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翩翩35(1/2)
开篇之前向大家道个歉,家里的房子住了快二十年,有些陈旧,墙面也被孩子涂涂画画不忍直视,趁着假期,我把房子的窗户,门都换了,也把墙面重新粉刷了一遍……导致自己发文就不及时影响打卡拿全勤奖。
把本该写的484章和485章都重新压缩在了483章,给读友带来了阅读障碍,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谢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
请友友重新从483章开始阅读。
———————————————————— 浩翔接到母亲的密信后,心情沉重无比。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一意孤行、一时冲动以及想要自证能力的行为,竟然将王府推入了如此巨大的危机之中。
此刻的浩翔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他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即使想要急流勇退,恐怕皇帝也不会轻易放过王府。
因为在皇帝眼中,他的这种行为很可能被视为藏拙,而这绝对不是皇帝所愿意看到的。
那么,难道真的只有战死沙场这一条路可走了吗?
浩翔不禁陷入了沉思。
然而,他深知自己若是就这样死去,那些一直跟随他的兄弟们又该如何呢?
他实在不忍心带着他们一同赴死。
翩翩的心绪此刻犹如汹涌的波涛一般,难以平静。
她本以为在儿子浩翔当上世子、娶妻生子之后,自己的人生使命便已圆满完成。
然而,命运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将剧情带回了原点。
曾经的老硕亲王爷,竟然将原本属于浩翔的爵位赐予了嫡孙,这无疑让浩翔失去了他应有的一切。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剧情的发展中,浩翔为了拯救自己的母亲,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最终不幸战死沙场。
如今,浩翔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样踏上了前往边关的征程。
这一世的浩翔与前世截然不同,他并非那个游手好闲、斗鸡遛狗的纨绔子弟,而是王爷精心培养的继承人。
他不仅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拥有了在战场上拼杀的实力和勇气。
难道为了保住王府的地位,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就必须让浩翔重蹈前世的覆辙,战死在沙场上吗?
不,绝对不行!
翩翩绝不允许浩翔像原剧中那样悲惨收场。
诚然,浩翔身上或许存在一些缺点,但这些缺点并非他个人所独有,而是整个封建王朝男子的通病。
他不应该因为这些而遭受如此不幸的结局。
翩翩的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的眉头微皱,眼神专注,似乎正在深思熟虑着某个重要的问题。
经过一番思考,翩翩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派遣了一名亲信前往蒙古,去了解那里的局势和情况。
没过多久,京城便收到了来自蒙古的消息。
原来,蒙古的两个部落竟然联合起来,共同对其他部落发动了攻击。
他们的势力迅速扩张,领地不断扩大,给周边的小部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小部落的王爷们惊恐万分,纷纷向皇上求救。
他们哭诉着蒙古部落的残暴和侵略行为,请求皇上出兵援助,保护他们的领土和人民。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沙俄也趁火打劫,为了获取更多的粮草和土地,对大清发起了进攻。
这无疑给原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让皇上和朝廷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皇上此时需要武将,需要能带兵打仗的武将。
皇上暂且放下了对硕亲王府的疑心,封浩翔为正一品将军,代部去黑龙江和沙俄作战。
皇上知道浩翔的女儿目前是蒙古最大部落握有实权的王妃。
宁安虽然自幼由皇后亲自照顾在宫中长大,但血毕竟浓于水 ,浩翔是宁安的亲生父亲,他不敢赌人性,不能让浩翔有和宁安联手的机会。
———————————————————— 在黑龙江的广袤战场上,浩翔身披战甲,手握长枪,宛如战神降临。
他的身影在硝烟弥漫中显得格外高大,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燃烧着无尽的怒火。
沙俄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他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气势汹汹。
然而,浩翔毫无畏惧,他率领着自己的队伍,如钢铁长城一般,迎接着敌人的猛烈攻击。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血肉横飞。
浩翔身先士卒,他的每一次挥枪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力,每一次冲锋都如狂风暴雨般迅猛。
他的战友们被他的勇气所激励,纷纷跟随他奋勇杀敌。
在激烈的战斗中,浩翔身上多处受伤,但他浑然不觉。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愿成为政权的牺牲品。
