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公主很平静(2/3)
因为驸马的地位真的不高,他被赐死,对公主的影响不大,也就是换一个驸马,继续进公主府。
以杨洄的出身,在家都不敢跟咸宜吵嘴,就是因为他清楚,人家姓李他姓杨。
不过李隆基还是干了一件非常恶心的事情,他让李琩奉诏,往昌乐公主府,赐死驸马窦锷。
罪名是李林甫定的,杀人的是李琩,基哥故意制造矛盾,是为了自己能省心,你们没有矛盾,就要冲着朕来了。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嘛。
李璘听说这个消息后,吓得不轻。
父皇真的是一点都没变了,已经杀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婿,如今又要杀一个。
“我今天在你这吃完这最后一顿饭,就要老老实实回去了,”李璘在隋王宅与李琩共进晚饭,道:
“以后这类事情,我可不冒头了,窦锷的死,父皇难保没有警告咱们的意思。”
你才看出来啊?他要是没牵扯四王,还不一定死呢,李琩笑道:
“等到子时,我就要去公主府,送窦锷上路了,我跟窦家的仇,算是解不开了,毕国夫人还不知道要怎么跟我闹呢。”
毕国夫人,就是窦锷的妈,非常难缠的一位贵妇人。
李璘哈哈一笑,饮酒道:
“那是你的事情,不关我的事,有没有什么话,需要我带进十王宅的?”
李琩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我还是老实点吧。”
兄弟俩对视一眼,摇头苦笑,个中酸楚,也只有他们心里清楚。
李璘前脚刚走,李琩便起身去往隔壁的宋宅。
一直称宋宅也不合适,就叫东宅吧。
眼下两边的宅子是相通的,已经有丫鬟奴仆住过去了,算是打理日常吧,过了年才会真正动工,不过需要修缮的地方也不多,也就是新增几处亭台景观而已。
大的格局无需改变,毕竟东宅还是很阔气的。
王鉷这小子特别谨慎,不走王府正门,从东宅这边过来了。
见到李琩的一瞬间,王鉷先是起身,随即长长的叹息一声:
“何苦由来,何苦由来,怎么就闹到如今这步田地?”
他是从窦宅来的,李隆基的诏书虽然在李琩手里,但是左领军卫盖擎已经带人将昌乐公主府给围了,任何人都不准进出。
是任何人。
宗正寺已经去人了,昌乐公主的合离书都写好了,窦锷再不是驸马,也没有官身,被贬为庶人,也就是说,他跟基哥的亲戚关系,也不存在了。
等到李琩一到,盖擎就会将人带出来,押送到窦宅才能死,你不能死人家公主府啊,公主已经跟你没关系了。
鸿胪寺杨銛都已经带着棺材去了窦宅,死了之后立马收尸,鸿胪寺管埋。
历来赐死,都是有复杂流程的,僧道都会去现场,死了立即就做法事,大概那意思,就是避免对方的鬼魂找基哥的麻烦。
棺材上有镇压符,要披头散发入棺,到了坟地上也有说法。
对外宣称是超度,实际上是彻底阻断窦锷的往生之路。
李琩也叹息一声,抬了抬手请对方坐下,道:
“事情的发展,并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他自己要玩这么大,怪不着别人。”
窦锷三番五次针对李琩,现在他马上就要没了,但是李琩还没事。
是真的没事吗?李隆基处死窦锷,就没有敲打李琩的意思?
你也就是朕的儿子,朕不想再杀儿子了,否则李琩也是非常玄的,你看把李璘都吓成什么样子了?连夜返回十王宅。
王鉷叹道:“我是受人之托,隋王该能猜到是谁?”
“窦铭?”李琩皱眉道。
王鉷点了点头:“事情本与他毫无干系,我也是今日才知道,那个颜令宾被窦锷送去了他的家里,如今人已经被我带来了,隋王息事宁人,不要再追究了。”
“这话说的,好像是我在找事一样?”李琩淡淡道:
“窦铭那个人我还是了解的,与世无争,不愿卷进任何是非,当年曲江公被贬,他本来没事,但他似乎看出将来会多事,这才选择置身事外,一心陶冶情操,我相信他与此事毫无干系。”
窦铭当年,是跟着张九龄混的,张九龄倒台牵连一片,但是他没事,因为他是李隆基的表弟。
但是我们要知道,张九龄为什么倒台?
