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盛情之下(继续3更合一,月初求票!(2/3)
没一会儿,候机室里的登机提示音就响了起来,张潮和父母拎上包,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了登机口。
看着旁边排着乌泱乌泱的经济舱乘客队伍,张潮父母脸上不约而同露出了羞赧的神色,父亲用手搓了搓脸,转过头去不看。
母亲则小声地嘟囔着:“这多不好……怎么上个飞机还把人分三六九等呢。”
张潮本来已经习惯了头等舱登机的便利,听母亲这么说脸上也是一红,不过还是解释道:“咱们机票多花钱了啊,一张多花好几千呢!”
母亲又叹道:“花这冤枉钱干嘛。
3个小时,二等座挤一挤也就到了。
我当年去浙江上学,火车要坐一天一夜呢……”
张潮忍不住道:“那叫经济舱,不是二等座——再说了,您那时候几岁,现在几岁?”
父亲这时候回头插一句嘴:“钱不钱的另说,你现在是距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了。”
三人就这么一边小声拌着嘴,一边上了飞机。
等坐进了头等舱宽大的座位,又享受了空姐优雅半蹲的亲切服务,再歪着脑袋看到空姐在经济舱的微弯腰标准服务,父亲感叹道:“这钱原来都花在这里了……”
旋即灵巧一闪,躲过了老婆伸来拧自己皮肉的魔爪,嘴上还没停:“我说的没错嘛,多花钱空姐抬头看乘客,少花钱乘客抬头看空姐……”
“别狡辩,我看你就是看人家小姑娘生得俊!”
“儿子都花钱了……再说了,这来来去去的,不看也得看,不看白不看……哎哟,你轻点……”
老夫妻二人就这么说说闹闹,还好他们坐最后一排,座位又宽,声音又低,不至于吵到其他乘客。
不过张潮还是扭过脸去,想装作不认识两人。
等飞机上升到平流层,飞行稳定之后,张潮父母很快被窗外的云海景色吸引。
张建国拿着相机拍了好多照片才恋恋不舍地收了起来,感慨道:“十几年前为了修长乐机场,全县老师集体‘捐了’半个月工资。
结果到了今天,我才第一次坐上飞机……”
一句话引得张潮都开始忆苦思甜。
张潮想起那是自己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学校把全校同学都拉去河边挖草皮,说是长乐机场风沙大,要用草皮固沙。
自己和同学们吭哧吭哧挖了半天,结果挖上来的草皮放在学校围墙边的晾了两个星期都没有被拉走——后来有天终于消失了,但想来那些草皮也活不了(奶奶的,现在写都有气)。
不过这种氛围很快被母亲打破了,她道:“明明是你自己不敢坐飞机。
去年和老刘、老李两家一起去云南玩,你非要坐火车……”
张建国没等老婆说完话,就把身子侧向儿子那边,说道:“你看看你现在,住大房子,开好车,飞机要坐头等舱,接触的都是名人……我就担心,担心……”
“担心我脱离群众?”
张潮微笑着接话道。
张建国点点头道:“你别嫌这句话老,觉得它过时了。
你是作家,不是明星。
我就怕你成天在云上飘着,再也看不见地上长什么庄稼、房顶冒什么烟了。”
张潮心想老张这是杞人忧天,这基层生活经验咱丰富着呢—— 什么600块一个月没有窗户的地下室,什么12块的黄焖鸡米饭,什么地铁通勤2小时就为了一节180块的课,什么开工作室不成倒贴2万…… 虽然肯定不是真正的“底层”
,但是经历也足够坎坷了。
不过张潮嘴上还得安慰道:“您放心,最近这段时间忙的事多,所以都是高来高去的。
等新小说出版以后,我就好好深入基层,体验人间烟火,品尝酸甜苦辣……”
张建国连忙摆手道:“打住!
又开始油嘴滑舌了。
你就这点改不了,一想逃避问题就满嘴跑舌头!
我就是提醒提醒你,听不听在你。”
张潮这才讪讪的住嘴。
这时候反而是母亲心疼起儿子了,拍了一下丈夫,板着脸道:“你也不看看他现在每天多少事,哪像你一样整天游手好闲,不是找人下棋,就是去山里钓鱼,一天到晚不着家…… 儿子,你别听他的。
反正咱家现在不写小说也能过好日子!”
