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16章 这是我最亲密的伙伴!(1/2)

看着眼前有着通体黑色亮面反光玻璃和独特锯齿状轮廓的大楼,张潮还是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还能和他发生交集。

如果是其他什么慈善拍卖会也就算了,但是这位爷的自己还真得来瞻仰瞻仰,毕竟此刻这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浮夸的男人,在不到10年后,就会让全世界为之颤抖。

张潮重生以来也“见证”

了不少历史事件,与之相比都算小事了,毕竟这影响了世界格局。

何况重生前的张潮,还不知道他最后是胜是败——据说他失败的话,就要被扔进大牢里。

这一切都促使他怀着满满的好奇心,前来参与这场纽约“上流社会”

的聚会活动。

身边的苏珊穿着一身晚礼服,与以往干练的女记者、女作家形象大相径庭,不过胜在颜值颇高,倒也驾驭住了大漏背加大高跟的风格。

张潮则是一身黑色的晚礼服,简单、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

此时大楼门口已经铺上了红毯,许多记者都已经架着长枪短炮围聚在红毯两边,每个走过红毯的嘉宾,谁更有“星光度”

,从记者闪光灯的璀璨程度就可以轻易分辨出来。

张潮与苏珊走到红毯处,伸手向穿着一身白色燕尾服的接待人员递上了自己的邀请函,对方连扫都没有扫一眼,就一手抚胸躬身,侧身让开了了。

苏珊小声道:“这说明对方挺重视你的。”

张潮:“哦,是吗?”

苏珊解释道:“这种活动讲究点的,重要嘉宾的样子都记在这些人的脑子里,不需要邀请函来确认。”

张潮点点头,不再说话,因为两人已经走入了记者们的“射程范围”



显然他早早就被人认出来了,骤然开始闪烁的闪光灯一时间让张潮出现了短暂的目盲,同时不少记者开始声嘶力竭喊叫着问问题: “张,作为少数族裔,你为什么会参加这样一个种族主义者的晚宴?”

“你在种族平等问题上的立场是否会影响您的写作?

您是否担心这会得罪某些群体?”

“你会参加今晚的收藏品竞拍吗?”

“张,你身边的苏珊女士是你在美国的情人吗?”

“身为作家,你应该呼吁大家放弃电力,保护环境!”

…… 从热闹程度上看,张潮大概算中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如在他身后就跟着一个谁,记者几乎完全没有理会,镜头都懒得偏一下。

好在张潮经验丰富,知道此刻只需要一路微笑向前就可以,不需要理会记者的任何提问。

倒是苏珊有些紧张,以往她都是负责在场外声嘶力竭的那个,走在红毯上还是第一回。

不过好在这不是什么奥斯卡颁奖典礼,不需要停留、亮相等环节,红毯也很短,几十米距离很快就走完了。

红毯尽头又是一个身穿全黑礼服、扎着领结、戴着白手套的“阿尔弗雷德”

,看到张潮和苏珊走来,优雅又及时地为他们拉开了玻璃门。

进入大楼内部,张潮发现自己就算真装了24K钛合金狗眼,也要被这奢华的装修风格给亮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大理石地板和反光的金黄色铝材墙面,营造了富丽堂皇的氛围。

大堂内有一个高达12米的以黄金色墙面做背景的瀑布,彰显出奢华与气派。

就连两侧电梯的门,都涂装成闪闪的金色。

在顶上巨大水晶灯的映照下,这里简直就像是最贪财的恶龙做的一个美梦。

等张潮适应这里的风格以后,又发现这里处处充斥着川普元素。

辣个男人不仅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几乎所有商业,在多处设置了纪念品的陈列橱窗,橱窗里放着用镀金字体写着他名字的水杯,印有金黄色家族徽章的酒壶套…… 苏珊看到以后,嘟着嘴悄声对张潮道:“这就是他的审美——庸俗到头了!”

张潮耸耸肩,道:“这么看,他确实是美国的象征!”

苏珊嫌弃地道:“我可不想被他象征——你怎么能这么说?”

张潮指了指这里无处不在的名字标识,对她道:“世界上恐怕只有美国,才能让这么张扬到毫不克制的商人成功。

你有没有想过,他把‘庸俗’发扬到极致以后,反而是一种风格,甚至显得……嗯,特别真诚?”

