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18章 刘恒登基(1/2)

“天儿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刘泽火速赶到了京城长安,面见了陈平周勃等人。

不过他答应刘襄的事情是一点也没做。

就像你说的,刘襄占了他的地盘夺了他的兵。

正常人肯定是受不了这个气,刘泽自然也不能免俗。

说起来刘泽也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直接攻击刘襄本人。

毕竟刘襄能够第一个站出来起兵反吕,证明他是有两把刷子的。

刘泽另辟蹊径,转而从刘襄的家人入手攻击他。

他对陈平周勃二人说,刘襄的舅舅驷钧为人残暴凶戾颇具恶名。

简直就是一头顶着官帽的食人猛虎。

大汉刚刚经历了诸吕之乱,您二位也不想再次重蹈覆辙吧?

况且高祖皇帝尚有亲子在世,皇位理不该由高祖的庶长孙来继承。”

王莽听完之后狐疑道:“那这个驷钧到底是这样的人吗?”

任小天不置可否道:“驷钧这个人历史记载并不多。

但他的性格应该的确是不怎么好。

毕竟在诸侯王中,他的恶名也是比较昭着的。

但要说他的影响力能到吕氏一族那样,那就有些夸张了。”

刘襄生母不详,但应该也不是什么大族。

就算刘襄登基称帝,母氏一族想要成为庞大的外戚力量也很困难。

说到底这一些都还是刘泽为了报复刘襄而夸大来的。

任小天缓了口气继续说道:“虽然陈平周勃二人知道刘泽这话定然有夸张的成分。

但他们二人也的确是不敢拿大汉的未来去赌。

这个时候刘泽又向二人举荐了代王刘恒。

首先代王是刘邦最为年长的亲子。

按照礼法,刘恒继承皇位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次刘恒在代国的名声极佳,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就证明他为人宽厚,做了皇帝之后也不会乱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恒母氏力量极为薄弱。

除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之外基本再无他人。

选定刘恒做皇帝,那就完全不用担心外戚干政的问题。”

王莽挠了挠头:“让他这么一说,我都觉得除了刘恒之外好像也没有合适的人了。”

任小天微笑道:“陈平周勃二人权衡利弊之后也觉得刘恒是最佳人选。

于是他们一边派人去接刘恒入京继位。

另一边则是送诏书给了刘襄。

上书诸吕之乱已平,新帝人选已定。

齐王当解散兵马回到封国。”

王莽连忙追问道:“那刘襄能干吗?

合着他们弟兄几个忙活半天,最后给刘恒做了嫁衣了?”

仗打了,人杀了。

最后你跟我说皇帝选了别人?

那我忙活这几个月算什么?

算我闲的难受吗?

任小天耸耸肩:“刘襄肯定是不情愿的,但木已成舟他也没办法。

最后只能带兵返回了齐国。

灌婴则是回长安复命去了。”

王莽嗤笑道:“他怎么这么怂?

难道就不能直接带兵打进长安吗?”

任小天微微摇头:“出兵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吧?

之前还能说平定诸吕之乱。

可现在诸吕都已经伏诛,那还能用什么理由?

于情于理于法,刘恒继位都十分的名正言顺。

刘襄这时候要是敢再向西进军,那可就是造反了。

到时候别的诸侯王都有起兵讨伐他的理由。

更别说一个灌婴他都未必能打的过。”

之前平定诸吕时大汉忠臣都会是刘襄的助力。

可如今大局已定,刘襄要是再继续进攻,那等待他的将是大规模的反击。

要知道当时虽然许多开国元勋已经故去,但还有不少人尚在人间。

这些人可不是初出茅庐的刘襄能够抗衡的。

王莽嘟囔道:“那刘襄还真是个倒霉蛋啊。

要不是他得罪了刘泽,说不定还真能当上皇帝。

哎,天儿哥,你说他当了皇帝能不能比刘恒做的还好?”

任小天摇摇头:“这事我也说不好,但九成九是不可能的。

毕竟刘恒放在历代皇帝里也是最为拔尖的存在。

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超过他的。”

刘恒听到任小天夸奖,脸上并没有丝毫的动容。

可见他虽然年轻,但城府已经颇为深厚了。

“再来说刘恒,他在代国见到了召他入京登基的使者。

但是刘恒对于这件事并不能拿定主意。”

王莽怔道:“不是吧?

让他做皇帝他还不愿意?”

“主要刘恒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圈套啊。

代国远离长安,消息传递的很慢。

包括刘恒在内的代国大小官吏并不知道长安城内的情况。

刘恒担心自己若是去了,说不定会和之前的兄弟一样丧命在那里。

可诏书到了,他不去好像也不行。

郎中令张武也认为其中有诈。

于是建议刘恒假托生病,拖延去京城的日期。

等到局势明朗之后再去也不迟。

对此中尉宋昌和大多人的意见相反。

他认为这是难得的良机。

如今吕氏被诛,刘姓江山十分稳固,刘恒此去必无危险。

刘恒拿不定主意,于是用占卜之术来预测吉凶。

结果显示此去大吉。

最终刘恒还是决定亲自走一遭。”

王莽愕然看向刘恒:“他还这么迷信呢?”

任小天大笑道:“老王,你要知道即便是咱们那儿还有许多人相信这些呢。

更别说是西汉初年了,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刘恒这一举动就跟后世学生拜孔子,商人拜财神一个道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