张建国被老婆训得无言以对,张潮在旁边听得想笑又不敢笑出声,只能捂着嘴肩膀直抖,没想到老妈很快枪口就转移了,对他道:“你也要注意,不要乱花钱……”
张潮的笑戛然而止,轮到父亲在那“嘿嘿”
直乐。
张潮知道,平时母亲虽然絮叨点,倒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对什么都反应过度——她说父亲不敢坐飞机,自己其实也差不多,所以要用不断讲话来转移注意力。
不过好在飞机很快就进入日本领空,不一会儿就开始下降。
在空姐的提醒下,二老忙着收桌板、关舷窗、系安全带,一时间也没空再聊天了。
临下飞机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乘务长彬彬有礼地拿着意见簿,让张潮为航程提意见。
张潮当然要写什么,大笔一挥,空白页上就出现了十个大字: 「服务周到,宾至如归——张潮」 紧接着又和空姐们合了个影,这才离开了飞机。
这时候张潮父母对自己儿子的知名度又有了直观的认知。
飞机降落的机场是成田机场,张潮带着父母一路按照程序过关、等行李。
这时候张潮母亲忽然忧心忡忡地道:“确定不要联系三舅妈的小姨子的二姑父的小儿子?
你来日本有正事,能陪我们几天,后面怎么办?”
老张同志又从怀里掏出《七天日语速成》,自信满满地说道:“别怕,有我!”
结果被老婆白了一眼:“就是有你,才怕!”
没等张潮开口回答,忽然一个声音在身后想起:“潮桑!
终于又见到你了!”
三人回头,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在面前,深深给他们鞠了一躬,幅度之大、态度之恭敬,直接让张潮父母都有些惊慌失措,连忙鞠躬还礼。
张潮介绍道:“这是角川书店谷田佑介先生,在燕京语言学院留过学,中文很好——谷田,你的中文比上次见面更好了。”
谷田佑介再次鞠躬道:“感谢您的肯定。
我这两年都在努力学习中文,专门请了发音老师。”
张潮赞赏道:“效果真不错!
你现在在角川书店是……”
谷田佑介第三次鞠躬道:“托您的福,现在我担任千代田区的主管!”
张潮问道:“那事一定很多吧,恐怕没空……”
谷田佑介连忙道:“您放心,社长说了,接待您就是角川书店目前最重要的任务,特地嘱咐我一定要您和二位长辈满意!”
张潮这才回头对父母道:“所以不用麻烦那谁,三舅妈的二姨夫……反正咱们这一趟旅程,谷田会全程陪同,所有费用都是角川书店出,呃……”
犹豫了一下继续道,“包括往返的机票。”
张建国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这……这么麻烦人家好吗?
得花不少钱吧,再说人家是主管,工作多忙啊。
不然还是叫二舅妈的四姨太……”
张潮还没有开口解释,谷田就道:“你们,就是角川书店最尊贵的客人!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集英社手里抢到接待三位的机会,请务必不要觉得麻烦!”
一番话说得张潮父母哑口无言。
张潮小声解释道:“我把新小说签给角川书店了……”
张建国这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儿子的新小说据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吊着读者的胃口呢,美国的出版社最近直接把首印数提高到了100万册,说是摇钱树也不为过。
也难怪日本的出版社会这么热情。
和张潮给他们带来的利益相比,接待一家人游山玩水、吃吃喝喝能花几个钱?
张建国把《七天日语速成》又塞回怀里,腰板直了直,用长辈的口吻对谷田佑介道:“那就辛苦你了,谷田先生!”
谷田佑介忙道:“叫我谷田就好了,或者按照中国的习惯,叫我小谷、佑介都可以,不用加‘先生’!”
张建国道:“那怎么行……”
几人就这么一边聊着,一边跟着谷田佑介来到了机场的停车场。
虽然已经对儿子受到的礼遇有所准备,但张建国夫妇还是被角川书店接待他们的排场吓了一跳—— 只见两辆漆黑锃亮的对开门大轿车停在面前,轿车的车头还支棱着两面小旗,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那面; 每辆车旁都站着一个身穿西服、戴着白手套的司机,年龄大概50岁左右,神情恭敬又严肃,见到张潮一家人立刻侧身、伸手,一副绅士派头。
张潮母亲低声道:“这……客气过头了吧……这车我们坐不合适吧?”
张建国则问道:“这车怎么还是对开门的?
不会是那个什么牌子,香港电影里富豪最爱的——劳斯莱斯?”
张潮伸头一看,发现还是丰田车标,就对两人道:“不是劳斯莱斯,还是丰田车,好像叫什么「世纪」,也挺贵的,但是没有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