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星耀号(2/2)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小队决定采取智取的方式。
他们利用干扰装置扰乱了神秘生物的能量频率,成功地摆脱了它们的追击,并收集到了足够的时空结晶。
收集到时空结晶后,小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将这些结晶送往“星耀号”
所在的时间维度。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的时空发射器。
这种发射器能够利用时空结晶的力量,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之间打开一条短暂的通道。
然而,通道的开启时间极为短暂,且不稳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时空结晶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时空灾难。
在发射前的最后一刻,小队成员们小心翼翼地将时空结晶装载到发射器中。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发射器启动,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过,时空结晶被送入了未知的时间维度。
在地球上的指挥中心,科学家们紧张地监测着发射器的运行情况。
他们发现,在时空结晶被送出后,“星耀号”
所在的时间维度出现了强烈的波动,仿佛一场时空风暴即将来临。
“星耀号”
上,船员们也感受到了时间维度的剧烈变化。
飞船在时间乱流中剧烈摇晃,各种仪器纷纷失灵。
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即将葬身于这片时空乱流时,突然,一道神秘的光芒笼罩了飞船。
时空结晶成功抵达,并开始发挥作用。
结晶散发出的能量与时间乱流相互作用,逐渐平息了周围的时间波动。
船员们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惊喜与感激。
然而,稳定时间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时间的逐渐稳定,他们发现时间维度中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反作用力,试图将时空结晶排斥出去。
如果不能及时应对,之前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在地球上的指挥中心,科学家们迅速分析着当前的情况。
他们发现,需要在“星耀号”
上建立一个能量共鸣装置,与时空结晶产生共振,才能彻底稳定时间维度。
于是,他们立即将相关的技术资料传送给“星耀号”
的船员。
能量交响 主控室的冷白色灯光下,七名船员东倒西歪地瘫坐在座椅上。
连续48小时与时空紊乱的对抗,让他们的眼睑布满血丝,手指因过度操作仪器而不停颤抖。
但当苏晴将最新整理的能量共鸣装置设计图投影在舱壁上时,所有人的瞳孔都骤然收缩——这或许是拯救“星耀号”
的最后希望。
“理论上可行,但...”
苏晴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我们需要在零重力区组装十二组量子共振模块,每个模块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
001纳米以内。”
她调出星图,飞船龙骨深处的阴影区域正在缓慢膨胀,那是时空紊乱形成的“黑洞雏形”
,正在吞噬着周围的金属结构。
机械师老周率先撑起身体,他的义肢关节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我带两个小组去拆解备用引擎,那些钍元素反应堆能提供足够的核心材料。”
他转身时,破损的防护服袖口滑落,露出的皮肤上布满了因辐射灼伤形成的紫色纹路。
搭建工作在幽蓝的应急灯光中展开。
零重力区的金属框架上,工程师林薇蜷缩成虾米状,用牙齿咬住扳手,双手如同蜘蛛般灵活地接驳着超导体线路。
突然,一次小型时空震荡袭来,固定绳瞬间崩断,她整个人被甩向旋转的仪器阵列。
千钧一发之际,陈默甩出磁力钩,将她拉回安全区域,两人重重撞在舱壁上,防护服碰撞出的火星照亮了彼此煞白的脸。
“第三组模块相位差超标!”
苏晴的喊声从通讯器中炸开。
负责校准的新人小陆额头渗出冷汗,颤抖的手指在精密仪器上反复调试。
老周游到他身边,布满老茧的手掌覆盖住年轻人颤抖的手背:“别慌,看着刻度盘的蓝线,就像调整老式引擎的火花塞...”
在他的引导下,模块终于发出稳定的嗡鸣。
当最后一组能量矩阵拼接完成时,飞船突然剧烈震颤。
时空紊乱产生的引力潮汐如同无形的巨手,将组装好的装置撕扯得扭曲变形。
苏晴顶着失重状态下的眩晕,疯狂敲击着控制台:“启动紧急固化程序!
快!”
淡蓝色的纳米凝胶从舱壁喷涌而出,在装置表面凝结成坚固的防护层,堪堪抵挡住引力的冲击。
“倒计时三分钟!”
林深的声音穿透嘈杂的警报。
船员们死死抓住身边的固定装置,看着能量共鸣装置的核心开始缓慢旋转,幽紫色的能量流如同活物般在导管中游走。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装置爆发出刺目的白光,整艘飞船仿佛被卷入了液态的闪电之中。
时空结晶在特制容器中剧烈震颤,与装置产生的共振波形成肉眼可见的涟漪。
那些扭曲的时间维度开始像褶皱的布料般被抚平,反作用力产生的空间裂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陈默盯着监测屏,看着代表时空紊乱的红色区域一寸寸消退,喉咙发紧地说出那句船员们期待已久的话:“时间维度...
稳定了!”
欢呼声与仪器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有人瘫坐在地痛哭,有人紧紧拥抱,汗水与泪水滴落在仍在微微发烫的能量装置上。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他们用血肉之躯搭建起的不仅是精密的科学装置,更是人类在绝境中永不言弃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