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38章 输了装晕,再比三局(1/2)

吕昶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恐慌。

身后一个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眼神专注的学子被推了出来。

“赵准!

看你的了!

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河东投壶第一手的厉害!”

吕昶的声音带着孤注一掷的疯狂,“这一局,只许胜,不许败!”

名为赵准的瘦小学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走到场中放置的双耳青铜投壶前。

赵准用手指细细抚摸壶身和壶耳,感受其质地和弧度,然后退到规定的三丈线外,闭目凝神,调整呼吸。

比试规则简单明了,双方各投十矢,投入壶身算中,投入壶耳难度更高,计分也更高,最终以中矢数量和位置决定胜负。

赵准率先投掷,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壶口,出手如电,动作干净利落,嗖嗖嗖——破空之声接连响起。

十支箭矢几乎连成一条线,精准无比地射向投壶。

十矢不仅全部命中,六矢精准地投入了狭窄得多的壶耳之中,四矢落入壶身。

“全中!

而且是六耳矢!”

“好可怕的准头!”

“赵准果然名不虚传!

这下有看头了!”

吕昶也稍微松了口气,脸上恢复了一点血色,再输这一局就彻底输了。

方南拿起一矢,随意地一掷,箭矢划出抛物线,精准落入壶中。

第二矢,同样落入壶中。

第三矢、第四矢……直至第九矢,依旧稳稳投入壶中,无一失手。

众人心中暗忖:方南的准头也是极佳,但都是投入壶身,并未尝试难度更高的壶耳。

如此看来,两人都是十矢全中,但赵准有六矢入耳,显然更胜一筹,莫非这一局终于要扳回一城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方南会以同样方式投出第十矢,以平局收场时。

方南拿起最后一支箭矢,却并未投向壶口,转头对一旁的赵准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如此投法,循规蹈矩,未免有些枯燥乏味。”

说罢,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方南转过身,背对投壶!

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知道方南要做什么。

方南看也不看,仅凭感觉,手腕轻轻一抖,最后一支箭矢便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自肩后轻盈地向上飞出,划出一道极其优美的超高弧线,越过众人的视线,精准地垂直落入了三丈外的双耳壶中!

不仅如此,那箭矢落下时携带的巧劲,竟将壶内先前投入的九支箭矢震得微微向上跳起少许,自身则稳稳地、笔直地立在了壶中央!

“背投!

天哪!

竟是失传已久的背投绝技!”

一位年长的宾客猛地站身,声音嘶哑地尖叫起来,激动得浑身发抖。

“神乎其技!

神乎其技啊!

这……这怎么可能?!”

“不仅是背投命中!

你们看!

他还震动了先前的箭矢!

这力道控制,简直是出神入化!”

“这不是技巧,这是仙法!”

全场在经过一刹那的死寂之后,如同火山爆发般彻底沸腾了!

惊呼声、喝彩声、难以置信的呐喊声几乎要冲破云霄。

所有人都被这匪夷所思、超越想象的一投彻底征服了!

赵准脸上的得色瞬间凝固,脸色惨白如土,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几乎要从眼眶里瞪出来,喃喃自语道:“这……这怎么可能……不可能的……传说中……只有古代的神射手才能……”

吕昶眼前猛地一黑,双腿一软,差点直接晕厥过去,幸得身后跟班死死架住。

五局!

连败五局!

而且是以这种堪称羞辱性的、绝对碾压的方式落败!

投壶的惨败,压垮了吕昶,直接装晕倒在跟班的怀里,脸色灰败,眼睛紧闭,浑身轻微地颤抖。

吕昶心中早已被恐惧和羞耻填满,那“跪地叩头,向两个卑贱丫鬟赔礼”

的画面在脑中反复上演。

装晕是吕昶此刻唯一能想到的逃避这奇耻大辱的法子。

台下,方南的一众松涛书院同窗,如马永昌、李宁山等人,早已按捺不住对吕昶的鄙夷。

“吕昶!

胜负已分,五局连败!

还不快履行赌约!”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莫非你吕昶是言而无信之徒?”

“速速向春桃、秋菊两位姑娘叩头赔罪!”

“装死也没用!

我们都看着呢!”

“愿赌服输!

休要辱没了读书人的体面!”

春桃和秋菊想起刚才吕昶那要将她俩夺去的无耻之言,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两双妙目紧紧盯着晕厥的吕昶,小脸上满是期待。

楚盈月看着吕昶那拙劣的表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方南如何处置。

方南神色平静,看着吕昶的表演,这是纨绔子弟的一贯伎俩伎俩,众目睽睽之下想赖账绝非易事。

现场一时间嘘声、议论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乱哄哄的。

评判席正中的赵王缓缓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僵局:“诸位,今日文会,本是以文会友,切磋技艺。

方才的比试,确实精彩纷呈,方子谦才艺超群,令人叹服。”

赵王话锋一转“然而,投壶、弈棋、音律、书画,虽可陶冶性情,增趣助兴,却终究是锦上添花之物。

我辈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本,经世济民之器,终究在于诗词文章,在于圣贤道理!”

赵王目光转向“昏迷不醒”

的吕昶及其一众面如死灰的跟班,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吕昶虽前五局皆负,或许其真正所长,正在于这诗词文章的根本之道。”

“若就此判定全局,或许未能尽展其才,也有失我文会兼收并蓄、鼓励切磋之本意。”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几乎所有人心头都浮起同一个念头:赵王殿下这是在明显偏袒吕昶啊!

这是为何?

难道是因为吕昶是中书令的孙子,赵王有所顾忌?

还是另有隐情?

评判席上的诸位大儒更是面面相觑,眉头微蹙。

赵王身份尊贵,在文事上一向公允,今日此举着实反常。

一位山长忍不住看看左右:“王爷这是……?”

赵王趁着台下众人惊讶议论之际,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对身旁的几位大儒解释道:“诸位先生切勿误会!

本王绝非偏袒那吕昶。

此子心术不正,骄纵跋扈,受此教训实属应当。”

赵王眼神瞟向方南,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笑意,“只是……本王深知子谦之才,其诗词文章,堪称惊才绝艳,旷世之作亦信手拈来。”

“本王原本想着,这八局比试,正好可让子谦尽情施展,尤其这最后诗词文章三局,必能留下传世名篇,让我等一饱眼福,亦为此番文会增色千秋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