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章 继往开来(1/2)

此时宋徽宗寝宫中,蜡烛已息,蜡水躺了下来,滴答滴答响个不停,落了下来尽皆成团,干成一坨。

宋徽宗看向刘贵妃,缓缓道:“朕昏迷不醒有几日?”

刘贵妃笑道:“陛下!

到今日整整有四日,可把臣妾给吓坏了,也急坏了!”

宋徽宗对刘贵妃叹道:“朕自己不知为何好像梦游仙境一般,太上老君说,朕只要把皇位传给太子即可免去大祸。”

说着又仰天长叹起来。

刘贵妃疑惑道:“这是为何?”

宋徽宗朝张明远微微一笑道:“我乃教主道君皇帝,太上老君可说了:‘大凡盛世王朝的帝王将相均会拜于我道家门下,道家之人有两大要术,一为炼丹,此乃长生不老之方;二为作法,乃是降妖除魔之术。

自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时,道家世尊老子被封为太上老君之后,道法混沌天开,万世均显奇瑞。

秦始皇一统山河,他便开了这长生不老之事,徐福东海求仙,即为此事。

’明远也懂得,是也不是?”

张明远一怔,只能随声附和道:“皇上所言极是。”

刘贵妃又道;“陛下!

那如此说来,秦始皇应该长生不老啊!

可为何后人说:‘长城犹在而始皇不见’呢?”

宋徽宗想了想,道:“只因秦皇不得我道真传,是他暴君之为过甚所致。”

刘贵妃道:“汉武帝呢?”

宋徽宗答道:“汉武帝,把个司马迁妄自废之,故不得道法。”

刘贵妃甚为诧异地问道:“唐太宗也为何不行?”

宋徽宗神情肃穆,喃喃道:“唐太宗,在开国之始,有少林棍僧相助,贞观之治又有唐玄奘佛门遁入相护,与我道家无缘,而他晚年大练丹药自然并无大用,最终而亡。”

宋徽宗神情恍惚。

刘贵妃站了起来惊恐道:“那我大宋又当如何?”

宋徽宗大笑道:“五代十国,藩镇割据,诸将混战不休,太祖皇帝陈桥驿黄袍加身,从而止于纷乱,天下太平!

此乃上苍降大任于我赵氏子弟,到朕为最盛,因此朕被封为教派道君皇帝。

太子赵桓,为赵氏血脉,李纲所言极是,所谓‘大宋江山社稷有主,黄河两岸如日中天’。

朕今日便传位于他,此乃天机,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你可听清了,万不可传扬出去。

爱妃,你也歇息去吧!”

刘贵妃听后心中大为震动,好似宋徽宗真乃天上神仙一般,连连应声道:“陛下,陛下。

臣妾明白了。”

言毕,便诚惶诚恐匆匆离去。

宋徽宗定睛看了一眼窗边的那盆景,微微一笑。

但见,绿叶依然勃勃生机,石头依旧纹丝不动。

顿时喜乐无比,开怀大笑。

拿着孔雀杯喝了一口热茶,看到这孔雀杯完好无损,不觉泪光点点。

张明远道:“皇上,明远也要回去了,皇上早日歇息。”

宋徽宗道:“明远,从今往后,朕就叫做道君太上皇了,大宋江山社稷由太子掌管。

你可要帮朕督导于他,让他不可破坏道家。

朕素知他尊崇佛家,就怕他胡来。”

拉着张明远的手,示意他坐下来。

张明远心里好笑,不过嘴上立马答应道:“皇上放心,皇上放心。

皇上聪明过人,有勇有谋,自然不负众望,定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

宋徽宗微微一笑,缓缓道:“如今是太上皇,叫朕太上皇。

朕也有些不大习惯,可慢慢就习惯了。”

张明远突然想起血书和李纲,就追问起来:“太上皇,这李纲,何许人也?”

宋徽宗一怔,没想到,张明远真叫自己太上皇了,缓过神来,尴尬一笑,随即喜笑颜开:“李纲目下是谏议大夫,这人可不得了,有些才华横溢,还记得前不久一个故事,目下想来,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张明远见方才叫太上皇,宋徽宗出了神,自然不大习惯,故而就称之为陛下,这样也就平和许多,随即饶有兴趣,马上问道:“是何故事,还望陛下赐教?”

