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领军将军(2/3)

“我一定在河西好好做事,绝不给贵妃丢人,只恨不能常伴诸位兄弟姐妹身前,匆匆一见,即是离别,令人伤感。”

好小子,你是在问我,什么时候能从河西调回长安?

对于这个问题,李琩不能装没听懂,否则这小子将来会觉得他脑子不灵光,耍手段骗他。

于是李琩道:

“最多一两年,我这边会想办法给你调回京师。”

反应真快,以前没听说你这么机智啊?杨钊顿时一脸感激道:

“全都仰仗殿下了,我这次从川蜀带了荔枝,等下人们收拾好了,您尝尝。”

杨玉瑶一愣,顿时骂道:

“怪不得来的这么快,原来是为了讨好贵妃,我就说你这人受不得苦,这次怎么舍得日夜兼程?呵呵”

杨钊倒也坦诚道:

“玉娘现在是贵妃了,我今后可不是得巴结紧些嘛,三娘何必跟我置这种气?你要是贵妃,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给你摘去。”

“哟,人家这是瞧不起咱们呢?”杨玉瑶看向杨绛,打趣笑道。

杨钊无奈道:“三娘的嘴巴还是那么厉害,看来你跟我是同道中人,都修了嘴皮子。”

荔枝,肯定是需要收拾好才能吃的,尤其是从川蜀带来,里面肯定有坏的,你都得拣干净了。

李琩与杨钊他们闲聊颇久,还是很难去看透杨钊这个人。

说他聪明吧,有时候说的话像个傻子,说他傻吧,句句话都像隐含着什么意思。

这不是大智若愚,就是单纯的性格如此,时而不着调,时而又显得睿智,总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

至少李琩认为,这种人绝对不是宰相之姿,宰相说话说事,绝不会给人这种感觉。

杨家确实没人啊,历史上李隆基捧这个人起来,也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于国无益,于君有益,这也算是特长嘛。

李琩至少认为,杨钊绝对不像史书记载的那么不堪,他只不过是背了安史之乱的锅。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呢?历史上的杨钊又会以怎样的形象流传史书?

大概率还是奸臣,因为他还有李绍那一关要过,就算他扳倒李绍,另立新君,还会是奸臣,因为新君肯定还要清算他。

做官,真的别做那么大,权臣最好的出路,杨坚已经给你们演示过一遍了,当然了,难度五颗星 从藩镇调一个人回来,很简单,但如果从战场调一个人回来,就比较不容易了。

因为他牵扯进了一场战事当中,临阵换将一直都是大忌。

明知是大忌,李隆基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因为盖擎万一有胆子不奉诏,那么这边基哥就有借口对盖嘉运下手了。

明知长安是刀山火海,但是盖擎还是来了,他前脚刚一走,接手赤水军的李光弼便吃了一场败仗,无奈之下只能采取龟缩防守,保存实力。

一场战事的胜败,对于整个朝局来说,不过是一颗石子落入湖水,虽有涟漪,但很快便会重归平静。

盖擎和杨钊都来了,那么李隆基选择先见谁呢?

自然是盖擎。

“好一副龙精虎猛相,燕颔虎头,威风八面,朕就喜欢这样的儿郎,”李隆基在花萼楼,接见了盖擎。

身边只有高力士和杨贵妃。

盖擎刚到城外的驿站,便被负责接引的吴怀实连夜给领进了宫,根本没有机会与任何人见面。

此人样貌非常霸气,李隆基在盖擎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盖嘉运的影子,甚至青出于蓝。

如此猛将,朕也是亦喜亦忧啊。

“河西如何了?听说祁连城打了几仗?”高力士问道。

盖擎点了点头,掷地有声道:

“回高将军,敌军分四路围攻祁连城,皆被我军击退,但伤亡并不严重,我防线固若金汤,敌军无隙可乘,故不能大举进击。”

“好孩子,”高力士点了点头,不说话了。

李隆基笑道:

“朕早就在长安听说过你,我大唐万里边关,军之大,无出赤水,你能管理好赤水军,可见虎父无犬子,深得盖卿治兵之道,朕这次召你回长安,想必你一定心中疑惑吧?”

