画,一边给林晓讲故事。
林晓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还会提问:“陈爷爷,那您画这条龙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
“困难肯定有。”
陈糖匠回忆道,“那时候糖稀熬得有点稠,差点断了丝。
我当时心里特别慌,还好最后稳住了。
做糖画就是这样,一点都不能分心,稍微有点差错,作品就毁了。”
林晓把这些故事整理成文字,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陈糖匠对糖画的热爱和坚守。
她还在故事里加入了糖画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让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糖画这门传统技艺。
王浩则负责研究数字藏品的市场。
他调研了国内各大数字藏品平台,分析了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和发行模式。
“现在很多数字藏品平台都在关注非遗文化,我们可以找一个专注于非遗传承的平台合作,这样更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可。”
王浩把调研结果整理成报告,给团队成员做了详细的讲解。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糖龙数字藏品的雏形终于完成了。
在电脑屏幕上,点击每一个糖龙数字藏品,不仅能看到精致的3d模型,还能听到陈糖匠亲自录制的创作故事。
小乐把成果拿给陈糖匠看时,陈糖匠看着屏幕上栩栩如生的数字糖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就是数字藏品?
跟我的糖画一模一样啊!”
陈糖匠伸出手,想要触摸屏幕上的糖龙,又怕碰坏了。
“爷爷,这还只是初步的成果,我们还要找平台发行,让更多人看到您的糖画!”
小乐笑着说,他能感受到爷爷心里的激动和期待。
第四章:平台的选择与推广 接下来,团队开始寻找合适的数字藏品平台。
王浩筛选出了五个专注于非遗文化的平台,团队成员一起对这些平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个‘非遗数字馆’平台,用户基数大,而且之前发行过剪纸、皮影戏等非遗数字藏品,反响都很好。”
王浩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平台介绍,“不过他们对藏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审核也比较严格。”
“这个‘文化传承云’平台也不错,他们和很多非遗传承人都有合作,还会举办线下的推广活动。”
林晓补充道。
团队成员讨论了一下午,最终决定先联系“非遗数字馆”
平台。
小乐整理了糖龙数字藏品的资料,包括3d模型、创作故事、糖画的历史背景等,发送给了平台的负责人。
三天后,平台的负责人联系了小乐,说对糖龙数字藏品非常感兴趣,想约他们面谈。
小乐带着团队成员和陈糖匠,一起去了平台的办公地点。
平台负责人李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当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糖龙3d模型时,李总眼睛一亮:“这个糖龙做得太精致了!
细节还原得非常到位,而且还有创作故事,很有文化内涵。”
陈糖匠也现场表演了糖画制作,李总看着琥珀色的糖丝在陈糖匠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龙,不禁赞叹道:“陈师傅的手艺真是绝了!
把这样的传统技艺做成数字藏品,既能保护技艺,又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这正是我们平台想做的事情。”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签订了合作协议。
平台决定为糖龙数字藏品举办一场专门的发行活动,还会利用平台的资源进行宣传推广。
接下来的日子,推广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平台在首页推出了糖龙数字藏品的专题页面,展示了3d模型和创作故事;小乐和团队成员则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糖画制作的视频和数字藏品的预告,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哇,这个糖画也太好看了吧!
居然还能做成数字藏品,太酷了!”
“小时候最喜欢吃糖画了,没想到现在还能收藏数字版的,必须支持!”
“陈爷爷的手艺也太厉害了,一定要把这个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网友们的评论充满了期待,很多人还在评论区询问发行时间和购买方式。
小乐看着不断增加的评论和点赞,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糖画;紧张的是,第一次发行数字藏品,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陈糖匠也经常让小乐把网友的评论读给他听。
当听到大家对糖画的认可和对数字藏品的期待时,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里的石头也慢慢落了地。
“小乐,看来咱们这条路走对了。”
陈糖匠拍了拍小乐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让更多人知道您的糖画,让糖画技艺一直传下去!”
小乐坚定地说。
第五章:首次发行的轰动 糖龙数字藏品发行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次一共发行100个不同的糖龙数字藏品,每个藏品都有唯一的编号,对应着陈糖匠的100件实体糖画作品,包含3d模型和专属创作故事。
发行当天早上,小乐和团队成员早早地守在电脑前,陈糖匠也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屏幕。
离发行还有十分钟,平台专题页面的访问量已经突破了十万,聊天区里挤满了等待购买的网友。
“还有五分钟!
大家准备好!”
小乐在团队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手心都出汗了。
陈糖匠紧紧握着双手,心里默念:“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
十点整,糖龙数字藏品正式上线。
不到一分钟,聊天区里就刷屏了: “抢到了!
抢到了!
太幸运了!”
“手慢了,没抢到,还有吗?”
“能不能加量啊!
真的太想要了!”
小乐盯着屏幕上的销售数据,看着数字一点点攀升。
十分钟后,100个糖龙数字藏品全部售罄!
“卖完了!
爷爷,卖完了!”
小乐激动地跳了起来,一把抱住陈糖匠。
陈糖匠愣了一下,随即眼泪就流了下来。
他看着屏幕上“售罄”
的字样,心里百感交集。
这么多年的坚守,这么多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消息很快传开了,本地的媒体纷纷赶来采访陈糖匠和小乐的团队。
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记录下陈糖匠制作糖画的过程;报纸的记者拿着笔记本,详细询问糖龙数字藏品的创作过程和未来的计划。
“陈师傅,您觉得数字藏品对非遗传承有什么意义?”
记者问道。
陈糖匠擦了擦眼泪,笑着说:“以前我总担心糖画会断在我手里,现在有了数字藏品,更多人知道了糖画,还有很多年轻人来问我能不能学糖画。
数字藏品就像一座桥,把老祖宗的手艺和年轻人连在了一起,让非遗活了起来。”
小乐也补充道:“未来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系列的糖画数字藏品,比如生肖系列、花鸟系列,还会把糖画制作过程做成vr视频,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糖画的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让更多非遗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