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扞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双方都杀红了眼,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浩翔的体力逐渐消耗殆尽,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不肯倒下。
终于,在经过长时间的鏖战后,浩翔和他的队伍成功击退了沙俄的军队。
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而浩翔和他的战友们也都疲惫不堪,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皇宫内,皇上的病情愈发严重,他深知自己的大限将至。
他原本期望能为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盛世强国,但如今面对的却是一个四处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国家。
然而,就在皇上忧心忡忡之际,蒙古传来了一则好消息。
宁安公主所属的部族挺身而出,协助大清的军队成功地平息了蒙古的内乱,为国家带来了一丝曙光。
紧接着,黑龙江的捷报也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传到了京城。
这个消息让朝堂上的众人都为之振奋,皇上更是喜出望外。
为了维护朝堂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皇上决定将施恩的机会留给自己的继承人,以彰显其功绩和威望。
当一切都安排妥当后,皇上缓缓闭上了双眼,带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牵挂,驾崩而去。
远在黑龙江的浩翔,在得知皇上驾崩的消息后,一直紧绷着的心终于稍稍放松了下来。
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艰苦卓绝,但总算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也为国家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
就在沙俄战败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传遍京城之际,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也紧随其后——主将浩翔身负重伤!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京城都为之震惊。
人们纷纷猜测浩翔的伤势究竟如何,是否能够康复。
而新皇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更是疑虑重重。
他担心这可能是沙俄的阴谋,故意放出浩翔重伤的消息来迷惑朝廷。
为了弄清楚真相,新皇果断决定派遣自己的亲信和宫廷御医一同前往救治浩翔。
这支队伍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浩翔所在的地方,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治,终于将浩翔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然而,尽管浩翔的生命得以保全,但他的伤势却极为严重,以后恐怕再也无法登上战场了。
这个残酷的现实对于浩翔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浩翔深知自己已经无法再为国家效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兵权交还给了新皇。
新皇对浩翔的忠诚和深明大义深感钦佩,当即封浩翔为铁帽子亲王,并赐予他一座新的王府,以表彰他多年来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
公主对搬入新王府一事表现出明显的不情愿,因为她更倾向于与自己的儿子共同生活。
当她看到丈夫那充满失望的眼神时,心中也有片刻的不忍,看到浩翔身后的妾室和众多的庶出子女后原本柔软的心又强硬了起来,她有当亲王的儿子,有在草原掌握实权的女儿,实在没必要再为任何人委屈自己生活,她想在儿子的府邸和自己的奶嬷嬷一起生活。
公主表示不准备搬家,这个院子本就是她的公主府。
而浩翔心里很清楚,自从儿子睿哲越过自己被册封为硕亲王之后,他们夫妻父子之间的情分已经所剩无几。
他明白自己的两个嫡女嫡子都被培养得相当出色,具备足够的本事和能力,根本无需依赖他这个阿玛。
尽管如此,浩翔仍然认为自己对这对姐弟已经尽到了作为阿玛的责任,或许在他们心中,额娘的地位要高于他这个阿玛。
不仅如此,浩翔对于自己的庶出子女也颇为满意。
这些孩子们同样受到了良好的教养,并没有养成残害百姓的恶习。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浩翔感到身心俱疲。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向皇上呈上奏折,请求允许他带着母亲翩翩一同南下,去江南地区游历散心,调养身体。
出发前,浩翔来到了祖地,去了自己阿玛的坟前,浩翔轻轻的说“阿玛,你不愿给的,我靠自己拿到了,而且拿到的比你不愿给的还好,我现在已经是可世袭三代的铁帽子亲王了。
我额娘说的对,与其等别人给,不如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