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昏迷(2/3)
如今种师道更是名扬天下,无出其右。
许多江湖草莽,山野盗贼,武林中人,英雄好汉,无不知晓鼎鼎大名的种家军,对这种师道更是仰慕已久。
有些人也登门拜访,与种师道成为了忘年交。
各大门派的掌门人也是如此,对种师道最是佩服有佳。
种师道并不行走江湖,却名声在外。
不为其他,只因种师道乃是正人君子,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乃是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大英雄。
种溪揉了揉眼睛,气呼呼道:“你们有所不知,爹爹想静观其变对付西夏。
可蔡京老儿与童贯那厮却背着皇上,狐假虎威,三令五申要进攻西夏,实乃欺人太甚。
带兵打仗我眼下虽不懂多少,可也看过许多历史,知道不少。
如若毫无把握,那便是骄兵必败。
蔡京和童贯总想急功近利,开疆扩土。
一把年纪了像个老小孩一般。
真没劲!”
不觉撅撅嘴。
费无极乐道:“溪弟,你真厉害,都不怕得罪朝廷命官。
佩服佩服。”
张明远道:“朝廷命官很多,可权倾朝野者,大权在握者,皆是老顽童。
惟有当今皇上,年纪轻轻,想必也是孤掌难鸣。
如若有朝一日我可以见到皇上,定当对他劝导一番,让他明白要以天下苍生为念才好。”
众人乐个不住,都觉得张明远实在痴人说梦,一个凡夫俗子,寻常子弟,想见到当今大宋天子,谈何容易。
李长安道:“皇上登基大宝,也是无可奈何。
听说咱皇上本不想登基大宝。
如若哲宗陛下不是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也轮不到端王殿下登基大宝。”
尹氏道:“朝廷之事,我看还是少说为妙。
当心祸从口出。
端王殿下想不想做皇帝,惟有他自己心知肚明,除非有人亲自当面问他。
问不问是一回事,他说不说又是一回事。
这孤家寡人的喜怒哀乐,非寻常人所知。
想坐领天下,势必要有非常手段。
就说唐太宗李世民,如若不是心狠手辣,玄武门上也不会那般丧尽天良。
这做人难,做帝王将相,更是难上加难。
再说武则天,不心狠手辣,便会前功尽弃,死无葬身之地。
又何来一代女皇之说?”
李长安捋了捋胡须,神情肃穆,叹息不已。
听了这话,张明远顿时一怔,默然不语,心想,反正我是不可能见到皇上,如何去问。
我乃一介布衣,又不可能去东京,就是去了东京,也见不到皇上。
想到这里,看向费无极。
费无极却看向种溪。
种溪道:“我本想去东京国画院谋个前程,可蔡京和童贯,这两个老东西狐假虎威,我就不想去了。
再说爹爹眼下又病了,更不能离开。”
尹氏笑容满面,深情道:“溪儿,如若东京国画院要你,那还是去的好。
你这些年孜孜以求,刻苦用功,为的不就是去东京么?”
李长安道:“溪儿,你方才所言极是。
不过你喜欢作画,还将武学融入其中。
实在后生可畏,不枉师公栽培你一遭。
东京,去不去。
你还是自己拿主意。”
种溪眨了眨眼睛,默然不语。
张明远惊道:“没曾料想书画也可融入武学,很想见教。”
费无极道:“我也一样。”
种溪紧锁眉头,一脸不悦道:“你们想比试还是想切磋?
趁我爹爹病了,前来挑战?
你们两个人欺负我一个?
我哥哥又不在,你们真会挑时候。”
说话间朝张明远和费无极的胳膊,不轻不重的拍了拍。
尹氏笑道:“溪儿,你这是什么话。
明远、无极会欺负你,怕是你欺负他们罢了。”
张明远苦笑道:“干娘,溪弟说我们欺负他,实在是大大的冤枉。”
费无极苦笑一下,咧嘴之际,拱手道:“岂敢,岂敢。”
李长安乐道:“师公在,谁也不许欺负谁。”
张明远道:“既然溪弟不愿展示,我们就不勉强了。
被干爹误会我们要欺负溪弟,那就尴尬了。”
种溪歪着脑袋,傲气十足道:“好了,跟你们开个玩笑,还不禁逗,真好笑。
等我爹爹好了,我便让你们见识一番,未为不可,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本事。”
握紧拳头,在张明远和费无极眼前重重的晃了晃。
张明远愣了愣,乐个不住。
费无极喜出望外道:“那就翘首以盼了。”
李长安道:“西夏弓弩不可小觑,听说党项人最爱弯弓射箭。”
又捋了捋胡须。
“西夏弓弩也是偷师我大宋,党项人诡计多端,防不胜防。
官人中了箭伤,总在春寒料峭时节发作,夜里痛的睡不着觉。
大夫曾千叮万嘱,让他不可长途跋涉,伤心难过。”
尹氏介绍道。
张明远问道:“干娘,不知干爹中的箭伤可有毒?”
尹氏忙道:“如若有毒就麻烦了,也亏苍天有眼,党项人有贼心没贼胆。
自从横山被我大宋攻占,童贯派人镇守,西夏就不敢造次。
不过时常小打小闹,多有滋扰。”
种溪道:“党项人一直都蠢蠢欲动。
西夏女人最爱穷兵黩武。
西夏那三个太后老太太就喜欢耀武扬威,岂不闻没藏黑云掌控西夏八年,大梁太后掌控西夏十八年,小梁太后掌控西夏十三年。
如今西夏国主李乾顺,便是从小梁太后手中夺得了西夏皇权。
儿子和娘斗,西夏总爱这样玩。
我种家军的创始人种世衡是我曾祖父。
我常听爹爹讲起曾祖父的故事,明远哥哥和无极哥哥上次也听过,想必忘不了。”
张明远和费无极面面相觑,点了点头。
李长安道:“溪儿果然知道许多,孺子可教也。”
尹氏道:“溪儿,你就别缠着你爹爹讲故事了。
岂不闻《淮南子》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