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2章 东明峰(2/3)

但说无妨。”

扁头道:“俺屁股蛋子疼。”

说着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屁股。

阿长捏着脚,道:“腰酸背痛,腿抽筋。”

费无极道:“喝了好几口水,果然是山泉,味道好极了。”

张明远道:“神游物外,与世隔绝,超然天地之间。

荡涤尘埃,妙不可言。”

李长安道:“不错,明远所言极是,扁头和阿长多年以来,都抱怨为师偏心眼,方才这可是历代祖师爷留下来的老传统,叫做天浴神光。”

扁头道:“这有何妙处?”

李长安道:“人心浮动,便会走火入魔。

习武之人要心神合一。

那老毒物五毒门讲究稳准狠三字诀,为师悟出一个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治快之法。

第一步,便是要无忧无虑,毫无杂念。

你们去了京兆府长安城,也见识了市井百态,你们见那世人,皆奔波忙碌,形形色色之人,少有平心静气之辈。

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前赴后继。

老毒物此番落败,便是急功近利。

为师与他对掌,能觉察出他心燥气浮,功利心颇重。

他绝不敢将五毒喝下去,只会涂在毒镖,当作暗器伤人。”

四人这才了然不惑。

吃过午饭,李长安去午休,扁头道:“就怕老毒物又来偷袭,俺们要守护师父,你们意下如何?”

阿长道:“没想到,你小子居然长大成人了,有个大师哥的样子,孺子可教也。”

费无极道:“今日吃了黄雀,可是师兄弟送来的,他们如何知道扁头师哥的口味。”

扁头笑道:“他们都知道了,俺爱吃黄雀鲊,偏偏吃不起,也只好凑合吃炸黄雀和烤黄雀了。”

张明远道:“等干爹来了,豹林谷就好玩了。”

扁头好奇道:“这是为何?

俺在,还不好玩么?”

费无极道:“种浩、种溪都跟着来了,大家有说有笑,岂不有趣?”

四人正说的笑声不绝,只见远远的果然有人往茅草屋而来。

不等四人叫出声来,一声炸起,“你们好自在。”

费无极转过头,种溪从草丛里,跳了出来,吓人一跳。

种浩挽着种师道的胳膊,沿着小路走了过来。

这时李长安也醒了,众人见面,眉开眼笑。

一同来到飞瀑跟前,坐在小桥边谈笑风生。

种师道吩咐道:“我兄弟不能来豹林谷,老夫只好带着孩子们来了,多谢长安兄帮忙打理一番,得知你们来此,遇到恶战,又是惊心动魄,眼下恐怕也是惊魂未定。

你们还好嘛?

恐怕虚惊一场,是也不是?

我种家军早已探知那老毒物从西夏贺兰山偷偷上终南山豹林谷来了。

实不相瞒,老夫将先天图、无极图、太极图藏在豹林谷,故而那五毒门,便是来抢夺此物。

多年以前,西夏派许多高手偷袭终南山豹林谷,老夫带领种家军与之周旋,如若不是长安兄出手相助,恐怕凶多吉少。”

李长安道:“可不是,老毒物神出鬼没,原来为的是种家军的传家宝。”

种浩道:“好在豹林谷山大沟深,藏宝处,外人不知。”

种溪道:“老毒物哪里知道这藏宝何处。”

扁头道:“老毒物是大笨蛋。”

阿长道:“你如何得知?

恐怕你是大胖笨蛋。”

众人破涕一笑。

种师道捋了捋胡须,笑道:“老夫也是从祖上得到三图。

多年以来,就怕被歹人偷盗去。”

李长安道:“师道兄不必多说,我等也不想多问。

免得走漏风声,惹来江湖恩怨。

我实在不知,老毒物为何前来,原来如此。”

张明远道:“干爹,这豹林谷有何与众不同?”

费无极道:“不错,此地看上去没什么稀奇古怪。”

种浩道:“你们哪里知道,乃是我种家军祖上之地,我们哪里知道缘由何在。”

种溪道:“我观此地,山清水秀,乃是神仙境界。”

李长安道:“眼前飞瀑,妙不可言。

此处乃是风水宝地。”

种师道笑道:“我实在不知祖上为何在此,只知道祖上种放带着老母在此辟谷术。

他们在此也是令人佩服。

这世上哪有心甘情愿隐居不出的高人,都在耐心等待遇到明主罢了。”

随即引众过了小桥,来到山坡小亭,远观飞瀑,只听水声雷动,水花如白珍珠一般,落在盘中。

李长安道:“不错,世人皆知,三国时代,那诸葛孔明也是如此,他为何不去投奔孙权和曹操,偏偏等着刘备三顾茅庐?”

张明远道:“那还用说,自然是诸葛孔明聪明过人,当时曹操一人独挡一面,手下谋士多如牛毛,不缺人才。

像许攸那般,主动投怀送抱者比比皆是。

恐怕许攸的下场不好,唯独贾诩的归宿最好,寿终正寝。”

费无极道:“孙权这人也是厉害人物,继承父兄基业,坐断东南,气定神闲。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了,也是默默无闻,还不如鲁肃在江东的地位。

估计诸葛亮对此耿耿于怀。”

种浩道:“孙权有三个人辅佐,一为张昭,二为周瑜,三为鲁肃,这铁三角,可谓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种溪道:“诸葛亮在等刘备,他为何敢断定,一定会如鱼得水。”

扁头道:“俺不爱吃鱼,毕竟挑刺很费事。

俺爱吃东坡肉,只要张嘴就好。”

阿长道:“死胖子,张嘴闭嘴就知道吃喝拉撒睡,真有你的。”

李长安笑道:“这如鱼得水,乃是刘玄德所言。

诸葛亮可是水,刘玄德是鱼。”

众人捧腹大笑。

种师道乐道:“我也时常翻阅《三国志》 ,对此颇有一家之言。

刘关张三兄弟,情同手足,恩义不绝,这是千古传颂的美谈,但他们因此而亡,却是令人嘘唏不已。

这种兄弟情义虽好,却带有不可名状的悲哀。

关羽大意失荆州遇害,张飞报仇心切被部将暗杀,刘备见关张撒手人寰,岂能独存?

有人说,那刘玄德恐怕不是为了兄弟情义,而是为了荆州才讨伐江东,不管后人如何去说,总而言之,刘关张早已生死与共,他们一去,西蜀靠诸葛亮苦苦支撑,焉能不败?

别说刘禅扶不起来,我看那是诸葛亮事必躬亲,溺爱所致。”

李长安道:“师道兄祖上,又当如何?”

种师道摆了摆手,叹道:“不可相提并论,如若有人知晓,便是又一场‘乌台诗案’,岂不自寻烦恼?

祖上是奉命出仕。

诸葛亮可是被刘玄德登门拜访。”

张明远道:“三顾茅庐的故事,世人皆知。”

费无极道:“也是家喻户晓。”

李长安道:“如今三国成为历史,但今日之局面,何其相似?”

种师道笑道:“那又如何?

这朝廷大事,非黎民百姓所左右。

童贯为了邀功请赏,带领西军讨伐西夏,如今攻占了横山,那兴庆府近在眼前,本可一举荡平,偏偏辽国天祚帝多嘴多舌,大宋朝廷害怕辽国势大,故而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西夏得意洋洋,保住一条身家性命。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