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章 小岚谈规划(2)(2/3)

她望着刘备紧锁的眉峰渐渐舒展,又补了句:\"

但这盐的价值,可远不止如此。

\"

帐外传来士兵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散。

赛沫岚伸手将散落的盐粒聚成小堆,在光影交错间宛如正在绘制一幅地图:\"

那些世家大族,日日山珍海味,最讲究饮食精致。”

“寻常粗盐里泥沙混杂,唯有这般雪白纯净的精盐,才能入他们的眼。

\"

她指尖重重叩在盐堆上。

\"

若是突然现世,只怕城里的贵人们要抢破头。

\"

刘备抚须的动作一顿,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

可物极必反,若是供应过量...

\"

\"

正是。”

赛沫岚接过话头,眼中闪过狡黠的笑意,\"

每月放出百斤,让他们竞相追捧;待到价高时再收紧货源,如此往复。”

“世家纵然精明,可这'

'

物以稀为贵'

'

的道理,任谁都逃不过。

\"

她突然压低声音,\"

况且交易之时银货两讫,就算事后察觉吃亏,又能拿我们如何?

\"

案上的盐堆在烛火下泛着微光,恍惚间竟像是堆满了白花花的银锭。

刘备仰头大笑,笑声震得帐顶的铜铃叮当作响:\"

小岚啊小岚,你这脑袋里装的,可是太多了。

\"

他忽地敛了笑意,郑重道:\"

此事便交给糜子方去办,他在徐州经营多年,人脉通达,定能将这'

'

精盐'

'

卖出个好价钱!

\"

随着刘备击掌唤人,帐外顿时响起亲兵疾步而去的脚步声。

赛沫岚望着案上渐渐融化的盐渍,突然想起后世商战中的经典策略,此刻却化作乱世里的救命粮草。

烛火在陶制灯台里噼啪作响,赛沫岚刚吐出\"

提高商税\"

四字,刘备手中的狼毫便在竹简上划出歪斜的墨痕。

这位素以仁德着称的刘备抬起头,眉头拧成深壑:\"

小岚,苛政猛于虎,若加重赋税,岂不让百姓雪上加霜?

\"

赛沫岚没有急着反驳,而是起身走到悬挂舆图的帐壁前,指尖拂过标注着商贾云集之地的红点。

\"

刘将军可知,如今市面流通的五铢钱,十枚里倒有七枚攥在商贾手中?”

“那些走南闯北的行商,运一船商品便能换百石粟米,真正食不果腹的,从来不是往来于洛阳、宛城的巨贾。

\"

赛沫岚忽然转身,在她眼底映出冷冽的光。

\"

当百姓连麸饼都吃不上时,商人们却能用丝绸裹粮仓,用铜钱垫马厩。

\"

刘备的手不自觉按上腰间佩剑,青铜剑穗在夜风里轻轻摇晃。

他想起昨日巡视营寨,老卒王三捧着掺着野菜的饭团,说家中老母已半月没尝过荤腥。

而此刻眼前浮现的,却是徐州富商朱万三宴请宾客时,满桌被弃置的珍馐。

\"

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

赛沫岚拿起案上的竹简,竹片相击发出清脆声响。

\"

农夫耕种,织妇纺线,匠人铸剑,而商人则能让这些物资源源不断流动起来。

\"

她将改良精盐的油纸包重新展开,雪白的晶体在烛光下宛如碎玉,\"

就说这盐,若我以三倍市价收购粮草,再将精盐售予商贾...

\"

\"

他们定会趋之若鹜!

\"

刘备豁然起身,袍角扫落案上的墨砚,漆黑的汁液在地图上晕染开来,倒像是某处正在爆发的战事。

\"

待其粮草见底,再骤然断供...

\"

话音戛然而止,他望着赛沫岚眼中跳动的火苗,忽然意识到这看似温和的计谋,实则是一把直插命脉的软刀。

帐外传来战马的嘶鸣,混着更夫梆子声穿透夜幕。

赛沫岚从袖中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地商路与赋税比例:\"

商贾逐利,就像飞蛾扑火。”

“我们只需在要道设卡,对奢侈品课以重税,既不影响百姓生计,又能充实军需。

\"

赛沫岚顿了顿,目光扫过刘备泛白的指节,\"

更何况,收来的税银,最终还是要用在百姓身上。

\"

刘备沉默良久,伸手拾起落地的竹简,将它重新压在镇纸下。

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舆图上,渐渐与九州山河重叠:\"

小岚,你让我想起太祖他老人家。”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