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8章 将计就计(1/2)

博多津位于扶桑九州岛北部,背靠那珂川,面向博多湾。

此地自古便是扶桑通往外界的重要门户,商贸繁荣,人烟稠密。

港口内帆樯林立,町屋商铺鳞次栉比,市集喧嚣。

田野间,农夫们正弯腰侍弄着水稻,近海处,点点渔舟撒网劳作,一片忙碌安宁的景象。

统治此地的最高官员是太宰府权帅藤原兼实,名义上统管九州防务与外交。

负责博多港守备的将领是镇西奉行和少贰经资,麾下约有三千常备武士和足轻,临时征召的农兵若干。

当那遮天蔽日的巨大帆影如同海市蜃楼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博多湾外海时,整个博多津瞬间炸开了锅!

“纳尼?

…好多大船?!”

港口了望塔上的士兵发出变调的尖叫。

巨大的船只,桅杆高耸入云,船体如同移动的城堡,数量之多,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方的海平线!

正在撒网的渔民发现舰队,魂飞魄散,手忙脚乱地收网、调转船头,渔船在海浪中剧烈摇晃,拼命向港口和海岸浅滩逃窜。

码头工人丢下货物,商贾顾不上摊铺,水手们纷纷跳船,所有人涌向陆地,互相推搡践踏。

停泊的船只被遗弃,在波浪中无助地碰撞,混乱中,货物散落一地,被踩踏得一片狼藉。

“楚军来了!

全是大船!

——”

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町屋纷纷关门闭户,市集上人群尖叫奔逃,瓜果蔬菜被踩烂,小摊被掀翻。

田野里的农夫丢下锄头,扶老携幼,背着简陋的包裹,惊恐地向内陆的山林逃去。

太宰府内,权帅藤原兼实脸色惨白如纸,手中来自京都警告大楚可能来袭的文书飘落在地。

“怎…怎么可能这么快?

他们…他们真的来了!”

“权帅大人!

镇定!”

镇西奉行强自镇定:“立刻征召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子,全部调集到海岸和港口要冲。”

“八百里加急向京都御所、向太宰府告急,同时派人通知筑前、筑后、丰前、肥前诸国守护,火速派兵驰援博多,博多若失,九州不保!”

“经资君,”

藤原兼实抓住少贰经资的胳膊“敌军势大,港口无险可守…我们…我们是否…先避其锋芒?”

“不可!”

少贰经资断然拒绝“博多乃九州门户,若未战先弃,不仅我等切腹谢罪,更会动摇全国军心。”

“敌军虽船坚炮利,但终究要上岸,只要我们能依托城砦和海岸工事,坚守待援,等诸国大军与京都水师赶到,未必不能内外夹击,将其击退!”

“可是…蛇岛…”

藤原兼实想起蛇岛四万倭寇覆灭心有余悸。

“蛇岛是海盗!

这里是扶桑!

有天皇陛下的神威庇佑!”

武士将领岛津忠信,未曾见识过楚军威力,大声叫嚣。

“楚军远来疲惫,我军以逸待劳,背靠坚城,末将愿率本部武士,于海滩迎头痛击,定叫楚军血染博多湾!”

一些武士也纷纷鼓噪起来,叫嚣着要“讨取楚军大将首级”



少贰经资沉声道:“忠信君勇气可嘉,但敌军火炮犀利,不可浪战,当务之急是加固工事,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少贰经资转向藤原兼实,“权帅大人,为争取时间,麻痹敌军,下官建议…遣使。”

“遣使?”

藤原兼实一愣。

“对”

少贰经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楚军舰队,假意询问其来意,佯装不知其目的,指责其无故犯境,为加固工事、调集援兵争取宝贵时间。”

藤原兼实闻言眼睛一亮:“好!

此计甚妙!

快选使者!”

博多湾外,楚军旗舰“定远”

号上,镇国公、方南等将领通过单筒望远镜,将博多津港的混乱,扶桑士卒民夫在海岸边手忙脚乱地挖掘壕沟、搬运木头石块加固工事的情景尽收眼底,在岸边挥舞着刀枪、对着舰队方向叫嚣的扶桑武士身影,也清晰可见。

“哼,困兽犹斗,徒劳挣扎。”

周勇不屑地冷哼“就凭那些土堆木栅,也想挡住我们的炮弹?”