盖擎一愣,赶忙道:

“臣不敢揣度圣意,只知唯命是从,得诏之后便星夜赶来,以便圣人垂询。”

那么高力士就可以继续了,只听他道:

“陇右河西将有大战,盖帅于国有大功,他的长子,朝廷是要厚待的,你在赤水军太过危险,这就是圣人为什么召你回来,而不是二郎盖威,听说你还没有儿子?”

他的意思是,前线打仗太危险,你们两个兄弟是嫡子,怕你们都死了,调一个回长安,是给你们老盖家加层保险,以免绝后。

盖擎比他那个爹可聪明多了,因为盖嘉运是生生打出来的战功,莽夫性格,而盖擎从军之后,他爹在他身边安排了一群幕僚,所以这小子打仗是靠脑子。

今年三十一岁,四个闺女,没儿子,他那弟弟倒是有儿子,但盖威的性格无法独当一面。

盖擎心中冷笑,面上恭敬道:

“为国效死,为圣人尽忠,臣职本分,但尊圣命,尽职尽忠。”

“好儿郎!”李隆基拍手道:

“盖卿有子如此,为国又立一功,左领军卫将军,是你的了。”

“臣谢恩,”盖卿跪地道。

只要进了长安,他就是小蚱蜢,盖擎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命运是被别人攥在手里的,他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听从安排,然后再想办法。

因为他不知道,如果拒绝留京,会是怎样的结果。

接着,李隆基又询问了一些河西的事情,便让盖擎退下去了。

侯在殿外的杨钊见到人家袍服上的河西徽记,笑呵呵的拱了拱手。

盖擎也微笑还礼,随后离开。

等到杨钊进入花萼楼之后,李隆基和高力士已经不在了,只有杨玉环。

人家基哥可没有那个闲工夫跟杨钊扯淡,去了河西怎么做,自有杨玉环来吩咐,又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不就是盯着点盖嘉运嘛。

没能见到圣人,杨钊无疑是非常失望的,尤其是杨玉环也没有给她好脸色。

毕竟关系比较尴尬,近亲吧,不太近,远房吧,又不太远,杨玉环也没什么好说的,大致嘱咐一番后,便让杨钊走了。

送来的荔枝,杨玉环看都没看一眼,川蜀的荔枝长安又不是没有,我要的是岭南的。

要么说拍马屁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呢,给杨贵妃送荔枝,竟然拍到了马腿上,杨钊也很无奈。

看样子将来调回长安,还得指望十娘在隋王那边帮着说话,你架子大,咱不敢求你 盖嘉运的宅子在升道坊,隶属于万年县,从东边的延兴门一进来就是。

在西北那么多年,挣没挣着钱,看宅子说话。

他的宅子,至少都有右相府八成奢华了。

古代就是这样,钱都花在衣食住行上面,有那个条件的,住的地方尤其投资巨大。

历史上盖嘉运出事之后,他的宅子被朝廷没收,后来成了元载在长安的两大宅邸之一,一个藏钱在安仁坊,一个藏女人就是盖嘉运宅了。

盖嘉运听说儿子回来了,当时便愣在了客厅,他正在跟幕僚们就近来河西的几场战事做复盘。

还是他的次席幕僚崔昇,出去迎接。

一见到儿子进来,盖嘉运长长的叹息一声,闭上双目。

厅内的气氛也随之凝重起来。

能在这个时候召回边关大将,中书门下是不行的,所以盖嘉运心情非常差,已经在心里大骂李隆基祖宗八代了。

“给了个什么职位?”盖嘉运脸色阴沉道。

盖擎坐下后,表情平静道:

“左领军将军,归右相节制。”

首席幕僚陆邡沉声道:

“圣人还是不信任府主,这是拿大郎做人质啊,您这个节度使,快到头了。”

盖嘉运点了点头,他已经猜到,圣人现在没拿下他,是河西不能没有他,等到这次的大战结束,他也就差不多了。

届时儿子在长安,由不得他不肯卸任。

自己还眼巴巴的想着与圣人之间建立了联系,今后在河西的奏报可直达天听,这下好了,玩我呢?

“我们需设法应对,眼下看来,将来丢掉节度使,也不可能像牛仙客一样拜相了,”崔昇叹息道: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