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72章 神奇的事

话说柯荷按照八珍汤的方子,抓好药便给小男孩煲药,另外她还煲了一些粥。

小男孩乳名叫三娃子,大名叫章叔胤,今年十岁。

三娃子见柯荷端过来一碗粥,走到床前想要喂他。

他一惊连忙坐起,说道:“阿姨,你放在旁边的桌上,我自己来,怎么能让你喂我呢!”

柯荷道:“你注意点,不要弄到伤口,吃完不够的话,我再去打。”

三娃子吃完三大碗,才算有七分饱,他不好意思再要了。

柯荷收拾完碗筷,见他有些局促的坐在那里,便问道:“听说你是去山上捡野栗子,被人打了。

他们为什么打你?”

三娃子气愤道:“我们家饿了几天了,我看到山上的野栗子掉得那里都是,便去捡了一些。

哪知那山是李员外的,他手下的狗腿子碰见我捡野栗子。

他们都是些狗仗人势的家伙,往年我们佃户去山上捡,他们都不管。

今年遭了蝗灾,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反而不让捡,这是逼着佃户卖儿卖女,想活活将我们饿死,拿我们的人命取乐。”

柯荷心想:“真是世道越艰难,富人就越没有人性。

难怪爷爷说,人是感染了某些可怕的病毒,被囚禁在这方天地的。”

柯荷安慰道:“这世上好人还是有的,你好生在这里养伤。

坏人自有坏人磨,那些不学无术的恶奴,自然会有人收拾他们。

我去看一下药煲好没有。”

三娃子道:“阿姨,你真是人美心善。”

不一会柯荷端着一碗药进来,三娃子喝完药,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柯荷走到院中的石墩上坐下,看着空中明亮的月亮,心想:“快到中秋了,谁又值得自己思念?

从孙静嫁人,自己的身体好像在开始衰老,睡觉也睡得不踏实了。

我现在表面上看着年轻,却已经闭经,看来我的实际年龄已经不小了。”

孙思邈偶然抬头看向窗外,见柯荷坐在院内的石墩上,他走出来问道:“小荷,你怎么还没睡?”

柯荷道:“爷爷,你是不是知道我的身世,能告诉我吗?”

孙思邈道:“你的身世如今并不值得一提,早就成为过往了,知道了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徒增烦恼。”

柯荷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问了。

爷爷,天很晚了,回去睡吧!”

说完她便起身回去睡觉,如今妙应草堂的后院,只住着孙思邈、柯荷、柳婶、三娃子。

孙穆立和孙穆德都娶妻了,另外买了房子住。

孙思邈回到房中盘坐练气,他要开始冲击第三个穴--印堂穴。

印堂是督脉上重要的穴位,通过它能观察出人体全身的气血情况。

如果印堂发黑,则表明气血失调。

针灸印堂穴,可促进气血流动,改善视力,缓解鼻塞头痛,调节情绪,促进睡眠。

孙思邈打通印堂穴,能使他头脑更加清明,气色更加红润。

孙思邈经过一番尝试,并没能打通印堂穴,看来他卖了一万多份化胎药,并没有积攒功德。

次日,三娃子吃完汤药,想下地走走,他不想整日躺着。

孙思邈没有允许他下地,说道:“三娃子,你至少要在床上躺三天。

三日后你才能下床走动。”

三娃子无奈只能在床上躺着。

孙思邈吩咐孙穆立给三娃子制作一个拐杖。

到时允许三娃子下地走,他便能拄着拐杖走,这样更安全一些。

转眼过去半个月了,三娃子不拄着拐杖也能走了。

孙思邈感叹孩子就是孩子,只要吃好养好,这恢复能力绝对比不是大人能够比的。

三娃子也意识到自己在妙应草堂这里吃得好,保养的好,这伤才好的这么快。

他实在不好意思在这里白吃白住下去,提出让父亲接他回去。

孙思邈没有同意,说好了一个月就是一个月。

三娃子没什么事,便在一旁观看孙思邈和柯荷给病人看病。

看着看着他觉得给人治病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有些病他只见孙思邈在病人身上掐几下就好了。

有些疼得打滚站不起来的病人,孙思邈扎几针就好了。

有些病得很重的人,在孙思邈施展一番救治手段后,也能站起来走回家了。

在三娃子的眼里,只要人能站起来自己走,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他是在村子里长大的孩子,平日里那家的牛站不起来了,那牛绝对是得了大病,养牛的那家人绝对要哭天抢地。

所以在他的意识里,不管是人还是牛,只要能站起来就无大碍,站不起来,那就是天塌了,离死不远。

另一件让三娃子眼馋的事,就是医生的收入。

妙应草堂给穷人治病是不收钱得,但是给富人治病,那是绝对要收钱的。

孙思邈作为京城名医,那些京城的达官贵人过来看病。

每一位花费都在一千文以上,这是他们一家一年都攒不到的钱。

达官显贵用药,用的都是最好的药,只挑贵药吃,便宜一点的药,他们都不要。

可怜自己这样的穷苦人家,就算是最便宜的药都吃不起。

三娃子这才明白,在这里吃饭为什么通常都有三四个菜,他最初还以为是为了照顾他这个病人。

原来他们平日里就是吃得这么好,实在是比自己家里吃得好太多了。

自己家里吃饭通常都没有菜,能吃饱干饭,他都觉得很幸福了。

孙道长不愧是名医,收入确实高。

三娃子的父亲特地来看过他两回,每回过来都带来一把野菜干,孙思邈并没有嫌弃,都收下了。

三娃子看到父亲每次来看望自己,带得是野菜干,他实在是臊的慌,这种东西给有钱人家里的猪,它都不吃。

父亲还好意思带过来,作为谢礼。

三娃子想提醒父亲不要带这种丢人现眼的东西来,可是自己家里又实在太穷,根本拿不出什么谢礼。

这野菜干在父母的眼里已经是家里最好的东西了。

泡下水,煮个汤,放点盐,就是一个菜,家里人平日还不舍得吃呢!

三娃子在妙应草堂养伤这一个月,深深刺激了他幼小的心灵,使他的认知彻底被颠覆了,他的性格也改变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