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86章 告别封地父老(1/2)

“石头,随我去兵部!”

方南带上石头直奔兵部衙门。

方南亮明身份并出示圣旨后,一切进展顺利。

一名主事将一个沉甸甸的铜印、一纸盖着兵部大印的“前军统领”

告身文书,以及城外京营驻地的分配文书递上。

接着又开具了前往京营挑选兵员、以及到兵部武库领取军需装备的正式批文。

“方统领,所需文书印信俱已在此,请查验。”

方南快速扫过,确认无误,将统领印信郑重收起,抓起那几张关乎三千将士装备的批文“有劳。”

快马加鞭,方南与方石风尘仆仆赶回位于京郊的平溪村封地。

没有片刻停歇,方南立即召集了所有的护卫队员。

护卫队训练场,所有的护卫队员整齐列队,注视前方的方南。

方南站上高台,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声音穿透全场: “弟兄们!

倭寇犯境,屠戮我大楚子民!

陛下有旨,命我为前军统领,十日内开拔东南,荡平倭患!”

“此去凶险万分,九死一生!

然,国难当头,我大楚男儿,责无旁贷!

我需从尔等之中,挑选二百精锐,充作先锋骨干!”

“愿意随我出征者,上前一步!”

“刷!”

整齐划一,数百人无一例外,齐齐向前踏出一步!

方南心中滚烫,朗声道“好!

都是我平溪的好儿郎!

方石!”

“在!”

“即刻点选二百人!”

“遵命!”

石头声若洪钟,立刻带上二蛋和大牛开始点选。

身材魁梧,体能优秀,弓马娴熟的,连带使用陌刀的队员,一共二百名队员被挑选了出来。

“二蛋留下,暂代队长之职,带领剩下的人负责护卫封地”

听到方南的命令,二蛋有些着急,连忙上前“少爷,我也想跟您去杀敌!”

方南拍了拍二蛋的肩膀,说道“二蛋,你留下的任务同样重要。

这平溪村封地是咱们的根基,你带领剩下的人好好护卫,莫要让百姓受了委屈。

我此去东南,若是后方不稳,我怎能安心杀敌?”

二蛋眼眶泛红,重重地点头,“我明白了,少爷放心,我一定护好封地!”

方南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那挑选出的二百精锐说道:“弟兄们,回去跟家人道个别,明日卯时在这里集合,随我出征!”

命令下达,入选的队员带着激动与不舍飞奔回家。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所有主事和作坊管事围坐一起,看向主位。

“老王!”

方南吩咐老铁匠“那五门火炮连同所有炮弹、火药包,我要全部带走!

另外,作坊里全力赶工,继续赶造火炮,造好后送往前线”

老王拍着胸脯“少爷放心!

俺们日夜不停!

炉子不熄火!”

“好!

老李!”

方南转向木匠老李,“连弩有多少带多少!

还有,把所有备用的弩臂、弩弦、箭匣都带上!

另外,立刻赶制弩箭,越多越好!

再抽调精干木匠,随军负责器械维护!”

“明白,少爷!

弩箭管够!

人手俺来安排!”

老李沉稳应道。

“艾道长!

全力生产手雷、火药和引信,多多益善!

那些懂配药、懂操作火炮的徒弟,挑二十个最机灵的,编入辎重营!”

“少爷放心!

贫道保管安排妥当!”

方南点头,看向方岳“将我们所有库存的酒精,用最结实的陶罐密封装好!

还有艾道长实验室里那些青霉素,单独装箱,标明记号!

这些都是救命的东西!

另外,征调所有大车,准备运输火炮、弹药、器械、粮草、药品!

明日辰时,车队必须整装待发!”

“是”

一道道命令如同军令,整个平溪封地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炉火彻夜通明,锤打声、锯木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硫磺、木屑和紧张的气息。

晨光熹微。

二百名精挑细选、披挂整齐的护卫队员,眼神锐利,队列森严。

旁边是同样整装待发的二百名工匠和炮手。

用厚布和绳索牢牢固定在特制炮车上的五门火炮,每一门由四匹马拉拽。

旁边是装载着堆积如山的炮弹、火药桶、成箱的连弩和弩箭、密封的酒精罐、以及各种工具物资的数十辆大车,拉车的健马不安地打着响鼻。

方岳此刻带着所有管事、作坊头目以及闻讯赶来的几乎全村百姓,黑压压地站在道路两侧,一直延伸到村外。

没有喧哗,只有压抑的啜泣和沉重的呼吸声。

方岳上前几步,走到方南面前,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极力压抑的哽咽:“少爷……此去东南,万里波涛,凶险难测……属下代封地上下,盼少爷旗开得胜,早日……早日凯旋!”

方南扶起方岳“封地就托付给你了。

后方安稳,前方将士方能安心杀敌。

等我好消息!”

这时,人群再也抑制不住。

那些被挑选出征的护卫队员家属,纷纷冲破管事们的阻拦,涌上前来。

“柱子!

我的儿啊!”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扑到一名年轻队员面前,将怀里紧紧抱着的一个鼓鼓囊囊的土布包袱塞进儿子怀里,“娘给你烙了饼,放了肉……到了那边,一定要听少爷的话,多杀倭寇,也要……也要护好自己啊!”

粗糙的手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

“铁牛哥!

这个……这个给你!”

一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姑娘,怯生生地将一个煮得滚烫的红鸡蛋塞到一个壮硕队员手中,小脸上挂着泪珠,“娘说,吃了红鸡蛋,平平安安……”

“当家的……”

一个年轻的小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挤到丈夫面前,泪眼婆娑,千言万语堵在喉头,只化作一声带着哭腔的低唤,年轻还显稚嫩的汉子,此刻眼眶通红,重重地点头,粗糙的大手轻轻摸了摸婴儿娇嫩的脸颊,又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