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章 剑气如虹(2/3)

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

关中种谔亦畜一剑,可以屈置盒中,纵之复直。

张景阳《七命》论剑曰:‘若其灵宝,则舒屈无方。

盖自古有此一类,非常铁能为也。

’可见我大宋历来都喜欢宝剑!”

“我倒想起了欧阳修的一首诗来了,他老人家曾经专门赞美过宝剑!”

费无极随即吟诵道: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

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

惠松道:“大唐贾岛对宝剑的论述最为着名。”

正所谓: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我倒是记得唐朝的诗句,他是大唐有名的将军!”

明哲马上吟诵道: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玄空介绍道:“龙泉宝剑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精矿,冶炼多年成,备受时人赞赏。

但后来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这才重新被发掘出来。”

明哲笑道:“这首《古剑篇》,又作《宝剑篇》,是大唐名将郭震的诗作,相传是他受武则天召见时所写。

郭震因此诗为武后所激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后成为大唐的名将名相。”

惠松笑道:“方才翠屏峰上,我等还说武则天来着,眼下就又说了。”

道空道:“都说江湖人不会谈史论文,也不会琴棋书画,我等如何就这般模样了?”

明哲道:“自古侠客的确只知刀光剑影。

但也不尽然,李太白就是剑客中的高手,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这又当如何说法?”

玄空捋了捋胡须,笑道:“上古剑客,贫道以为有九人可名垂青史。

想想看,也是颇有意味,令人感慨万千。”

张明远饶有兴致,立马问道:“还望玄空道长指教?

也让我等了然不惑。”

费无极道:“九位剑客,不知我大宋,榜上可有其名?”

玄空捋了捋胡须,缓缓道:“那便是,其一:越女,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越国剑客,辅助越王训练兵士,帮其打败吴国,越王称其是当时剑术第一高手。

其二:盖聂,是战国时期的剑术高手,与荆轲多次讨论剑术,荆轲与其相比,剑术相差颇多。

其三:聂政,战国时期的剑术高手,韩国人,曾独身一人进入韩国都城,杀死侠累及其数十位侍卫,要知道侠累曾是韩国的国相,其守卫何等严密。

其四:虫达,此人深藏不露,世人比较陌生,他是西汉时期的高手,被封为曲成候,他是西汉时期的剑圣,据说他的剑术达到了越女的级别,关于他,有不少诗词流传。

其五:雷被,也是西汉时期的剑客,是淮南王刘安的手下,素有‘淮南第一剑客’的称号,他怀恨举报刘安,也算是刘安造反的缘由所在;其六:王越,东汉末年的剑术高手,是史阿的师傅,曹丕曾在史阿门下学习过剑术,所以王越算是曹丕的师祖,在桓灵二帝时期,王越被称为帝师。

其七:裴旻,他是唐代开元年间第一剑术高手,官居大将军,传说李白曾在其门下学习剑术,他的剑术,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世人称其为剑圣。

其八:李白,他的剑术是仅次于裴旻的,在大唐时期,也算是一等一的剑客。

只不过,作为大诗人,诗才盖过了剑术。

其九:公孙大娘,同样是唐代的剑客高手,以《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对剑术的理解和运用上,堪称顶尖。”

一语落地,众皆惊叹不已。

张明远道:“玄空道长果然厉害,知道这样许多,果然深藏不露。

晚辈今日算是了然不惑,感激不尽,多谢赐教。”

随即拱手见礼。

费无极道:“大唐人才济济,唐玄宗时如何就出现了许多人才,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人才,每一个都是一座大山,实在令人望其项背。

唐朝文宗皇帝之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御封李白的歌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术为大唐三绝!

再加吴道子的画,便是大唐四绝了,是也不是?”

不觉咂咂嘴,羡慕不已。

玄空喜笑颜开,问道:“惠松,你要送费无极什么见面礼,你可想好了?

这费无极听说也是终南山的宝贝,功夫了得。”

费无极破涕一笑。

惠松道:“弟子看这费无极,如此风流英俊,又放荡不羁,就送他套云海掌法好了。

无极,看我掌法。”

说着便飞身而起,那掌法如云雾缭绕,令人目不暇接,果然是好功夫。

费无极看得仔细,暗暗记心。

惠松出掌如影随形,好似云海茫茫,掌气所过,以柔克刚,鸟雀不能靠近。

费无极跃跃欲试,飞身而起,与这惠松比试起掌法。

惠松素知终南山掌法天下第一,故而不敢怠慢。

费无极也素知玄空手段,他手下弟子自然也是身手不凡,自然竭尽全力,见招拆招,对战的紧张兮兮。

玄空见状,心中大悦,原来惠松所用掌法皆是恒山派绝顶功夫,可见素日多有练习。

张明远看时,不由为费无极捏着一把汗,原来,惠松掌法的确神出鬼没,猝不及防。

如若不是费无极眼疾手快,差点被一掌打下山崖。

二人在山坡上下对战,掌气掠过,溪水横流,落花飘散,好生了得。

惠松笑道:“你可记住了?

想必你终南山掌法也是大名鼎鼎,我恒山派掌法也是出自少林掌法,不过是师父又根据《周易》开创了一套我道家新掌法,还望不要见怪。”

拱手作承让状。

费无极挠了挠后脑勺,破涕一笑道:“哪里话,如何会见怪。

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行走江湖,自然要博采众长,不可固步自封。

再说,终南山与恒山皆为大宋名山大川,故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切磋,也未为不可。”

惠松拱手笑道:“终南山掌法果然名不虚传。

实乃天下第一,佩服,佩服。

比试点到为止,意下如何?”

“承让,承让。”

费无极也乐道:“没曾料想,恒山派掌法与我终南山不相上下,果然身手不凡,佩服,佩服。”

玄空道:“道空,你可想好见面礼了?”

见道空目瞪口呆,就问道:“你在想什么,心不在焉,成何体统?”

道空愣了一下,缓过神来,马上笑道:“什么?

二位师兄已有见面礼,我看弟子才疏学浅,就不班门弄斧了。

送一首词给二位,如何?

看你们文武双全,想必喜欢诗词歌赋也是颇为要紧,不知意下如何?”

张明远惊道:“如此谦虚,始料不及。

好,悉听尊便。”

费无极笑道:“恭敬不如从命,自然不敢有所苛求。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