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体弱,不能封疆(2/3)
“既然想来,就让她来吧,平日里杨家就属她最是念叨你,”韦妮儿帮着说话道:
“三娘虽是豪荡泼辣,但对你还是极好的,容不得别人说你一个不字,真是个好姨子。”
李琩哭笑不得,道:
“都册封贵妃了,三娘今后还是要注意一些,杨家的都住在咱们家?”
韦妮儿点了点头:
“杨銛的宅子已经成了,大概再需半月,他们会先一步搬去杨宅,如今家里可热闹了,能住人的地方,都住满了,三娘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去找了太仆少卿宋昇,想将他大哥宋复的宅子买了,扩充王府。”
李琩目瞪口呆,女人有时候做事情,确实跟男人不一样啊。
正常人哪敢去跟人家提这个要求,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隋王宅隔壁,是前宰相宋璟的宅子,宋璟死了四年,七个儿子已经分家了,老大宋复住着大宅,跟李琩是邻居。
宋复是个老实巴交的人,甚至有些木讷,一点没有宰相长子的风范,官也不大,同州司功参军。
所以他们七个兄弟,平时是老二宋昇主持家里的事务。
“别让她出去丢人现眼,事情能这么办吗?”李琩一脸无语道:
“家宅,亲族安身立命、承上启下、兴衰祭祀之地,那是根本,她是不是强迫人家了?”
韦妮儿笑了笑:
“三娘也是一番好意,你可别说她,至于是否强买,你得回去问她才行。”
李琩无奈叹息,这妇人,什么事都想操心,你给我买宅子,算怎么一回事啊?
勤政务本楼门前的台阶上,李隆基与一众官员站在这里,望向广场上正朝这里行来的礼乐队伍。
皇帝对藩镇节度的重视,是要放在明面上的,其实也算是一种尊重。
别以为皇帝就不需要尊重人,李隆基集权几十年,横惯了,都需要走这个流程,如果是个年轻皇帝,恐怕礼仪会更繁杂。
拉拢人心嘛,怎么拉拢?还不是靠尊重。
皇帝敬我一尺,我敬皇帝一丈。
等到李琩他们越来越近,李林甫这才代表朝廷,走下台阶,令太常寺的礼官唱诵迎辞。
“辛苦辛苦,二位辛苦了,”
李林甫笑呵呵的走过去,先是与李琩四只手握着一起,说了一些寒暄的话,接着又握住盖嘉运的手:
“圣人日盼夜盼,总算将你盼来了,四日前中枢收到捷报,赤水军火烧伏俟城,河西儿郎威风八面啊”
人家就非常会做样子,不跟你们见礼,而是像亲友一样寒暄握手,这样的方式很容易给人好感。
大唐的这种握手,跟后世领导握手可不一样,当下的是左右手上下交叠,握手的时候,被问候一方的右手放在最下面托着,然后1212这样。
李林甫手里握着盖嘉运粗糙仿若砂石的手掌,表情一阵感伤:
“你比老夫还要年轻几岁,却也如此见老了,身子骨要紧啊,今次若想在长安多休养一些时日,你跟我说。”
盖嘉运又不是个傻子,在河西的时候不爱动脑子,来了长安再不动,怕不是处处吃亏,所以他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李林甫想将他留在长安。
而且还必须是他主动提出。
草!你们还是不死心啊。
“多谢右相挂念,”盖嘉运微笑道。
今天的主角是盖嘉运,所以李林甫先是朝李琩点了点头,随后便拉着盖嘉运踏上台阶,李琩则是跟在两人屁股后面。
他眼神好,已经看到台阶上,站在李隆基身边一身华服的杨贵妃了。
又特么胖了。
“守边之臣,盖嘉运,拜见圣人,请圣人安,”盖嘉运单膝跪地,行礼参拜。
李隆基哈哈一笑,亲昵的上前扶起对方,柔声道: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朕的爱将回来了,快随朕入殿,朕要好好听你说说,伏俟城是怎么烧起来的。”
说罢,李隆基便拉着盖嘉运的手往殿内走去。
一个昂首挺胸,一个脊背半弯。
李琩本来故意无视杨玉环,结果倒是人家主动开口道:
“隋王也请入殿吧。”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琩不想行礼也不行了,揖手道:
“不敢僭越,贵妃娘娘先请。”
杨玉环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勉强,转身步入大殿,其他一众官员这才跟上。
她还是非常感激李琩对她娘家人的照顾,至于夫妻旧情,她现在不会回忆起丝毫,她已经和从前的杨玉娘彻底挥手告别,所以才能坦然面对李琩。
大殿内,盖嘉运也是个话痨,将边关近来一些有趣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讲述出来,事关火烧伏俟城,更是添油加醋。
一来,为他自己好,他也得形容的夸张一些,再者,他知道圣人也喜欢夸张一些,好大喜功嘛。
果然,李隆基频频鼓掌,称赞盖嘉运治军有方。
而盖嘉运一见到李隆基,那马屁精的一面也显露出来了,一个劲的将功劳都推给基哥,说什么儿郎们就是带着为圣人赴死之心,这次才能好好的恶心了尺带珠丹一把。
“隋王代天子巡狩河西,儿郎们也是士气大振,想着能打几场漂亮仗,好让隋王带回长安,以奉圣人,”
聊着聊着,盖嘉运就把李琩也扯出来了。
李琩本来正与卢奂交头接耳,闻言也是一愣,好家伙,咱们路上可没有这么商量啊,你想干什么?
