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7章 扶桑京都的妄想(1/2)

楚军的休整和欢庆并未持续多久,坏消息接踵而至。

三日后,斥候飞马来报:台州府下辖的临海县东侧渔村遭袭,十几艘倭寇快船趁夜靠岸,百余名凶悍倭寇登陆,焚烧房屋数十间,屠杀来不及逃走的渔民百余人,抢走粮食、布匹、少量金银后,在楚军赶到前已扬帆远遁。

七日后,南边的福州府长乐县急报:一股约两百人的倭寇海盗,突袭了县郊一座富庶的桑园镇,掳掠年轻女子二十余人,纵火焚烧了大半个镇子,杀死杀伤乡勇和百姓三百余众。

等福州府派出的援军赶到,倭寇早已带着抢掠的人口和财物乘船消失在海平线。

......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温州乐清、宁州、甚至更北一些的兴海…短短半个月内,几千里海岸线上,七八处州县乡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袭击。

倭海盗寇如同鬼魅,来去如风,专挑防御薄弱处下手,手段极其残忍,所过之处,往往鸡犬不留,只余焦土和尸骸。

倭寇放弃了攻打府城大邑,目标明确,烧杀抢掠,制造恐慌,消耗楚军!

军报传到楚军大营,胜利的喜悦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憋屈的愤怒和深深的无力感。

“混账!

这群畜生!”

安平伯周勇气得须发戟张,一拳砸在桌子上,杯盘乱跳,“有种跟老子堂堂正正打一场!

尽使这些下三滥的手段!”

“狡诈!

无耻之尤!”

武威将军陈震脸色铁青,“我军步骑再精锐,也不能日日守在每一个渔村、每一个镇口,大海茫茫,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大帅!

末将请命,率本部兵马沿海布防!

一镇一村地守过去!

就不信逮不住他们!”

一位将领出列请战。

“胡闹!”

另一位老成的将领立刻反驳,“海岸线如此漫长,你有多少兵可分?

分兵则力弱,倭寇若集中力量攻你一处,如何抵挡?

这是疲兵之计,正中倭寇下怀!”

......

镇国公端坐帅位,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天子剑的剑鞘,目光扫过沉默不语的方南,沉声问道:“方南,你有什么看法?”

方南出列抱拳“回大帅!

此等袭扰,意在使我大军疲于奔命,空耗粮饷,令沿海百姓惊恐,动摇我大楚海防根基,日日防贼,终有疏漏,贼在海上,巢穴在岛上,欲绝倭患,必先绝其海路,捣其巢穴!”

方南走到沙盘前,指向蓝色区域和那些象征岛屿的黑点:“唯有重建强大水师,方能主动寻敌、歼敌,方能护我海疆安宁,被动守岸,防不胜防,永无宁日!”

“重建水师?”

周勇眉头紧锁,“方小子,水师可不是说建就建的!

战船打造,非一日之功!

合格的水手、精通海战的将领更是难寻,先前我大楚东南水师主力,就是在海上被倭寇设计诱歼,几乎全军覆没,教训惨痛啊!”

“周将军所虑极是!”

方南坦然开口“然而不建水师,则倭患永无平息之日!

至于先前水师覆灭之因,末将仔细研究过战报。

一在战船老旧,速度、火力远逊于倭寇之海船;二在将领轻敌冒进,中了倭寇诱敌深入、分割包围之计;三在水师各营号令不一,协同不力!”

方南抱拳请命:“末将不才,愿立军令状!

恳请大帅将重建水师之重任,交付于末将,督造新式战船,招募训练精锐水卒,革新战法!”

“以沿海船厂为根基,以先锋营将士为骨干,辅以熟悉海情之渔民、原水师幸存官兵,半年之内,末将必打造出一支新锐水师!

若不能肃清海疆,末将甘愿献上项上人头!”

字字掷地有声,帐内瞬间安静下来,众将看着这位年轻人,心中震撼。

镇国公深知方南之能,这海疆之患,非他不能破,良久,猛地一拍帅案。

“方南听令!”

“末将在!”

