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马拉松比赛(1/2)
丰城市。
林市长召开了一场各部门会议。
主要议题是,林市长提议在丰城市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
“各位同志,我觉得我们丰城市应该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据我观察,最近几年以来,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始,陆续兴起了举办马拉松比赛的风潮。”
“举办马拉松比赛好处很多,一是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二是可以吸引游客,扩大与旅游收入,三是提高全民参与度,让普通人也能参与进来,与国家提倡的全民健身不谋而合。”
“像其他的项目,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运动,受场地限制较大,而且有各种规则,很多人都不明白……”
“跑步就不一样了,谁都能跑,只不过是快慢的问题。”
“举办马拉松比赛,相信很多群众都会热情参加的。”
林市长讲完话之后。
各部门的负责人纷纷附和。
“没错,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较好。”
“我们丰城市还没有举办过马拉松比赛,第1次举办应该办的热热闹闹的。”
“我觉得林市长的提议非常好,我支持。”
“我们文体局坚决服从林市长的安排,绝不拖后腿。”
…… 林市长看到各部门负责人支持之后,满意的点点头。
其实身为一市之长, 只要他提议,基本上都能通过。
更别说举办马拉松这种投资小收益大的活动了。
“……我们政府经费有限,需要市里的企业支持……经发局的同志在吗?”
“林市长,我在。”
经发局副局长赵成海急忙站起身来。
林市长摆了摆手,让赵成海坐下:“你们经发局负责联络各个企业,看有没有企业愿意自愿捐助一些马拉松比赛的用品,比如雨伞,矿泉水,水果,奶制品等,记得千万不要强求,不能好心办坏事。”
赵成海立刻说道:“林市长放心,我们绝不强迫。”
“那就好。”
林市长环顾一周:“大家都在说说,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外联部的负责人站起来:“市长,参加马拉松的人有什么限制吗?
要不要限制外国人参加?”
“为什么?”
林市长纳闷。
外联部负责人解释道:“有一批外国人,特别是非洲人,他们专门跑国内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几乎包揽奖金前三名……相当于我们出钱,让国外的人占了便宜,国内很多人对此都非常反感。”
“这……”
林市长犹豫了,看向其他人:“你们怎么想的?”
有人说道:“我觉得应该限制,如果是普通的外国人参加也就算了,关键那一批非洲人,专门以此为业,包揽各个城市的奖金,太坏了。”
“我同意,应该限制。”
“我觉得不应该限制,北上广深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都没有限制,我们也应该学习。”
“你都说了人家举办的是国际马拉松比赛,我们举办国内马拉松比赛不就完了吗?”
“这样不太好吧……好不容易举办一次马拉松比赛,要弄就弄大的,噱头就是国际马拉松比赛。”
“我不支持限制国籍,他们有能力跑得快,就让他们参加,正好也激励国内的人。”
两方各执己见。
最后林市长拍板:“那就不限制国籍。”
他考虑的是,丰城市只是一个三线城市。
如果贸然限制国籍。
在网上引起不好的影响。
他可经受不住。
那就随大流,别的城市不限国籍,他们也不限制。
至于奖金最后被谁得到……就看各自的能力了。
…… 丰城市政府官网在傍晚六点发布了即将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消息。
公告一出,立刻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
听说了吗?
咱们市要办马拉松了!
\"
第二天一早,菜市场里的大妈们一边挑拣着蔬菜,一边热烈讨论着。
\"
啥叫马拉松?
\"
卖豆腐的老王擦了擦汗问道。
\"
就是跑步比赛,要跑四十多公里呢!
\"
隔壁水果摊的年轻伙计小张插嘴道,他昨晚刚在斗音上刷到相关视频。
\"
四十公里?
那不是从咱们这儿跑到临市去了?
\"
老王瞪大了眼睛,\"
谁跑得动啊!
\"
\"
有奖金啊!
第一名五万块呢!
\"
小张兴奋地说,\"
我打算报名试试,万一走狗屎运了呢?
\"
类似的对话在丰城市的各个角落上演。
市政府门口的公告栏前挤满了围观群众,市体育局的电话被打爆,官网访问量激增导致服务器一度瘫痪。
在丰城各个学校的校园里,跑步社团的成员们围在一起,盯着社长的手机屏幕。
\"
报名费才100块,太值了!
\"
社长刘健激动地说,\"
咱们社团全员报名,就当是一次大型拉练!
\"
\"
可是全程马拉松42公里啊,我们平时最多跑过半马...
\"
一个女生担忧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