发觉基哥的眼神已经朝他这边看来,李琩赶忙放下酒杯,恭敬道:
“天子之望,威加海内,河西儿郎对圣人赤忠之心,儿臣都看在眼里,正如盖帅所言,将士们无不在为天子祈福,其心至诚。”
“哈哈”
李隆基龙颜大悦,他就喜欢听这种漂亮话,尤其是在公众场合。
“吾儿辛苦了,若非你自小体弱,朕一定要让你践任封疆,好将朕对边关将士的爱护之心,传达四方。”
好嘛,一句话给李琩的未来定性了,体弱,不能封疆。
就凭这一句话,李琩将来没有任何外放的可能。
这时候,盖嘉运也不失时宜道:
“臣在河西得一白鹿,此为祥瑞,请圣人准许臣,献给贵妃娘娘。”
“你啊,粗中有细,”李隆基笑呵呵的看向杨玉环:
“南朝梁任昉《述异記》载:鹿千年化为苍,又五百年化为白,又五百年化为玄,汉成帝时,山中人得玄鹿,烹而食之,骨皆黑色,仙者言玄鹿为脯,食之,寿二千岁,那么白鹿便是一千岁了,他这是祝福朕的太真福寿延年啊。”
杨玉环微微颔首,朝着盖嘉运点头笑:
“多谢盖将军,将军费心了。”
“不敢不敢,贵妃娘娘侍奉圣人,才真是费心呢,”盖嘉运笑呵呵道。
裴耀卿嘴角一抽,看向李林甫,这个老王八什么时候这么会拍马屁了?
李林甫虽然面上挂着微笑,内心却也非常震惊,不用说,盖嘉运比起从前,能拐这么大弯,肯定是李琩在路上暗中授意的。
厉害啊,这么一个耿直的匹夫,硬是被你给调教出来了。
李隆基无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自从杨玉环册封之后,别人对她的敬重却没有增加几分,一是来路不正,虽然多方遮掩,但下面这帮人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杨玉环就是前寿王妃。
加上杨玉环娘家的人也都不太行,没有臂助,所以仍被轻视。
而盖嘉运今天的表现,无疑让李隆基喜笑颜开,一镇节度率先站出来捧贵妃,这是表率,应该提倡。
“今晚不要走,贵妃新谱一曲,你也是此中大家,正好可在旁为贵妃指点一二,”李隆基捋须微笑。
盖嘉运姿态卑微道:
“贵妃定已得圣人亲自指点,此曲必然已无可挑剔,圣人这可是为难臣了,臣那点微末技艺,不足圣人万一,指点,是万万当不起的,若有幸欣赏,是圣人对臣的恩赐。”
“好你个盖老粗,就当是朕的恩赐,来一趟不容易,朕要与你把酒言欢,”
李隆基越发高兴了,笑的合不拢嘴。
他之所以一次性将杨玉环娘家的人全给提上来,其实也是憋了一口气,因为那些大臣不尊重杨玉环,很大程度上,是不认可他抢儿媳。
说到底,是冲着他,因为当年武惠妃在时,这些大臣可不是这样的态度。
所以力捧杨玉环的,他这边都会接住,还要多加鼓励这种行为。
这场见面会,很快便结束了。
李隆基单独留下李琩和盖嘉运,带着他们返回了花萼相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