苏珊翻了个白眼,表示张潮的这种想法难以理喻。

张潮又对苏珊道:“别看不起人家,说不定有一天他要当总统的。”

苏珊嗤笑道:“张,这是现实世界,不是《辛普森一家》!

你虽然是个优秀的作家,但并不了解美国人!

我们的民意是不会允许这样人来领导美国!”

张潮:“……”

好吧,希望到时候苏珊你不要痛哭。

这时候又有接待的管家过来引领张潮两人进入今天慈善拍卖会与举行晚宴的主会场,一个大型的会议室。

此刻这里同样被装点得金碧辉煌,正前方是一个临时搭建的主舞台,上面除了主讲台外,就是十几个方形的立柱,每个立柱上都罩着玻璃罩子,里面应该是今天的竞拍品。

此外就是几排供嘉宾入座的小圆桌,不过此刻人还没有到齐,所以都是三三两两地在社交。

管家把两人领到属于他们的圆桌前,这个圆桌位于第三排,位置比较靠近中间,除了放置了张潮和苏珊的名牌以外,还有两个名牌,一个上面是“Junot Díaz(朱诺迪亚斯)”

,一个上面是“Joshua Ferris(约舒亚·菲利斯)”



不过位子是空着的,不知道是没有来,还是去社交了。

苏珊显然事先做过功课,对张潮道:“他们都是纽约最近崭露头角的新作家。

朱诺迪亚斯是多米尼加人,他刚刚出版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呵,是你不喜欢的那种‘移民题材’。

讲了一个新泽西州的多米尼加裔青年充满了孤独和挫折、嘲笑和孤立的生活。

约舒亚·菲利斯,我只知道他很年轻,还没有看过他的作品。”

参与这种活动的主要有几种人——一种是政治、经济界的名流,美国的“旋转门”

是一个公开的“潜规则”

,从上到下都觉得正常不过,所以并不忌讳在这样的场合把酒言欢。

另一种是娱乐与体育明星,他们有雄厚的现金储备,往往是竞拍的主力军。

花上几万到几十万美金,既树立了关心慈善的人设,又能与政经大佬攀上关系,何乐而不为?

最后一种则是像张潮,以及桌上另外两位作家这样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特别是年轻一代。

他们虽然无权无势,也不如娱乐、体育明星那么有钱,但是却能为活动提供拍品,同时不少政经大佬也颇热衷于提携、资助年轻艺术家。

张潮指着在主舞台前不停与来人寒暄的川普,对苏珊道:“我们也去打个招呼?”

苏珊深吸一口气,点点头,给自己和张潮各拿上一杯香槟酒,就往川普处走去。

像川普这样的东道主,都有专门的礼宾司仪提醒他什么嘉宾正在“靠近”



他在指示下很快看到了张潮和苏珊两人,专门示意司仪把两人带到自己面前,不用和其他人一样“排队”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这个人物,张潮不免仔仔细细打量了他一番—— 总体上与张潮印象里并无不同,身高大概190公分,比张潮还高了将近10公分,体型宽厚,站在面前颇有压迫感;标志性的金色头发像一层云彩一样盖在头顶,很难判断到底秃了没有。

皮肤则是古铜甚至近乎橙色的,但是眼睛一圈又显出一种近于病态的白。

张潮想起有人说他的皮肤是专门“美黑”

过的,看来确实不假。

看到张潮,川普颇为热情地对身边的其他人用他那特有的夸张语调道:“看看是谁来了?

这是我们年轻的英雄!

来自中国的作家!

欢迎你,张。

你在芝加哥的发言太棒了,美国就缺少你这样的年轻人,勇于向所有人宣传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

你不是美国人,太可惜了!”

张潮只是举起香槟杯,淡淡地道:“先生,你过奖了,我只是在为我自己辩解而已。

至于其他人会怎么解读,那实在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对面的高大男人露出一个“我都懂得”

的表情,然后道:“我欣赏你的态度。

现在美国的年轻人都太过于懦弱,整天只听那些吵闹的黑人音乐,就连白人小孩都开始梳脏辫了。

美国再这样下去就完了……”

似乎意识到自己又“失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