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04章 这个侦探有点衰(月初求保底月票)(1/2)

这时候其他编辑也凑过来看热闹了,一看徐畅畅的屏幕,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失态嚷了出来:“张潮的稿子?

哟,叫《画皮》!”

一句话像惊雷一样响彻编辑室,就连最稳如泰山的资深老编都忍不住摘下老花镜,伸长了脖子往这边探了一下。

王占军叹了口气道:“你咋就管不住这嘴呢。”

小说还没看,就被大嘴巴捅了出去,这搁谁也不乐意。

不过眼看也瞒不住了,王占军也只能承认道:“我让小徐给张潮发一封约稿信,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回复了——小徐,你可真是我们的‘福将’!”

徐畅畅脸蛋红扑扑的,有害羞,也有骄傲。

王占军道:“你赶紧转发给我,我现在就看。”

这时候忍不住好奇心编辑们鼓噪起来:“主编,打印出来大家一起看吧!”

文学杂志社的编辑之间,除了上下级关系,往往也有着亦师亦友的感情,所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王占军想了想,觉得这个消息反正也瞒不住,于是对徐畅畅道:“行吧,给大家都打一份——不过看完就回收啊,规矩不能坏。

哦,还有,小徐,你记得给张潮回下邮件,不要太兴奋给忘了,让人家笑我们没礼貌。”

徐畅畅连连点头。

先下载了《画皮》的文档,先粗略排了下版,减少了页数,再按照编辑的人头点击了打印按钮; 接着又开始字斟句酌地给张潮回邮件: 【张潮你好: 来稿收悉……】

一众编辑早就等在办公室的大型打印机旁边,每打出来一份,都来不及装订,大家就哄抢起来,热闹极了。

王占军笑着摇摇头,对气氛变得异常活跃的编辑室感到一丝欣慰——这说明编辑们不仅对文学还抱有热情,对杂志也感情深厚。

于是他干脆地道:“拿了打印稿,大家一起去会议室看,各抒己见!”

众人轰声答应。

十五分钟后,《十月》杂志的骨干编辑们都坐到了会议室里,人手一份《画皮》,开始阅读起来。

《画皮》本就是《聊斋志异》当中最有名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不仅故事诡谲、恐怖,而且多次被拍成电影,据说1992年上映的版本还曾经吓死过观众。

原版小说大概讲的是秀才“王生”

遇到一个身份不明的美女,带回家里做了妾室,后来不小心窥见这美女竟然将身上的人皮脱下来,铺在桌上描画眉眼,她的真身原来是面目狰狞的恶鬼。

不久王生被恶鬼所食,最后幸得一个法力高强的道士相助,才铲除了恶鬼,并且让王生起死回生。

张潮的小说取材于此,那在主题或者内容上必然有所关联,编辑们兴奋地翻阅起来。

小说一开头,大家就发现张潮的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蹲在发霉的瓷砖地上,橡胶手套陷进排水口黏腻的污垢里。

老式抽水马桶像头垂死的怪兽,正从喉咙深处发出令人作呕的咕噜声。

“这次可是大案子。”

我对着马桶喃喃自语,扳手在锈蚀的管道上敲出清脆节奏。

镜子里映出我的连体工装,后背印着“万家通管道维修”



楼上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我条件反射摸向腰间。

可惜那里没有配枪,只有半包红塔山和吃了一半的煎饼果子。

油烟机排气管里飘来夫妻吵架的碎片:“贱男人……狐狸精……工资卡……”

这些词句混着厕所氨水味,在我鼻腔里搅拌成浑浊的液体。

“师傅!”

卫生间的磨砂玻璃突然被拍得砰砰响,房东大妈尖利的嗓音穿透门板:“你到底是来修马桶还是来做法事的?

都鼓捣半小时了!”

我摸出微型手电筒照向管道深处,光束惊动了一群蟑螂:“马上,马上。”

我说话时故意压低嗓音,就像《无间道》里的梁朝伟。

事实上我确实在收集证据——从马桶U型管里捞出的避孕套、缠着长发的梳子,还有张被泡烂的快递单——我坚信这些东西里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中有一些秘密,也许能从正确的对象那里换到通100次马桶管道也赚不到的钱。

哦,忘了介绍,我叫李默,是个私家侦探。】

“这个私家侦探有意思。”

一个编辑笑出了声。

谁能想到张潮这次的开篇竟然是个在通下水道的“私家侦探”

,一想到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职业竟然被张潮混搭到一起,不少人就有些忍俊不禁。

“他这次要写推理小说?”

另一个编辑出声道。

毕竟这样的开头对大部分阅读经验丰富的读者来说,都会下意识地想到那些经典的侦探形象。

外形邋遢、经济窘迫的私人侦探无意中卷入一场大案,在所有人的忽略和轻视当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缜密的推理,最终一鸣惊人、找到真凶,这也算是推理小说的一大套路了。

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硬汉侦探「菲利普·马洛」就有类似的特点。

只不过雷蒙德·钱德勒永远不会让他的侦探趴在地上通马桶就是了。

一阵简短的探讨以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继续往下看了: 【手机在工具包里震动时,我正用长柄夹钳从下水道夹出一枚金戒指。

假货,因为上面锈满了铜绿。

但戒圈内侧刻着「2010.

12.

31」。

这个发现让我兴奋得手抖,仿佛窥见了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感情和一个满嘴谎话的风流男人。

所以直到手机第二次震动时,我才按下接听键。

“是「黑夜游侠李Sir」吗?”

电流声里裹着浓重的烟嗓,听起来像有口老痰,随时会从听筒里喷出来,“听说你很专业?”

我迅速站直了身体,就像对方是站在我面前而不是在打电话。

我把沾着不明黏液的手套甩进垃圾桶:“如果你质疑我的专业,你现在就可以挂掉电话……”

话没说完我就被打断了,楼上夫妻的争吵突然升级,拖鞋砸在地板的声音震得吊顶簌簌落灰。

“你在哪里?”

对方警觉地问。

“这是秘密,也是客户的隐私。”

我抓起扳手敲了敲水管,金属震荡声在狭小空间产生惊人的混响,“我的时间不多……”

回到面包车以后,我就把音响放到最大声,来为自己庆祝。

这辆五菱荣光是我移动的办公室兼卧室,后排放着液压疏通机和折迭床,副驾驶的手套箱里放着一台佳能的单反相机,据说型号是什么5D2——其实这是个样子货,镜头早就磨花了,拍什么也是雾蒙蒙一片,还不如我的手机。

但谁让我是一个私家侦探呢?

我只用皮搋子和镜头说话。

中国当然没有“私家侦探”

这个职业,它甚至没有在民政部的职业分类列表里——全中国一共有1481种职业,以及2670个工种,并没有一个叫「私家侦探」。

所以每当注册小额贷款平台时,职业那一栏我会填「公务员」或者「教师」;至于其他场合,我会介绍自己为「商业调查专员」。

至于“李”

后面的“Sir”

,是为了暗示别人我有特殊背景——当然这不犯法,因为“Sir”

从来也不专属于哪一个职业。

不过只要看过香港电影,就会很容易接受这个暗示。

如今,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像谁。

你在「微博网」上和「朋友圈」里分享的文字、照片;你在视频平台上的30秒短片;甚至你选择的社交媒体头像……它们比你的毕业证——甚至身份证——更重要。】

“用皮搋子说话……哈哈哈……”

这是又有人忍不住了。

“张潮这是要‘将功补过’?”

又有编辑打趣道,“弥补一下大家受伤的心灵?”

“那说不定,这小子,坏的很!

说不定后面再扎读者几刀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