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回家探亲(2/2)
如此多的兵书战策偏偏就拯救不了大宋,如之奈何?”
余下唏嘘不已,喃喃道:“一本兵法可救不了天下苍生,何况这七本。
有兵书战策,有种家军,可惜咱朝廷他胆小如鼠,他瞻前顾后,他一心一意想议和,有什么法子,只能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钦宗皇上他不用李纲,也不用张叔夜,他用郭京,他不想做皇帝,他想成为金国的俘虏,他中了邪有什么办法?
按理说来,钦宗他信佛,可太上皇信道,信道本没错,可他偏偏要信一个郭京。
郭京哪里是得道高人,郭京就是江湖骗子,他会耍把戏,他会忽悠人,到头来,把我大宋江山社稷也忽悠没了,世人可能会说郭京罪该万死,要把他五马分尸,凌迟处死,千刀万剐。
可郭京固然混蛋,但钦宗更令人大失所望。
有什么办法?
好端端的大宋江山社稷,毁于一旦。
如今被女真人逼迫的几无立足之地,这岂是天意?
实为人祸所致。”
武员外恨恨的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太上皇与钦宗一定没仔细看过这句话。
如若不然,焉能如此?”
武夫人安慰道:“好了,这事过境迁,何必自寻烦恼。
当年‘澶渊之盟’本可相安无事,都是童贯这帮乱臣贼子胡作非为,蛊惑皇上要背信弃义。
与女真人定什么‘海上之盟’,这本无可厚非,可偏偏童贯手下又胡作非为,出现张觉事变。
女真人本就对我大宋不屑一顾,便以此为借口,大兵压境,一路南下。
北方沦陷金人之手,岂不令人痛心疾首?
天下太平实为列国所愿,可金国偏偏就羡慕嫉妒我大宋的富甲天下,意欲咄咄逼人,岂不令人义愤填膺?”
武夫人虽说是个妇人,却如此心怀天下,一席话下来,众人都佩服不已。
子午唏嘘不已,掷地有声道:“不错,夫人所言极是,如若回想许多往事,恐怕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
有些事本可力挽狂澜,偏偏天灾人祸,这就令人伤心难过了。”
余下饶有兴趣道:“种家军当年打得党项人抱头鼠窜,可眼下败于女真人之手,岂不蹊跷?
这件事我想不通,莫非女真人都是天兵天将不成?”
武员外呡了呡嘴唇,语重心长道:“这也没什么稀奇古怪,张浚瞎指挥,焉能不败?
这大宋文臣斗嘴,武将斗心眼,那可是世人皆知。
你们看看当年的金人,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东征西讨,打遍天下无敌手。
靠的是什么?
自然是同心同德,功成不必在我。
如若勾心斗角,莫说抵御来犯之敌,恐怕不等敌人来袭,就自乱阵脚了。
天子除去六贼,无可厚非。
偏偏面对大兵压境还要自相残杀。
在世人看来,恐怕不是惩奸除恶,为国为民,而是排除异己,抢班夺权。
毕竟太上皇和皇上之间,那可是父子情深,偏偏还要争强好胜,岂有此理?”
武夫人叹道:“好了,看看,孩子们回来看我们,要高兴才是。
谈论这些岂不扫兴?
来,喝茶,留下吃饭可好?
今晚就留下,陪我们说说话,意下如何?”
余下微微一笑,依偎在武夫人跟前,笑道:“干娘,我们也想留下,不过山上有些事,不可怠慢。”
子午也道:“此番下山见京兆府安然无恙,就放心了。”
武员外站起身来道:“你们留下吃个家常便饭,总可以吧?”
马上吩咐下人准备好酒好菜。
武夫人也拉着子午、余下二人的手,热情道:“饭还是要吃的,知道你们年轻人都忙。
好男儿志在四方,见到连儿,告诉他,别想家,赶走女真人,为娘替他骄傲。”
不觉拿起帕子拭泪,心如刀割。
“干娘,放心好了,有朝一日,大宋定会赶走女真人。”
子午这才明白,原来干娘还是希望还我河山,赶走女真人。
余下也神情恍惚,仰天长叹道:“不错,女真人想霸占关中,实乃痴心妄想。
我堂堂大宋不怕邪,也不信邪。”
片刻,子午、余下跟随武员外与武夫人到厅堂吃饭,举杯痛饮,喜乐无比后,武员外与武夫人携管家出门相送,叮嘱他们,一路慢走。
子午、余下,出了武连家,走在京兆府大街上,顿时笑容满面。
一时间,京兆府大街小巷并无慌乱,黎民百姓照常过日子。
赋税减少,金人在京兆府居然与黎民百姓打成一片,好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