方南放下望远镜“大帅,看来鱼儿要上钩了,他们派使者来了。”

一艘打着白旗的小早船,驶离了混乱的博多港,朝着庞大的楚军舰队缓缓靠近。

小早船,在楚军战舰面前,渺小得如同一片树叶。

船上博多津的使者——太宰府少监橘清十郎,努力挺直腰板,维持着使节的尊严,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不断渗出的冷汗,暴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

舰队高耸入云的桅杆、厚重黝黑的船体、密密麻麻的炮窗,散发着无可匹敌的压迫感。

几艘最大的战列舰,船舷比小早船的桅杆顶还要高,投下的阴影仿佛能吞噬一切。

船上的楚军士兵,盔明甲亮,眼神锐利,无声地俯瞰,让橘清十郎感到窒息。

经过检查,橘清十郎带着两名脸色发白的随从,通过绳梯,登上了“定远”

号宽阔得令人眩晕的甲板。

橘清十郎被带到舰艉楼一间布置简洁、视野开阔的舱室内。

舱内方南端坐主位,数位亲随按剑侍立两侧,谋士苏文则坐在方南下首,手捧茶杯,气定神闲。

橘清十郎强压住心头的恐惧,深深鞠躬,用略显生硬的汉话开口:“下国使臣,太宰府少监橘清十郎,奉权帅藤原大人、奉行少贰大人之命,拜见上国将军阁下,请教将军尊姓大名。”

“贵国如此庞大之舰队,突然驾临我博多小港,未曾先行知会,致使我港口商旅惊散,百姓惶惶不安,田地荒废。”

“上国乃天朝礼仪之邦,此举未免有失礼数,有扰下国黎民之安宁。

不知贵军此来,究竟意欲何为?”

方南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抬眼落在橘清十郎身上。

“本将,大楚靖海伯、靖海水师统领,方南。”

方南喝问“橘使者,扶桑国纵容、指使倭寇浪人,数十年来屡犯大楚海疆,屠戮沿海州县无数,掳百姓为奴,焚屋舍为墟,劫掠财货,奸淫妇女,罪行罄竹难书。”

“大楚沿海,多少村庄化为焦土,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忠勇将士血染海疆,这笔血债累累,你可曾想过礼数?

可曾顾过我大楚黎民的安宁?!”

方南站起身,看着橘清十郎。

“此来奉我大楚皇帝陛下圣谕,前来捉拿首恶元凶,其一,乃畏罪潜逃至扶桑的倭寇魁首伊藤宁次。

其二,乃在背后指使、纵容、资助倭寇,屠戮我大楚子民之扶桑国奸佞!”

“此等元凶,尽藏匿于扶桑国内,是对我大楚天威的亵渎,若不交出,便是包庇同罪,大楚王师,唯有亲自动手,入国搜捕,明正典刑,以告慰我万千冤魂在天之灵!”

橘清十郎背后冷汗涔涔,强自镇定,开始表演:“将军息怒!

竟有此事?

下官位卑职小,对将军所言倭寇肆虐之事,虽有耳闻,然皆以为是海上不法浪人、海盗所为,实不知竟与我国…竟有伊藤宁次此等巨寇藏匿国内?

更遑论有朝中重臣牵涉其中?

此必是误会!

天大的误会啊!”

橘清十郎抬起头,努力让眼神显得真诚:“将军明鉴!

我扶桑国主素来仰慕天朝,谨守臣礼,岂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定是下面某些宵小之辈,瞒着国主与朝廷,私下所为。”

“下官即刻返回,将此要情禀报权帅与奉行大人,火速上报京都,奏明天皇陛下与关白大人,请朝廷彻查,定当全力搜捕,一个不漏,缉拿归案,绑缚至将军面前,听候上国发落,绝不敢有丝毫包庇!”

橘清十郎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