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章 唐,实亡于李隆基(2/2)

但是现在,情形不一样了,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太子。

任命李琩,他不能主动提出来,需要有人举荐。

最合适的肯定是李林甫,但是这一次,李隆基将这个任务给了李适之。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让李适之站在太子的对立面。

你不是想当左相吗?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就不要指望这个位置能是你的。

而事实上,李适之这边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唯一犹豫的,是李琩还没有收拾掉杨慎矜,自己若是早早帮忙,人家会不会得利之后,反悔呢?

所以今天整个一上午,他都是一个人坐在御史台,独自沉思。

圣人是派牛贵儿给他打的招呼,而牛贵儿是武惠妃的人。

这样的招呼,李适之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包括自己的儿子,而且他来举荐李琩,也不是圣人今天打招呼,明天就能举荐。

这是要看时机的,好端端的举荐会让人乱想,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猜测。

隋王还真是厉害,竟然真的争取到了左卫,他是怎么做到的?宫里是谁在帮他说话?

他的风头越来越盛,太子一定非常难熬吧?

唉多事之秋,看样子储君之争还是没有个结果。

李适之是绝对不会支持李琩和太子对着干的,那样对国祚无益,不符合宗室利益。

像李林甫这种旁支末系,在宗室当中是没有地位的,官做的再高,家族内照样是个边缘人。

思来想去,李适之决定信任李琩一回,自己先将对方的事情办了,以表诚意,然后再坐等李琩收拾杨慎矜。

只要杨慎矜下来,韩朝宗肯定会补上这个缺,因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那么韩朝宗一旦补上,国家两大财政机构户部和太府寺,他们这边,至少能占一个,今后的财政方面,也就容不得李林甫一家独大了。

一个单位,最有权力的是一把手和会计,因为会计管着钱,任何管钱的部门,都是人们眼中的顶级肥差。

掌握了一部分财赋的分配权,才有后劲跟李林甫掰扯,李适之的路线,选择的很正确。

太府寺眼下的亏空,没有户部帮忙,根本补不上。

但是眼下,还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韦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