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风起云涌(1/2)
此时,雍凉荆益四州的大路仍然还在修建,各县各郡都在大搞建设。
刘禅突然又搞出这么大的动作,要在各处建学堂,一时之间,各郡各县的财政都有些紧张。
更紧张的,是各地的士族人心。
《谏大汉天子大开学堂表》 《陈大汉天子表》 《谏天子表》 …… 各种表章如同雨点一样,疯狂的朝刘禅的案桌涌来。
一开始刘禅还耐着性子看一看,再后来,看都懒得看了,直接交代十常侍,凡是这些奏章,全部直接交到造纸坊去当造纸材料,连留存档案都不必了。
随着刘禅不理会这些奏章。
渐渐地,各地的画风开始变了,流言蜚语开始传遍各州。
孙鲁班牝鸡司晨,就像当年勾践送西施给夫差一样,是东吴进献给陛下祸乱朝纲的。
杨春梅恃宠而骄,女人干政,国之大锅。
陈巧思,于倩溪等人,更是骄奢淫逸,肆无忌惮,十常侍乱国,正人君子都不得进,世家才俊只能流落于野,大汉朝堂已经被奸臣占据了。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刘禅身边的三个丫鬟盼儿,巧儿,倩儿的名字,都是来自于这句话。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这是祝儿,素儿,六儿三个人名字的来源。
如今盼儿已经嫁人,巧儿,倩儿,六儿这些人,刘禅都给她们取了大名,只有她们自己之间还用这些小名称呼。
大汉朝廷承前制,创办了太学。
后人一听说世家,都是义愤填膺,觉得世家都是世代富贵。
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在门阀统治的年代,世家当然是世代富贵,但世家的第一代,却往往都是普通百姓,是世代读书才能慢慢成为世家的。
太学里就有很多穷学生,他们中的杰出者,如果连续两三代都很杰出,就会出现一个新的传世家族。
很遗憾,跟大家想的不同,事实是,恶龙几乎都是屠龙少年变成的。
这也是世家最具迷惑性的一点,你看,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世家,很公平嘛。
听说刘禅要让百姓人人都读书,太学里的穷学生很敏感,他们一眼就看到让百姓都读书识字的结果,那就是想通过读书来建立新的世家,已经不可能了。
若是人人都有书读,人人都能读书,那我们现在苦读意义何在。
反对普及文化的,往往都是文化人。
穷学生书还没读出来,就先已经在反对别人读书了。
因为他们读书,从来就不是为了什么天下社稷,更没有什么宋朝时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口号喊的震天响,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和后代的荣华富贵。
真为了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该鼓励人人都去读书继承绝学才对啊,为什么要反对百姓读书呢。
于是太学生开始明里暗里聚集在一起,反对皇帝让天下百姓都读书的圣旨。
地方上,原本名声极好的十常侍,风向也开始变了,没人敢骂皇帝陛下,于是开始骂十常侍了。
历来皇帝身边亲信的人,都是这样,皇帝不能骂,当然只能骂奸臣了,尤其是宦官和女人,简直就是天生的靶子,很多宦官一开始名声很好,只要皇帝和大臣不在同一条战线时,宦官稍微迎合了一下皇帝,立刻就会骂声一片。
也有太学生不信邪,直接就给刘禅上起了书。
朝廷大臣上书没用?
太学生可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陛下总不能不重视吧。
只能说,无论哪个年代,学生总喜欢高估自己,大臣们是朝廷的现在,刘禅都不理,她能去理所谓的国家的未来?
全天下百姓都识字读书,国家的未来在每一个人身上,而不是区区一小撮人。
一时之间,四州之地,风云变幻。
可是面对这一切,刘禅丝毫没有后退。
忍得三分狼视虎眈,退却七步家徒四壁。
十三年来,她从未后退过一步,无论是什么事情,她都是勇往直前,一马当先。
说什么即使坚如铁,也怕绕指柔,在她这里从来都不是事,她也从来没想过什么以柔克刚。
这个世界上,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妥协一下就能完成的,妥协只会让人一退再退,最终一事无成。
更何况,如果她现在后退,十三年来一直都是一言九鼎,从来没有被任何人反对过的大汉陛下玄女娘娘,就会留下曾经被臣下和士民胁迫而妥协退却的不光彩记录。
多年积累的威望就会毁于一旦。
这件事退了,将来什么事情都会有人逼迫她退。
…… 此时,刘禅要在各地建立学堂,大汉各地世家都纷纷反对,朝臣纷纷上书,太学生也群情汹涌,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曹魏。
曹丕夏天偶感风寒,一直到九月底了还未好,听到这个消息,竟然瞬时间感觉自己好了很多。
这真是天降喜讯啊!
刘禅,那个天下无敌的女人,竟然自掘坟墓,妄图与天下大势为敌。
这是在嫌弃自己的优势太大了吗?
得罪了天下的士族,她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额,她那么风华绝代,死了还是太可惜了,如果她真的走投无路,还是要把她接来当大魏皇后吧。
当然,刘禅如此强势,她的五万虎贲军天下无敌,她在军队和朝臣中威望极高,还有很多民众支持她,她自己的武艺又到了无人能揣测的地步,士族想像刺杀孙策那样刺杀她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想,刘禅也是有胜利的可能的,可是刘禅如果胜利,荆州,益州,雍州,凉州的士族都会争相逃亡曹魏,对于曹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曹丕心中,刘禅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成吧。
士族有多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刘禅的部队是很强,但再强也得吃饭,没有士绅的帮助,她到哪里收粮去?
