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买布和棉花!新房子盖好!
东西的数量过大,得去仓库拿出来,等了好一会,几个售货员,搬出来三百尺布和两百斤棉花。
这些棉花都是弹好的,可以直接用来做衣服,或者是做棉被。
“给,三百零五块钱。”
东西搬出来,陈景就把钱递过去,二百斤棉花,一斤多一点棉花,都可以做一件袄子。
两百斤,能做一百多件,这些棉花应该够。
“找个时间,来家里吃饭,别带东西,你要是带东西,我就赶你出去。”
见陈景买完东西,周红恶狠狠的说道,对于自己这个弟弟,老是给自己动东西的事,她既高兴又无奈。
“下次再说,姐,再帮我拿一台缝纫机吧,有缝纫机会更好一点,做衣服和被子方便。”
随口敷衍过去,扭头就掏出缝纫机的票,递给她。
手工缝袄子和被子的话,效率太慢,还可能会不好看,有缝纫机会方便很多。
“臭小子,知道了!”
听出陈景的敷衍,轻轻瞪了他一下,转身去搬缝纫机。
“一百二十八。”
“给。”
拿着一些布走出百货商场,放在牛车上面,再和大牛一起走进百货商场,把布、棉花、缝纫机、一次一次搬上牛车。
来来回回,和周红打了个招呼之后,提着布袋离开百货商场。
正是刚才周红给他的牛肉罐头、猪肉罐头、蔬菜罐头!
骑着自行车在前面,陈大牛驾着牛车在后面,离开城门,顺着大路,往公社方向去。
还没骑多远,想到分钱的事情,主动停下。
“大牛,过来,这两百块钱你的,等会布和棉花再分。”
扭头喊了一声,掏出两百块钱递给大牛。
“六叔,要不就算了吧,俺那点布和棉花回去就成,这.....”
两百块钱,对陈大牛来说,依旧不是小数目,不是很想收。
捕获的猎物,在他看来,也就出了一点力气,当初挖陷阱定位置的时候,都是六叔找的。
“行了行了,拿着。”
他也不和大牛扯,直接塞他手里,骑上自行车就往前面去。
陈大牛只好收着,驾着牛车跟上陈景。
.......
陈家村 陈景家的两间新房,都已经盖的差不多,主要就是房顶。
随着去王村运瓦片的牛车回来,村里人继续动工,一群人干活,很快就把一间房子的瓦盖好。
一鼓作气,不到一小时,第二间房子的瓦也盖好。
这两间房子,只要把里面的地面清理一下,就可以直接入住。
这都不需要姜翠花自己动手,村里的妇女,拿着扫把就走进去,没一会,就弄完。
这个时候,没买到粮食的陈建军等人,也驾着牛车回到陈家村。
很快就被人注意,望着牛车上空空如也的样子,有些不解。
“啥情况?
没买到粮食?
没粮食卖了吗?”
刚忙活完,准备回家的人,连忙走到陈建军等人面前询问。
只是觉得应该没粮食卖了,并不会联想到黑市被公安抓捕。
“建军,啥情况?”
声音很快就传到陈达、陈铁柱、陈啸、等人的耳朵里,急匆匆的从院子出来,焦急的询问情况。
“没买到粮食,俺们再去城里黑市的时候,还没进去,就遇到公安。
他们准备进黑市抓人,那些卖粮食和买粮食的,全都被抓。”
见族老和村民都围上来,陈建军也不隐瞒,沉声的开口解释。
“公安在黑市抓人??
咱们去的人没被抓到吧?”
得知情况,所有人都懵了,都以为是没粮食卖,结果是卖粮食和买粮食的人都被抓!
陈达连忙询问自己人有没有被抓,不然,他们得准备去捞人。
“没有,俺们刚走到门口,公安就来了,在晚一小会,俺们就得一起被抓。
那些公安倒是问了俺们一下,俺们都说是村里民兵队的的。”
轻轻摇头,要是自己人被抓,他哪里还能像现在这么淡定。
“那就好,那就好!
咱们的人没被抓就行,粮食没买到就算了,现在村里的粮食,省着点,能吃到秋收。”
“过两天,还有养的蘑菇,应该能分不少,人没事就成,都回去歇会,等会把村里买回来的粮食分了!”
只要村里人没被抓,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要是真被公安抓走,套上一个资本主义的名头,劳改都是小事,严重一点,是要吃花生米的。
眼下村里还有一千多斤粮食,等会发下去,加上每人家里的粮食,勒紧裤腰熬几天,能撑到秋收。
黑市买不到粮食,众人也只能把打算放在蘑菇培育基地上,希望能多养出一些蘑菇来。
众人也都回去,只留下少部分人,在给陈景家建围墙,之前拆掉的那一面围墙,继续在右边的墙壁上连接起来。
重新弄一个土砖围墙出来,围到院子门口。
这么一围,让院子里面的空间也大了不少。
围墙差不多建设完成的时候,陈景和陈大牛一起回来,牛车停在院子门口,陈景推着自行车就走进院子里面。
“娘,四姐、五姐、幺妹、快来帮忙,我买了一些布和棉花回来,还有一台缝纫机,在门口的牛车上。”
把自行车放在院子里,拿下自行车上装着罐头的布袋子,放在桌子上。
对母亲她们招呼一声,就往院子门走去,三百尺布,二百斤棉花,一台缝纫机,他和陈大牛搬的话,得好几个来回。
“呀!
你这是买了多少棉花??
先搬缝纫机,丫头,搭把手。”
走出院子的姜翠花,震惊的看着牛车上的东西,一大堆都是装着的棉花。
布反而在最下面,缝纫机在棉花的中间。
第一时间就是把缝纫机搬下来,这东西金贵,别摔坏。
完完整整看见缝纫机后,姜翠花的对着缝纫机这摸摸那看看,宝贝的不行。
“三百尺布,两百斤棉花,还有一台缝纫机,给咱家每人做两套袄子,还有被子什么的,我都感觉不够。”
“还得给大娘家和大牛家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