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84章 乡试题海与破题(2/2)

题。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数十篇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精彩范文。

方南没有直接照搬,而是提炼出最核心的破题方向:“‘恕’之一言,终身可行,圣心之公溥也。”

接着承题:“盖人心有欲,有其所不欲而施于人,则拂人之性矣。

惟推己及人,而以不欲者自反,斯心平而理得。”

起讲部分,方南引经据典,从《大学》“絜矩之道”

谈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阐明“恕”

是处理人我关系的黄金法则。

入题后,在起股、中股、后股部分,方南运用对仗排比,层层递进: 起股:从反面论述,若“己所不欲而施于人”

,则怨恨丛生,家国不宁。

中股:从正面阐述,能“以不欲者自反”

,则能体察人情,化解纷争,达到“人己相安”

的境界,并联系到为官者若能行恕道,则刑罚可省,教化易行。

后股:升华至治国平天下,强调“恕”

是实现“天下归仁”

的基础,是维系社会和谐的根本大道。

最后束股收束:“故曰‘其恕乎’!

终身行之,而仁在其中矣。”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引述经典精准,论证严密,完全符合规范。

方南在草稿上运笔如飞,字迹端正有力,思路如泉涌。

一篇篇破题精准、论证严密、文采斐然的草稿在笔下诞生: 针对《大学》修身正心题,紧扣“心为身之主宰”

,论述各种情绪如何蒙蔽本心,强调“诚意慎独”

是克服情绪干扰、达到“心正身修”

的关键。

对《孟子》仁心义路题,精妙地以“仁乃性之体,义乃性之用”

破题,阐述二者体用一如、不可分离的关系,批判“舍路放心”

的愚行。

在《诗经》关雎题,着重论述“后妃之德”

的“不妒忌”

、“求贤淑女以配君子”

对“正夫妇”

进而“风天下”

的教化作用,文辞典雅。

《尚书》“明德”

题,构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明德是起点,亲睦九族是家庭和谐,进而才能治理百官平章百姓,最终目标是协和万邦,强调统治者自身德行的根本性。

《周易》乾坤题,突出“君子法天象地”

的主旨,将“自强不息”

对应于乾卦的刚健进取精神,将“厚德载物”

对应于坤卦的包容承载精神,指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于最需微言大义的《春秋》“元年春王正月”

题,他紧扣“大一统”

和“尊王”

核心,阐释这六个字蕴含的“正始”

、“尊周王”

、“统一历法纪年”

的深刻政治意义。

时间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中悄然流逝,窗外日头已近中天。

方南揉了揉因长时间握笔而有些发酸的手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精神高度集中后的放松,让饥饿感瞬间袭来,肚子不争气地“咕咕”

叫了起来。

方南将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和题纸、答题纸仔细收拢好,放在木板内侧不易碰到的地方。

方南目光投向那个承载着三天生存保障的考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该犒劳一下五脏庙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