方南单膝跪地。

“本帅命你为‘靖海水师’统领,全权负责水师重建事宜,授你临机专断之权,可调用缴获之所有海船、物资、金银,可征召东南沿海所有船匠、水手,可选拔军中将士入水师,沿海船厂及其所属匠户,皆归你节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海上雄师!”

“末将领命!

必不负大帅重托!”

方南昂首应诺。

“其余各部!”

镇国公继续下令,“周勇、陈震!

你二人负责沿海各府州防务,整修卫所,训练乡勇,加强警戒烽燧!”

“其余将领,整训本部兵马,随时听候调遣,本帅即刻上奏陛下允准大军暂缓班师务求根除海患,永靖波涛!”

“末将遵命!”

众将齐声领命。

万里波涛之外,扶桑国京都。

时值初春,环绕京都的群山层林尽染浅绿,古朴的寺院飞檐掩映其间,倒显出几分禅意。

城池中低矮的木质町屋连绵不绝,狭窄的街道如同迷宫,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酱汤的发酵气味。

行人穿着色调暗淡的和服或袴,脚步匆匆,面容刻板,透着一股谨慎与麻木。

被高大石墙和深阔壕沟环绕的京都御所——天皇的居所,黑顶白墙,线条简洁,追求一种枯寂之美。

重重叠叠的唐破风、千鸟破风屋顶下,是深邃幽暗的走廊和拉门紧闭的房间。

御所守卫森严,身着沉重具足、手持朱枪的武士矗立在各个门禁要道,扫视着任何靠近的人。

在御所内一处主殿内,一场小型的御前评议正在进行。

殿内光线并不明亮,地面铺着光滑的叠席榻榻米,扶桑天皇承和身着黄栌染御袍,头戴立缨冠,端坐于御帐台上的御椅中。

这位天皇年约四十许,面容苍白清癯,眉眼细长,嘴唇很薄,眼神有些飘忽,维持着一种象征性的威严。

真正掌握着话语权的,是跪坐在殿下两侧的几位公卿大臣。

左首第一位,是关白藤原库之助,年过五旬,保养得宜,面皮白净,留着精心修剪的短髭,身穿繁复的紫色直衣和指贯,头戴乌帽。

做为藤原氏北家的家主,通过将女儿送入天皇后宫,把持朝政多年,权倾朝野。

右首第一位,是大纳言源赖光,年纪与藤原相仿,面容方正,眼神锐利,留着络腮胡,穿着深绿色袍服,透着一股武家出身的硬朗气息。

下首还有几位中纳言、参议等,平正盛、橘仲任等,皆身着相应品级的朝服,神情恭谨,眼神却在藤原和源赖光之间游移,察言观色。

殿中央摆放的几个打开的精美锦盒,散发出珠光宝气——硕大圆润的东珠、形态奇异的红珊瑚、温润无瑕的玉雕佛像、还有那金灿灿晃人眼的一锭锭马蹄金!

这些从大楚泉州掠来的奇珍异宝,在略显昏暗的殿内熠熠生辉,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锦盒旁边几个稍小的的盒子里,是平野信玄、鬼岛津义、陈阿大三人的头颅。

伊藤宁次的请罪奏折,就摆在天皇的御案上。

“陛下,诸公,”

藤原库之助缓缓开口,目光扫过那些珍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伊藤宁次的贡品,足见其忠心。

平野信玄等人丧师辱国,致使登陆大楚、建立根基之大好良机毁于一旦,确属罪无可赦!

伊藤能当机立断,令其切腹谢罪,并将首级与贡品献上,也算知进退,懂规矩。”

源赖光冷哼一声“藤原公此言差矣!

十几万之众,一朝覆灭,这岂是平野一人之过?

伊藤宁次难道就毫无责任?

他送来这些东西,不过是怕朝廷降罪罢了。”

“大楚陆战之强,火器之利,实非轻易可图之国!

臣以为,不得再轻易招惹大楚,以免引来灭顶之灾!”

“源大人太过谨慎了!”

一位依附藤原家的参议立刻反驳“大楚富庶,这些珍宝不过是从其沿海一隅所得,若能得其全境…我扶桑何愁不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