宋徽宗神情恍惚,历历在目,回想起来,娓娓道来:“那日,蔡京面见朕,对朕说,陛下属狗,就该倡导天下黎民百姓都不吃狗肉,这吃狗肉就是对圣上的大不敬。

仔细一想,也感觉很有道理。

你想想看,朕乃九五至尊,自然不能让百姓吃了自己的属相,如此便是侮辱自己。

朕就下了道诏令,让各州府百姓都不能吃狗肉,违令者重罚。

可次日一大早,下朝以后,谏议大夫李纲前来觐见!

李纲走进御书房,见朕正在提笔直抒胸臆。

李纲还唯唯诺诺,站在一旁不支声。

朕就说,李爱卿平身,有话但说无妨。

你的文章果然妙笔生花,妙不可言。

朕昨日读了,倍感欣慰。

这文章,洋洋洒洒,如汴河水缓缓流淌,沁人心脾。

李纲居然不再拘束,马上就头头是道起来,说,陛下过奖,不过拙作一篇,陛下如此抬爱,微臣愧不敢当。

陛下可知自古天下文武双全者虽说不多,也是不少。

微臣虽说不敢妄自尊大,但意欲做文武双全之人,做个出将入相的士大夫,还望陛下成全。

你听一听,这话哪里是唯唯诺诺,原来一进来的唯唯诺诺也是朕自以为是。

朕正兴高采烈作画,李纲就继续滔滔不绝了,他说,陛下可知黎民百姓与士大夫不同,他们期盼着衣食无忧。

听说东京最近有许多养狗人都战战兢兢。

朕感觉这话很奇怪,就问他为何如此?

李纲掷地有声的说:有人说,目下我东京卖狗的,养狗的,屠狗的,都越来越少。

养猫的越来越多。

陛下素知猫多狗少,弃猫者就越来越多。

东京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流浪猫,如何是好?

朕一听差点笑出声来,就说,流浪猫,这可新鲜十足。

李纲说,有人说,目下也不敢吃狗肉了,都说狗肉特别贵,超过羊肉。

朕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李纲在此处等着朕,就迅疾放下毛笔,用嘴吹了吹那张写有辞赋的宣纸,用手小心翼翼铺展在案头,马上离开座椅来到李纲面前,摆了摆手说,百姓吃狗肉是对朕的大不敬,朕觉得法令并无不妥。

你猜李纲怎么着,李纲定了定神色掷地有声道:陛下可知,神宗陛下属鼠,难道我大宋就不能养猫了?

朕一怔,转过身去,坐在软榻上顿时哑口无言,片刻尴尬一笑,对李纲道:爱卿所言甚是,朕就下令撤销了这道法令,爱卿以为如何?

李纲赶忙跪拜道:此法令一旦废除,黎民百姓又可以大饱口福,吃到狗肉,许多杀狗的屠夫也重新有了事做。

这般一来,百姓安居乐业,我大宋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乃陛下洪福齐天。

明远,这下,你可领教李纲的厉害了,是也不是?”

张明远道:“原来如此,可见李纲堪当大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马上对李纲饶有兴趣,不知这李纲何等人物,居然如此妙语连珠,聪明过人。

宋徽宗道:“人才算是个人才,可不依不饶的嘴巴,就难免令人担惊受怕了,你看看,此番又是血书,这人自比魏征,直言不讳,真是可笑。”

不以为然,冷笑一声,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张明远寻思,太上皇果然不是皇上了,他变了,变得令人匪夷所思。

想到这里,顿时轻轻也摇了摇头,神情肃穆,默然不语。

次日,宋徽宗与张明远、费无极二人正在延福宫御花园散步,公公来报,大理国王段和誉风尘仆仆赶来。

宋徽宗喜出望外,引众前往接见,张明远、费无极紧随其后。

宋徽宗见段和誉一脸忧色,随即上前把手一牵,握手问道:“段王,何故如此?”

段和誉惊道:“没想到女真人来势汹汹,欺人太甚。

本王听说后日夜兼程,总算赶到了东京。

又听说陛下龙体欠佳,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