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百零四章 棉花(2/2)

唯独能织造棉布的,眼下只有三家织造坊,一家在洛阳,两家在江南。

李琩点了点头:

“此物最宜过冬,应予普及,百姓之所以不肯种棉,实因收益甚微,如果收益大过种粮,自然趋之若鹜。”

说罢,李琩看向李齐物道:

“先在河南府试一试,你来想办法,棉种由司农寺对外采购,种出来的棉花,官府以高价收购,或交由织造坊,纺织成布,或为絮里。”

李齐物一愣,我就知道召我回来没好事,又一个大差事啊?改粮田为棉田,陛下真瞧的起我啊,这得花多少钱才能推广?

见到李齐物没吱声,高力士一脚踩在对方的脚背上。

李齐物吃痛之下,赶忙道:

“臣自当尽力,只是这样一来,河南府未来一两年的赋税”

“种棉者,免除棉田之税,怎么个减免法,你自己去合计,也可以跟右相左相他们商议商议,”李琩道。

李齐物点头道:“是。”

华夏古代,有一套等级严格的礼仪制度,礼法礼法,礼在前,法在后,礼就是最早的法。

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意思是尊卑之分是不可改变的。

那么穿衣,也是有严格的阶级限制,

贵族衣物的主要材料是丝织品:绫、绢、锦、罗。

老百姓是麻织品:火麻布、班布、纻布、麻布、葛布、胡女布。

颜色也有规定,唐朝尚黄,除皇帝皇后太子之外,黄色在宗室当中都有严格的使用限制。

平民的衣服颜色,除了麻布、葛布的本色外,还有赭绿色和绿色,贵族为紫、红、绿、蓝、青等。

要么说人看衣裳呢,你穿什么衣服,大概就能猜到你什么出身。

那么李琩既然要推广棉布,自然不会给棉布划分等级:

“棉之一物,御寒所用,不宜分阶层,士与民共穿之。”

李适之在一旁点头道:

“那么司农寺就需要委托安西北庭,采购更多的棉种,户部是不是要动用黄金储备?”

“这次算朕的,”李琩看向众人道:

“尝试嘛,朕不能让国库亏钱,一应黄金所需,户部报上来个数字,朕从内库给你们批,好了,你们也不用推辞,随朕去一趟织染署。”

织染署归少府监,就在皇城,主要织造的织物,一曰布,二曰绢,三曰絁,四曰纱,五曰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九曰繝,十曰褐。

就是没有棉。

但是呢,李琩前段时间每天都会抽出一些闲暇,来织染署指导织机的改造,其实他也不是很懂,只是根据一些后世的印象,在某些关键步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然后让那些织工自己去琢磨领悟。

你还别说,那些织工们也是一点就透,还真就领悟出来不少东西。

所以当下的织染署,已经成功尝试着织出了二十多匹棉布,而且工艺精美,被染成了青,绛,黄,白,皂,紫、赤七种颜色。

当李林甫等人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棉布之后,也是讶异万分,因为这些棉布的质地,比他们见过的任何一种棉布,都要好,都要厚重保暖。

李琩打量着众人惊艳的目光,与郭淑相视一笑,随后看向李齐物道:

“朕从织染署借给你几个人,让你带回洛阳,棉布一事,朝廷可就托付给你了,做不好了,你也别回来了,跳黄河吧。”

李齐物一愣,苦笑揖手,其他人也是哑然失笑,气氛一时融洽。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