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众人回村!安排!
“回来啦!
回来啦!
山里捕鱼的回来啦!
赶紧来人帮忙,有好多鱼!”
这时,一道洪亮且急促的声音从祠堂旁边的小路传来,里面还夹杂着激动与兴奋。
在祠堂门口附近歇着的男人听到声音,连忙起身寻着声音跑去,期待有多少鱼获的同时,还想着一起帮忙。
陈景、陈达、陈铁柱、陈啸、陈荒、老族老的注意力也被吸引,扭头朝着祠堂旁边小路张望。
“这么多!
来来来,让俺来挑!”
和陈大牛等人汇合,众人就看见每人肩膀上都挑着两大麻袋,不用看都知道是鱼。
如此多的收获,让众人喜出望外,连忙上去接手。
挑着两大麻袋鱼的人,看到村里人过来,顺势把担子交给他们,自己在旁边放松一下。
从第三个陷阱回村路,路途并不短,众人挑着两大麻袋鱼获,途中歇了几次脚。
倘若是平路还好一些,山路崎岖颠簸非常难走,时不时上时不时下的,比走平路艰难的多。
加上粗壮树枝两边挑着一大麻袋鱼获,走起路来还会晃动,压得肩膀十分难受。
“大牛还扛着一头山羊,打回来的?”
随着人群往村里走,村内众人发现陈大牛扛着的山羊,惊讶地说道。
不少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同样看到陈大牛扛着的山羊,连忙上前准备接下。
“来,大牛给俺来扛,你歇会!”
一位最靠近陈大牛的男人,一脸高兴地开口,伸手准备接下山羊。
“不用,这不是俺们打到的,是族长和俺挖的陷阱捕到的,得给族长。”
眼看有人过来接山羊,陈大牛微微偏身,摇着脑袋解释。
刚才说好了,这头山羊给六叔处理,他觉得还是自己扛过去比较好,免得等会放一起说不清。
“哦,这样啊,没事,俺来扛也一样!”
对此,男人毫不在意,依旧笑着伸手,想让陈大牛休息一下。
对于山羊属于族长的事情,他没有任何意见,众人挑着的鱼获,都是族长让大牛带人去网的。
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还是在陷阱里面捕获的山羊,自然得让族长处理。
“不用不用!
俺自己来就成。”
不管对方说什么,陈大牛都不肯把山羊交给他,自己扛着山羊往祠堂走。
见此情况,那人无奈的笑了笑,却也没说再劝,迈步跟上。
众人顺着小路来到祠堂门口,看见门口空地上摆好桌椅、碗筷,一个个面露喜色。
陈景、陈达、陈铁柱、陈啸、陈荒、老族老、都盯着挑过来的大麻袋查看,时不时笑着点头,显然对这些收获很是满意。
“族长,一共有二十七袋鱼,大部分的鱼都不大,大的只有几袋子。”
“哦对了,还有一头山羊,在水潭旁边那个陷阱里看到的,俺们打死带回来了,大牛正扛着呢。”
一开始带头的男人来到陈景等人面前,缓了一口气,笑着开口。
把这一次山里捕鱼的收获说出来,连带着山羊也没有落下。
“六叔,山羊在这里,俺感觉在一百斤左右。”
这时,陈大牛扛着山羊来到几人面前,把山羊放在地上,憨笑着说道。
旁边众人把一袋袋鱼获放好,一起站在旁边看着,等待族长处理。
“好,大家都辛苦了,先休息一下,马上准备吃饭!
等下会喝酒的坐一起,我拿了点酒出来。”
“把这头山羊拿去处理,趁时间还来得及,再给大家做个羊肉汤!
一头山羊肯定不够咱们吃,但每人喝碗汤肯定是没问题。”
“咱这有二十七袋鱼,拿出七袋鱼中午吃,剩下的吃完饭分了。”
见状,陈景笑着慰问众人,低头看向脚下的山羊和旁边满满二十七麻袋鱼获。
思考片刻,就打算把山羊拿出来再加一盘菜。
连带着鱼,都能再加一盘菜。
七大麻袋鱼,或许没有七百斤,六百多斤肯定有!
做成菜足够让全村人吃到,要是有剩就装回去晚上吃,不怕多,就怕少!
“这个好,又多了两盘菜!
赶紧动起来,会处理的把山羊处理一下。”
“去家里拿菜刀,把鱼鳞刮掉,动作快一点,等会就要吃饭了,俺还等着配酒一起吃嘞。”
“今天中午的菜不少啊,野猪肉、野鸡、蘑菇、白菜、土豆、绿豆汤、羊肉汤、鱼,还有酒,看来中午能吃美了!”
面对族长的安排,众人招呼着行动起来,把二十七袋里的大鱼全部挑出来,大鱼处理起来快。
剩下大部分小鱼,下午分的时候更好分,晚上拿回去,不做鱼汤还能炸着吃。
有人盘算着中午的菜,听的周围人眼睛发亮,这么多菜,换做过年过节都没这么好。
单肉就有三种,还有用玻璃瓶装的酒,村里爱喝酒的,那是巴不得赶快开始吃饭。
临时增加一只山羊和六百多斤鱼,几间厨房都不够用,只能再走远一点去做。
村里除了老人之外,所有女性都在忙活,不会做饭的男人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挑水、拿柴火、处理山羊、处理鱼、等.....
“村里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
坐在桌前凳子上的陈达看着众人忙活的样子,忍不住感慨道。
自从村里收成开始不好,家家户户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哪有这个盛景。
有族长带来的蘑菇培育基地,让大家不用为粮食太过担忧,哪怕每家每户拿出一餐口粮出来,都不会影响以后。
“是啊,上回这么热闹,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真希望一直这样下去。”
坐在他旁边的陈铁柱,点头赞同着回应,语气十分感慨惆怅。
村里往后都能这样的话,未来只会越发繁荣。
“有小六在,一定会的,咱们几个还是老了,以后帮着村里解决点小事。”
“村里大事,还是让小六决定就好。”
身旁的陈啸轻笑着开口,浑浊的眼神看向村里年轻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