他被刘禅打压欺负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一次胜利的希望,自然心情大好,过去一年来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的亡国阴影,瞬间消失,几天过去,病体都快痊愈了。
刘禅这么厉害,中原能打的司马懿,曹真,都不是她对手,能打的曹彰更是投靠她了,曹丕还真怕刘禅发动下一场战争就直接把他打亡国了。
至于孙权,他的心情跟曹丕差不多,他跟大汉已经完全断绝关系,倒向了曹魏一方,还被封为了大魏吴王,可是他的倒戈也未能帮曹魏守住长安,即使诸葛亮为了防备东吴不能再抽调荆州粮草支援刘禅,即使曹魏因为东线和东吴和解而抽调了十万大军援助长安,刘禅即使没有诸葛亮全力支援后勤,仍然干净利落的生擒曹彰,攻陷长安。
如今在孙权眼中,刘禅的大汉已经大大超越了曹魏,成了他最大的敌人。
以前他们江东还叫刘禅荆主,荆汉,现在呢,雄据荆州,益州,雍州,凉州西州之地,同时还降服了孟获的蛮地,灭亡了高原上的西羌国,何其强盛也。
地盘已经远远超过曹魏,以她那内政能力,再发展个几年,就算是国家实力这方面,也会完全超越曹魏。
到时候谁能抵挡她?
这个时候,她突然发疯,自断双臂,主动选择与天下最强的势力集团作对,对于孙权来说,当然是好消息。
说世家大族是天下最强的势力集团,绝不是夸张。
当年汉末,皇帝和宦官们,面对世家大族就已经有力不从心之感了。
这时候黄巾军起,世家大族一下子被打蒙了,他们一时间来不及团结起来对抗黄巾军,只能被迫依附于各地军阀,这才让袁绍,公孙瓒,吕布,曹操,刘备,孙策等军事集团发展起来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军阀本身就是世家,也只有各军阀混战之时,诸侯才能压制各世家大族一头。
等诸侯混战结束,现在只剩下了曹丕,孙权,刘禅,这时候,原本依附于他们三家的世家,又回到了汉末的时候,实力重新超越了三家皇族。
显而易见,除非天天打仗,军人才能压倒世家,一旦承平,世家就会超越军人。
曹丕和孙权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与世家合作,刘禅却逆时代潮流而动,居然想直接掘世家的根基。
当然,世家实力超越皇权,是以家族,以整个世家大族作为一个集体而言的,单独某个人,是不可能超越皇帝或者代皇帝行使皇权的权臣的。
真有某个世家的个人超过了皇权,那他还不自己当皇帝去了?
皇帝或权臣不真的以世家大族为敌,只是杀死几个世家的个体,那还是轻而易举,微不足道的,无论你有多大的官。
刘禅突然发疯,在孙权看来,这就是女人当权的弊端,在他看来,女人哪里有什么理智,还不是情绪多变,随心所欲,一点都不懂隐忍。
孙权虽然和曹丕一样,对刘禅与世家大族为敌感到喜闻乐见,但他不爽的是,在大汉朝廷,原本口碑极好,被称为一代贤后的孙鲁班,突然被骂成了妲己,褒姒,西施,还说什么是他东吴派去迷惑君心,祸乱朝纲的妖后。
而已经好几年没有被人蛐蛐过的帝后都是女人,帝后之间的禁忌之恋,也被人重新拿出来喷了。
孙鲁班本就是孙权最宠爱的女儿,远嫁之后,不但没有失宠,反而在他心里越来越重要,虽然孙鲁班从小娇纵,飞扬跋扈,但父母的心思都很奇怪,越是这样的女儿他们就越偏爱。
两个孩子,如果一个从小娇纵,一个从小谦卑有礼,父母往往反而会喜爱娇纵的那个,一旦娇纵的那个脾气突然变好了,父母就会感觉喜从天降,更加喜欢这个孩子,而父母往往不喜欢那个从小脾气好的,一旦将来脾气好的那个突然脾气变坏,父母更是越发讨厌。
天下事情总是这么不公平,浪子回头金不换,好人有过万人嫌。
孙鲁班就是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娇惯,偏偏孙权对她万般宠爱,等她被刘禅调教成了一个好姑娘,聪明伶俐又孝顺父母,执掌后宫还帮刘禅治理国事,孙权就越发对女儿念念不忘了。
听到女儿被大汉朝廷的人骂成了祸国妖后,孙权差点就准备派人去大汉将女儿接回来了。
谁都知道汉朝天子有甩锅的传统,当年汉景帝就曾经甩锅晁错,将其腰斩,谁知道刘禅顶不住压力的时候,会不会甩锅孙鲁班。
但想了想,孙权还是压下了派人去接孙鲁班的打算,女儿现在估计也是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他掺和其中,说不定让刘禅怀疑她,让她的处境更加不妙。
…… 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底了。
刘禅在各地开县学的计划,实施得不算特别顺利,到目前为止,依然只有一些县的县学建好了。
至于建在乡下的学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好一个。
至于原因,每个地方报上来的原因都差不多,因为现在各地都在修路,实在没有能力一边修路一边修学堂。
这个理由真的是能把刘禅笑死。
举全县之力,修一条路,有什么困难吗?
第一阶段,她只是在原本的路的基础上修一下路而已,根本还没到将各州各郡的路连在一起的阶段,根本算不得什么。
她已经一年多来没有征过徭役了,百姓做任何事情都发了工钱,现在各地竟然说修路的同时,无法建立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