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种家军(2/3)
费无极尴尬一笑。
种浩道:“溪弟不可如此无礼。”
种师道笑道:“还有一个故事,那是祖父很了不起的壮举。”
众人好奇,种师道笑道:“在驻守青涧城时,祖父手下有一员蕃将,曾犯了一个小过错,惹得祖父暴怒,他拿出军杖,命令士卒对他施以杖刑,杖杖扑在脊背上,蕃将求饶不听,部下说情也不听,直到皮开肉绽,鬼哭狼嚎。”
费无极惊道:“不是说种世衡爱兵如子么?”
张明远心中在想,让士卒剃发,也算爱兵如子,真是可笑,只是碍于种师道情面,欲言又止罢了。
种溪拍了拍费无极的后背,凶道:“别说话,听我爹爹说,插嘴不是好孩子。”
费无极道:“我又不是孩子。”
种溪道:“那你不是好人。”
费无极道:“你是好人?”
种溪道:“那是自然。”
费无极道:“你脸上也没写啊?”
种溪低头瞅着费无极,憋着不笑。
二人如此孩子气,众人破涕一笑。
种师道叹道:“祖父的杖刑,让蕃将伤心欲绝,他伤势还未痊愈,便不辞而别,投奔到西夏李元昊的帐下。
李元昊见他伤痕累累,又对祖父种世衡恨之入骨,便把他收为心腹,准许他自由出入于西夏枢密院。”
张明远道:“西夏居然也有枢密院?”
种溪道:“枢密院是什么地方?”
种浩道:“还说别人插嘴,你自己还不一样,真可笑。”
“少管我!”
种溪推了一把种浩。
种师道介绍道:“枢密院便是调兵遣将之所。”
张明远道:“后来怎样,还望老将军说说看。”
种师道不紧不慢道:“一年过后,蕃将竟回到青涧城,并给祖父带回大量西夏的军事机密。
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祖父暴打番将,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此为效仿《孙子兵法》之苦肉计罢了。”
张明远和费无极恍然大悟,种浩与种溪笑而不语。
种师道捋了捋胡须,回想祖父的荣耀,颇为得意。
张明远素闻种世衡缔造名扬天下的清涧城,颇为好奇,便拱手道:“老将军,为何叫做清涧城?”
种浩道:“明远兄,你居然知道大名鼎鼎的清涧城,佩服,佩服。”
种溪道:“我也听京兆府许多人提及,那可是一个对付党项人的地方。”
费无极道:“不知如今还在么?”
种师道点了点头,笑道:“那年西部边地用兵,守备不足,祖父种世衡冥思苦想,见那延州东北二百里有故地,叫做宽州,那可是一个废弃的城垒。
祖父给朝廷上书,在此重修城郭用以屯兵,用来抵挡西夏的锋锐,右可稳固延安府,左可押送河东的粟米,向北可图银、夏二州的旧地。
朝廷听了,斟酌再三,范仲淹大人极力保荐,仁宗皇帝便同意祖父的建议,命他负责筑城。
西夏党项人多次出击争斗,蓄意破坏。
祖父种世衡一边战斗,一边筑城。
但地险没有泉水,众人认为不可防守。
后来凿地一百五十尺,才碰到石头,石工认为石头不可凿穿,祖父种世衡下令一畚碎石付酬一百钱,工人们争先恐后,不多久终于得到泉水。
大功告成,朝廷赐名青涧城。”
张明远和费无极点了点头,佩服不已。
张明远道:“清涧城,好名字。”
费无极听了饶有兴致,追问道:“后来怎样?”
种浩也来了兴致,笑道:“后来便是升官发财。”
种溪笑道:“胡说八道。”
种师道笑道:“不错,祖父后升任内殿崇班、知青涧城事。”
费无极叹道:“还以为到了京城,做了大官。”
张明远道:“无极又开玩笑,地方官,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如童贯一般,鲤鱼跃龙门,恐怕难上加难。”
种溪骂道:“别提他,那时候,还没童贯什么事。”
张明远又追问种世衡的故事。
种师道叹道:“祖父开垦营田二千顷,招募商人,借贷给本钱,使流通货物赢得利益,青涧城于是富实一方。
在此期间祖父也没闲着,或出行部族,慰劳酋长。
或解下所佩的带子送给羌人。
祖父曾适逢与客人饮酒,有人得知敌情来报告,就把饮酒器送给他,因此所属羌人部族都乐于为其所用。
这便是深得人心。”
张明远道:“如此好比诸葛孔明在世。”
费无极道:“诸葛孔明当年招抚西南各族,也是如此。”
种浩道:“可见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必当深得人心。”
众人深以为然,点了点头,笑出声来。
种师道情不自禁道:“羌人酋长慕恩部落最为强大,祖父种世衡曾在晚上与他饮酒,侍女出来劝酒。
这女子貌美如花,那暮恩贼眉鼠眼,直勾勾看着。
不久祖父起身入内。”
费无极道:“后来怎样?”
心里早偷着乐了。
种师道笑道:“祖父偷偷在墙壁的空隙中窥视。”
说到此处,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
张明远好奇道:“看到什么了?”
种浩道:“慕恩灌醉了侍女。”
种溪道:“我猜定是侍女灌醉慕恩,毕竟女子酒量惊人,世人皆知。”
张明远道:“那倒未必。”
费无极道:“因人而异。”
种溪催促再三,种师道笑道:“慕恩私下与侍女调情,祖父突然出来,慕恩惭愧恐惧,不停请罪。”
众人惊讶万分。
费无极好奇再问,后事如何。
种师道笑道:“祖父笑问,你想要她吗?
那厮喜上眉梢,祖父立马把侍女赠送给他。”
张明远赞叹不已。
费无极道:“如此便是《孙子兵法》里的美人计。”
众人乐个不住。
张明远却想,种世衡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了,身边居然带着美貌侍女,也算艳福不浅,不觉暗笑。
种师道叹道:“起初,祖父在青涧城,西夏皇帝李元昊没有臣服,其显贵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有才能谋略,都号称大王。
庆历二年,鄜延经略使庞籍两次给保安军知州刘拯写信,贿赂蕃部破丑以便把信送给野利兄弟,但泾原路王沿、葛怀敏也派人持书及金子财宝来赠给遇乞野利。
恰逢野利刚浪棱命令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人拜见祖父请求降服,祖父知道这是欺骗,就心想:‘与其杀掉他们,不如因之作为离间。
’便留下他们使监商税,出入骑从都很宠厚。”
费无极道:“李元昊遇到范仲淹,也算碰到巨石了。”
张明远道:“不知范仲淹大人那时在何处?”
种溪翻个白眼,笑道:“你们真可笑,在说我种家军,别打岔。
范仲淹大人的故事,以后再开一篇,未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