因为他支持当年的废太子李瑛,而窦铭也支持,与其说张九龄被贬,让他心灰意冷,不如说三庶人之案,把他胆子吓破了。
那个时候他就明白,外戚的身份一点都不保险,只要你犯了错,照样是个死。
窦铭要是没有致仕,窦锷也就有人约束,不会放肆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我知道,我在隋王这里没有情面,但还是希望这桩恩怨就这么揭过去,”王鉷苦笑道:
“窦公是个仁厚人,他会出面规劝窦家的其他人,也请隋王就此作罢。”
李琩哈哈一笑:“王郎说笑了,你在我这面子大的很,三娘都跟我打过招呼了,你告诉窦铭,他们今后不再找我麻烦,我这边,自然不会再揪着不放。”
王鉷点了点头,起身告辞。
颜令宾已经被管家张井带下去了,李琩也没有选择见一见对方。
因为他还有正事要做。
韦妮儿帮他更衣的时候,也是一阵唏嘘感叹:
“驸马之贵,仍是这般下场,我今夜都睡不着了。”
无论武则天时期的重用酷吏,还是李隆基的杀子杀婿,本意上就是一个字:镇。
镇压、恐吓、杀鸡儆猴、敲山震虎,这是维持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是在镇压某些势力的冒头。
手段是狠了点,但方向是没有错的,大局面前,亲情微乎其微。
开元初期的贤相集团,几乎都是武则天培养出来的,就是为了对冲酷吏。
李琩带上诏书,出门前往昌乐公主府。
眼下是子时,街道上一个行人都没有。
杀女婿这种事情,是不能让平民知道的,李琩如果不是经常混迹于金吾卫,他都不知道,长安绝大多数百姓,其实并不知道废太子李瑛三人已经死了,他们以为,只是被流放了。
殊不知,就死在流放的第一站,城东驿。
那么窦锷的死,是李隆基给贵族们的一个交代,并不是给百姓的,所以才会是晚上。
百姓无需交代,因为绝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窦锷是谁。
你连你媳妇的表舅舅是谁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可能知道贵族们都有谁,人们大多是时间,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
“公主呢?”抵达公主府外,李琩下马,看向盖擎问道。
盖擎凑过来小声道:“公主很平静,只是窦锷一直在闹着喊冤,不过我已经将人控制起来了,把嘴巴也堵上了。”
那就不是喊冤了,估摸着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盖擎才会这么做,因为吴怀实也在这里。
李琩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吴将军不进去了?”李琩又看向吴怀实。
吴怀实笑道:“隋王多此一问,我不过就是随便转转。”
子时出来转悠啊,监督就是监督,有什么不能说的?
李琩点了点头,手捧诏书进入公主府。
正堂内,昌乐公主就坐在那里,眼神冰冷的注视着李琩:
“你如愿了。”
李琩笑了笑,一屁股坐下,道:“诏书我就不念了,大概意思,窦锷构陷贤良,阴谋不轨”
“别说了,”昌乐公主猛的抬手:
“李琩,你以为你将来会有好结果吗?不会的,你只会比他更惨。”
李琩瞬间起身,脸色阴沉的朝昌乐走去,昌乐内心一震,狠狠的注视着对方。
他们是姐弟没错,但从小并未在一起生活过,李琩与昌乐几乎没什么交情,前身寿王从宁王府返回皇宫没两年,昌乐就出嫁了,哪来的情谊?
前身寿王,也从未将自己这个姐姐放在眼里。
古代本来就重男轻女,你还是庶出,幸好是皇帝的女儿,若是寻常百姓家里的,还得做家务干粗活呢。
她的母亲只是个才人,死后才被追封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