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4章 客栈对话(1/2)

欢笑之际,四人已达南阳地界,此时此刻,夜幕降临。

进入南阳城,却少了襄阳城的热闹非凡,原来中原兵荒马乱,早已让南阳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故而逃离者比比皆是,如此南阳就少了几分热闹喧嚣,也在所难免。

不过茶肆、酒楼还是应有尽有。

谈不上一蹶不振,不过少了许多喜气洋洋。

子午四人来到一家客栈,下马牵着缰绳,没走几步,就有店小二出来招呼他们了。

他们喜出望外,原本想着,没什么人,会感到灰头土脸。

店小二把白色毛巾搭在肩头,拱手笑道:“四位客官,里面请。

不知你们哪里来的,如今兵荒马乱,日子不好过,客栈也没什么生气。”

子午问道:“此话怎讲?”

店小二娓娓道来,义愤填膺起来:“刘豫的皇帝被赶下去,本想着天下太平了,没想到,兀术又来胡作非为。

岳飞将军如今虽说在郾城,可小道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朝廷就不同意岳飞将军出师北伐。

他此番虽得人心,可明摆着让朝廷对他有了想法。

就怕岳飞将军吃力不讨好。

如若把兀术打败了,朝廷是要议和。

如若被兀术打败了,朝廷还是要议和。

无论我大宋胜了还是败了,朝廷都要议和。

你们说说看,岳飞将军岂不自讨苦吃,自寻烦恼。

可不出师北伐,也不是办法。

不是咱大宋要折腾,偏偏兀术要折腾,亡我贼心不死,你们说有什么办法?”

店小二娓娓道来,义愤填膺起来。

余下叹道:“原来如此,岳飞将军此番北上,朝廷不同意么?”

店小二皱着眉头,气呼呼道:“可不是,咱小老百姓也想不通许多大道理,可有一件也明白,官家他也是害怕兀术了。

不想招惹那厮!

这不刘锜将军的‘八字军’赶走兀术之前,害怕兀术南下淮河,再来一次搜山检海,故而火急火燎把岳将军从庐山叫下来,派到襄阳,准备北上抵抗兀术。

结果不等岳将军出手,刘锜就赶走了兀术。

等这兀术前脚一走,官家马上改变主意,命令岳飞将军原地待命,你们想想看,原地待命自然要花不少军饷。

如若兀术按兵不动,朝廷过不了多久自然让岳飞将军解散队伍赋闲去了。

自然是害怕岳飞聚集队伍,对朝廷构成威胁,即便岳将军没想法,难保他手下会惹是生非。

由此可见,朝廷与岳家军之间,有不少猫腻。

前些年的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官家在太子的事上就对岳将军耿耿于怀,你们说,此番如若岳将军还不听话,后果不堪设想。”

子午四人面面相觑,心知肚明,如若放在当年,皇城司早将他打入死囚牢。

可如今中原兵荒马乱,故而大宋朝廷对中原的掌控便稀松不已。

如今金宋战事四起,哭的还是寻常百姓家。

江南的百姓对此,听得多了,而南阳地处中原和江南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兵荒马乱,何须言说。

武连问道:“岳将军莫非有什么祸事么?

看你提心吊胆的,莫非你认识他。”

店小二笑道:“我认识他,可惜他不认识我。

说白了,咱替岳将军捏着一把汗。

他这人很好,路过南阳,秋毫无犯。

岳家军的士卒,真真了不得。

尽皆军容严整,威风凛凛。

与许多官军大有不同。

很是振奋人心!

这岳家军比我大宋任何一只队伍都强上百倍也不止。”

不觉喜笑颜开,不过不无担心的忧色一瞬间就挂在了脸上。

普安也担惊受怕道:“如此看来,岳家军也是危机四伏了。

不过也不尽然,好在眼下是大敌当前,想必官家也不会斤斤计较。”

一瞬间想起当今大宋天子赵构,感觉他这人应该不会小肚鸡肠,就自我安慰起来。

店小二招呼其他路过的客人之际,回过头问道:“说了半天,你们是住店还是吃饭?”

余下见店小二热情周到,就喜道:“天色已晚,若有客房,自然住下。”

店小二来了精神,笑道:“当然有,里面请!

如若是宣和年间,自然没有。

毕竟南来北往,皆从南阳路过,想住店,便是人满为患。”

店小二招呼,四人紧随其后。

店小二叫人把四人马匹拴在客栈外面草棚之下,便低头陪笑招呼四人,径直往客栈里面去了。

四人走了进去,发觉没什么人,只有一两个散客吃酒,目无表情的说些闲话。

桌子上,是牛肉与蚕豆、豆腐干、咸鸭蛋、豆芽菜、鸡腿、鱼干。

这让子午四人感到意外。

素知眼下兵荒马乱,可以吃上牛肉就很不容易,不过远远一嗅,武连、余下感到这牛肉,味道好极了,香味四溢,不觉,嘴角流出口水,赶忙用手指头擦掉,生怕别人笑话。

子午便道:“先送些饭菜与好酒。”

普安道:“再用木桶送些热水来,我们泡泡脚,解解乏。”

余下笑道:“你们两个真好笑。”

武连道:“可不是,吃饭喝酒没什么,偏偏再说什么泡脚。”

那店小二忙道:“客官所说,也没什么不好。

好嘞,给你们送到客房,可好?”

武连道:“回房去,边吃饭,边泡脚。”

子午道:“那是什么味道?”

普安道:“那不知道。”

武连冷笑道:“我方才就是按子午、普安所说,难道不对么?”

子午和普安回想方才自己说的话,皆拍了拍脑门,尴尬一笑,叹道:“就在此处吃了,吃完我们回房歇息。”

店小二见余下和普安一言不发,便点头而去。

余下马上叫住店小二,叮嘱道:“我等今晚便在此留宿一晚了,马匹要好生看待一些!

明日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店小二笑道:“客官尽管放心,我这就让人牵往马厩,好生看待,放心便是。”

说着,有人便前来按方才吩咐行事去了。

店小二见子午四人还在驻足观望,就笑道:“你们放心好了,如若下次再来,自然恭候大驾,我店里便最爱那回头客。”

店小二微微一笑,转身而去。

子午四人拿出包袱,把宝剑放在眼前,四处东张西望,就怕有贼人尾随。

突然余下发觉一个眼色从门外袭来,再看,人影不见踪迹。

正在此时,一个书生喝了一口酒,拿着筷子,敲着碟子,蚕豆也微微跳动,他随即吟诵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子午四人马上一怔,不约而同看向这人,只见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虽说不再年轻,可也顶多而立之年,刚刚出头。

一副愁容,也不似落魄子弟,只是眼里含泪,却掉不下来的样子。

与书生邻座的汉子瞪大眼睛,喜出望外,拍了拍手,大叫一声:“好诗,好诗!”

这一下,子午四人吓了一跳,浑身上下,鸡皮疙瘩袭上全身。

再看汉子,只见他皮肤黝黑,眼睛很小,个头不高,嘴巴很厚,留着八字胡须,颇有喜感,虽说个头不高,但看上去四肢发达,尤其是有一双琵琶腿。

书生眼里含泪,喃喃道:“好诗是好诗,又有何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