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章 看病(1/3)

李长安道:“不必如此客气,此番前来也无大事,就是前来看望。

这两个小子总是念兹在兹,故而前来讨扰,还望不要见怪。”

瞅了一眼尹氏,又看向张明远和费无极二人,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

“哪里话,说什么讨扰不讨扰,就盼着孩子们过来,才热闹呢。”

尹氏笑容满面,应声道。

张明远一听是大理国王,愣了愣,饶有兴趣的问道:“段和誉远在大理,如何千里迢迢朝见皇上。

莫非常来常往不成?”

好奇之余,喝了口茶。

“段和誉年纪轻轻就登基大宝,如若不与我大宋世代友好,如何可以稳定大理国内部纷争。

听说高氏掌控大理国,段氏不过是傀儡罢了。

可这出使大宋,还要段和誉亲自出马,毕竟列国又不把高氏放在眼里。

段和誉当年派使节抵达东京,皇上下诏书加官厚待。

如今他如若国中不如意,便要到东京面圣,和大宋天子称兄道弟了。”

尹氏若有所思,缓缓答道。

种溪见张明远如此感兴趣,便道:“我见过那位大理国王。”

又见费无极一言不发,好似满不在乎,对大理国王并不放在心上,不似张明远这般感兴趣,便挠了挠后脑勺,瞪了一眼费无极。

费无极见状,笑了笑,依然不说话。

种溪见了愈加气恼,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费无极却笑出声来,不睬种溪的孩子气。

二人熟悉后,便如此逗闹,已是司空见惯。

种浩与张明远时常习以为常,都劝二人不可孩子气,可哪里劝得住,也只好作罢,由他们好了。

眼下种浩不在,张明远便摇摇头,乐个不住。

李长安道:“早些年老夫听说我大宋西南边陲有一小国,名叫大理,还觉得陛下会派大军征讨收复。

就怕他们与西夏南北勾结滋扰我大宋。

没曾料想,如今修好,大理国王也来朝见皇上了,可喜可贺。

我大宋西南无忧,‘澶渊之盟’,又让宋辽化干戈为玉帛。

只剩这西北还是兵荒马乱,岂不令人好生烦恼?”

费无极见师父如此惆怅无比,也一怔,又听说大理国王,就好奇道:“原来如此,段和誉此人不知如何,如若可以结交此人,岂不很好?”

种溪打了个哈欠,冷笑道:“无极哥哥,我见过段和誉,他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和颜悦色,颇为面善。

不过他最讨厌油嘴滑舌之徒。”

又看向费无极,费无极挠了挠后脑勺,笑了笑。

张明远道:“溪弟须知,人不可貌相。

恐怕不那么容易,他好歹是个国王,我们乃是一介草民。”

李长安道:“你们二人倒是想的不错,却不知大理国王千里迢迢远在西南,与我终南山相距遥远。

段和誉是佛教徒,你一个读书人,去结交他怕是并不容易。

不过都是青春俊杰,相识相知也未尝不可。

为师鼓励你们结交天下英雄人物。”

尹氏道:“不错,大理国历代信奉佛教,段和誉是个虔诚佛徒。

没曾料想,先生身在终南山,却已知天下诸多事,令人佩服。”

费无极失望道:“这般说来,岂不有缘无分了?”

张明远道:“地域不同,想法不同,恐怕不好说话,何况与他结交?”

种溪道:“我也觉得他好歹是大理国皇帝,这身份高贵,何须言说。”

尹氏道:“那倒不然,我看这段和誉乃是平易近人之辈,言谈举止彬彬有礼。

既然是佛教徒,故而随和许多。

虽说你们地域不同,可有一样却是相同。”

不觉乐个不住。

“是哪样,还望干娘明示。”

张明远问道。

费无极也道:“还请干娘直言不讳。”

种溪看向尹氏,轻轻摇了摇老夫人的胳膊,道:“娘,快说。”

尹氏笑道:“干娘所说就是你们师父所说,都是青春俊杰,是也不是?”

张明远、费无极忍俊不禁,李长安捋了捋胡须也不觉笑出声来。

种溪却动了动嘴唇,一言不发。

心里却暗笑,你们的青春哪里赛过我,我才青春年少。

正在此时,种浩带着大夫返回,李长安、张明远、费无极、尹氏、种溪一同前往种师道卧榻之侧。

众人脚步匆匆,却走路颇为轻盈。

“长安兄前来,为何没人通报,老夫熟睡这许多时辰,不知你们都做什么去了?”

种师道微微侧目,张了张嘴,顿觉口干舌燥,看着尹氏和种浩、姚月、种溪、种雪笑道。

姚月赶忙拿着茶碗,递到种雪跟前,种雪接过茶碗让种师道抿了一口茶水,种溪接过茶碗递给种浩,种浩把茶碗放到旁边小桌上了。

尹氏用手中帕子慢慢拂去种师道嘴角茶汤,另一只手轻轻摸了一下种师道脑门,又慢慢摸了摸种师道的胸膛,安抚道:“官人有病在身,好不容易熟睡一番,奴家不便打扰。”

“爹爹,孩儿去请大夫前来,没照顾左右,还望见谅。”

种浩把茶碗放在桌子上,回过头自责道。

种溪道:“爹爹,孩儿虽在左右,可只打瞌睡。

多亏嫂嫂,如若不然,就麻烦了。

嫂嫂很是辛苦,孩儿自愧不如。”

说话间打了个哈欠,两眼迷迷瞪瞪,睁不开。

姚月看了一眼种溪,似笑非笑,种溪也微微一笑。

二人眉来眼去,不知有何缘故。

种雪道:“你们两个讲故事也好,讲笑话也罢,爹爹开心就好。

爹爹不笑,你们倒自己先笑了,真可笑。”

众人破涕一笑。

李长安愁容满面,不免担忧道:“师道兄,请好好歇息。

我等此番前来不知你如此病重,你如何不早早告诉我。

都怪我来的晚了,看到你这般模样真是不敢想象。

毕竟岁月不饶人,没曾料想,我两人都年岁渐增,年岁渐增不打紧,谁知你有病在身,真是不得了。

终南山有不少草药,下山匆忙,如若知道你这般光景,自然采些草药来,给你用。”

种师道叹道:“谁说不是,我们虽已年老,好在后生可畏。

正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曹孟德所言极是。

就是我大宋苏学士也所言极是,苏学士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世上无人不会老,老则老矣,只要有口气在,便要为国为民才是。

我还等着和你下盘棋,你来了就好。”

说着看向种浩、姚月、种溪、种雪、张明远、费无极,情不自禁道:“好了,你们年轻人去逛一逛也好,我与长安兄有些掏心掏肺的话说。”

说话间,示意六人出去。

李长安道:“明远、无极,你们随浩儿、月儿、雪儿、溪儿出去也好,你们在山上这些日子总念叨要来城里,此番一起去逛一逛也好。”

尹氏道:“好了,年轻人不要婆婆妈妈,去吧。”

说着拍了拍种浩、种溪的肩膀,又叮嘱姚月和种雪不可过于劳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