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3章 忽悠(1/2)

“肖桑,您这次来我们小日子,是又有什么大计划了?”

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坐在京东都千代田区高级写字楼的会客室里, 田中裕太是“农林水产省战略合作伙伴”

、小日子农业协会的副会长、作为日农株式会社执行董事,他在农业非常有影响力。

铃木信介是小日子农业协会的会长。

“田中先生,贵国秋收后的秸秆处理一直是难题吧?”

“每年大量秸秆被焚烧,天空都被浓烟染成灰色,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

“我刚好有渠道消化这些‘废料’。”

“秸秆能有什么价值?

在我们农村,这东西比杂草还累赘。”

“除了一把火烧掉,还能怎么办?

?”

“时代变了。”

肖爱国将茶杯轻轻搁在檀木茶托上。

“在贵国,秸秆或许只是负担,但在我们种花家农村,秸秆还有别的用处。”

“不少地方还需要秸秆来烧水煮饭,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欧洲已经用秸秆发电供暖,东南亚拿它做有机肥料。”

“而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些污染物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肖桑,据我所知,贵国每年产生的秸秆量远超需求,何必舍近求远?

“而且就算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农民为了追求产量,还是会选择化肥”

“铃木先生应该清楚,农业废弃物处理是全球性难题。”

“种花家农村情况复杂,有的地方用秸秆生火做饭,有的地方秸秆堆积成患。”

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交换了下眼神。

“我主要是买秸秆回种花家堆肥。”

“你们也知道,种花家连饭都吃不饱。”

“怎么可能买得起化肥。”

“我的堆肥成本低,价格也低。”

“老百姓才买得起堆肥。”

说到种花家吃不饱。

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信了。

说到种花家老百姓买不起化肥,他们深信不疑。

取火需要烧秸秆的地方,怎么可能买得起化肥?

“其实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家知道我在小日子有几万家便利店吧?”

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在心里吐槽,要不是你有这么多店。

我们才不会见你。

当然这话是不能和肖爱国说的。

“我们去年农产品占门店销售金额的42%。”

“但农产品的进口率高达95%。”

“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日子的产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但是想提高产量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肖桑有什么办法。”

“顿时2人都非常感兴趣。”

“其实也和秸秆有关。”

“现在有非常多小日子的农民是把秸秆烧成草灰。”

“然后撒在田里充当肥料。”

“草灰的肥力远远比不上化肥。”

“如果大力推广化肥。”

“那产量至少可以增加50%以上。”

“如果管理得好,进行精耕细作。”

“产量还可以提高。”

现在小日子的农业对比种花家还非常落后。”

当肖爱国说小日子农业落后时,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是不信的。

“我举2个例子。”

“第一个是大米,你们水稻种植面积为 209.

7 万公顷,产量为 1034.

7 万吨。”

“1 公顷等于 15 亩,可计算出你们的亩产约为 328.

6 公斤。

“而种花家湖南省区的湘早籼 9 号水稻品种平均亩产 461.

9 公斤,最高亩产 545.

8 公斤,大面积种植亩产在 450 - 500 公斤,高产栽培亩产达 642.

8 公斤。

“远超你们的产量。

“再说第二个农产品:大豆 “你们大豆产量为 21.

2 万吨,收获面积为 22.

4 万公顷,可大概算出大豆亩产约为 62.

5 公斤(未找到1988年数据,现在采用2019 - 2020 年度数据。

)”

“种花家湖南省区的,亩产达到450公斤左右。”

“产量也是远超你们小日子。”

“从数据上进行对比,就可以分析得出你们小日子的农业技术是非常落后(并非某些官员说小日子的农业非常发达,真正发达的是荷兰) 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听了这个数据也是说不出话来。

“如果你们大量使用化肥,就必然可以增加大量农产品。”

“我也可以有更多的本地农产品可以卖。”

“可以赚更多的钱。”

“其实我们也有农民在使用化肥。”

“我说的是整体,而不是个别农民。”

“但现在化肥产量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市场上的磷肥比较不多。”

铃木信介表示。

“特别是老鹰国对磷矿的出口进行了限制。”

“他们 从1980 年开始减少磷矿石的出口并缩减开采量。”

“我明白,他们当时意识到磷矿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逐步限制出口以保障国内长期的需求,为磷肥生产等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老鹰国的农业为什么这么发达。”

“也是和磷肥有关。”

田中裕太与铃木信介点点头。

“他们也认为老鹰国的农业发达。”

肖爱国继续说,“他们为了在全球农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才限制磷矿出口的。”

“毕竟,好东西肯定是先给自己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