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2章 投石问路(3/3)

本官绝不嫉妒贤能,我主求贤若渴,惜才如命,必不亏待尔等。”

西夏使臣焦彦坚依然将信将疑,笑道:“你们宋朝太上皇、皇上,意下如何?

我可是知道,张明远与赵佶同年同月同日生。

情深意重,无出其右。”

张明远也对太上皇、皇上大不敬起来,心里却觉得对不住了太上皇、皇上,明远一派胡言,还望见谅。

想到这里,马上对西夏使臣耳语起来:“大人,这宋徽宗是老糊涂蛋,宋钦宗是小糊涂蛋,我们如此身手不凡,在宋朝实在屈才,我们要到金国功成名就,还望成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大恩大德,自当没齿难忘。”

费无极怕这厮想告诉乾顺,就直截了当,劝他:“这回事,乃是不可告人。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不足为外人道!

如若大人对夏王说了,他一定恼羞成怒,说你一定与宋朝勾勾搭搭,那你就说不清了,岂不自寻烦恼。”

张明远又想起“围魏救赵”

,便掷地有声:“如若此番成行,还望大人在夏王面前陈说利害,在河曲摆兵布阵,作为疑兵,乃‘围魏救赵’之计。

一则,如若金人势大,西夏也好提防,二则,金人势弱,西夏大可作为策应,缓解我东京之围,如若西夏胆大心细,夺取金国土地,岂不易如反掌?”

西夏焦彦坚心中咯噔作响,没想到这二人如此暌人心思,说到自己心里去了,顿时哈哈大笑,也推心置腹起来,一番自圆其说,连自己都佩服自己。

心里又细细一想,张明远都骂起自己的皇上了,实在匪夷所思。

素知张明远与宋徽宗同年同月同日生,是故交。

如此可见,宋徽宗早已把张明远忘在一边,不然宋徽宗南下江南,如何不带他一起去。

想到这里,马上好言相劝:“明远,何必生气。

你们宋朝坏就坏在赵佶了。

他做什么都成,偏偏当皇帝。

当年章淳就说过,正所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虽说章淳这人长着一张破嘴,胡说八道。

可这话没毛病!

你们既然在中原不如意,就不必恋恋不舍了,如今天下之大,列国纷争,群雄并起。

有道是,求贤若渴,实为当务之急。

本官素知中原人文武双全,尔等心愿,本官自当竭尽全力,让你们得偿所愿。”

张明远、费无极面面相觑,心里委屈巴巴,可脸上却只能微微一笑,强自镇定,装傻充愣,口是心非。

焦彦坚笑道:“你们的主意的确是胆大包天,世所罕见。

很佩服你们的勇气可嘉,不过这也勉为其难。

你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的好!

也容本官熟思,我大队人马就在东京停上一日也无妨,明日给你们答复如何?”

话虽如此,可西夏使臣焦彦坚依然心神不宁,要不要告诉夏王,如若告诉了,乾顺一定说自己是笨蛋。

这等事自然不能答应,可婉拒了张明远、费无极,以后他们到了金国,恐怕就是我西夏的对手,留些情面,以后也好说话,故而先且好言相劝,熟思后,再做计较。

张明远、费无极齐声道:“好,我们就先告退,明日听大人消息。”

焦彦坚道:“好说,好说!”

那八字胡,一起一伏,心里也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眨了眨眼睛,叹了口气。

不多时,焦彦坚命人摆上酒席,宴请张明远和费无极师徒六人。

众人谈笑风生,更相和睦。

顷刻,张明远、费无极辞别西夏使臣焦彦坚,与子午四人赶回和乐酒楼。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